同时实现潮流控制和小电流接地故障有源补偿消弧的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5207208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510602073.2

    申请日:2015-09-21

    Abstract: 同时实现潮流控制和小电流接地故障有源补偿消弧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相并联模块和第一耦合变压器,进行潮流控制时用于为电路内部提供有功功率平衡以及通过第一耦合变压器对线路无功进行补偿,进行有源补偿消弧时用于为小电流接地故障提供零序补偿电流;三相串联模块和第二耦合变压器,进行潮流控制时通过第二耦合变压器向配电系统线路插入电压改变潮流流动;直流母线稳压单元,将三相串并联模块联系在一起,用于为三相串并联模块的直流侧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同时实现潮流控制和小电流接地故障有源补偿消弧的电路,通过三相并联模块、三相串联模块以及直流母线稳压单元,可同时实现潮流控制和小电流接地故障有源补偿的功能。

    同时实现电能质量调节和小电流接地故障有源消弧的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5119262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602066.2

    申请日:2015-09-21

    Abstract: 同时实现电能质量调节和小电流接地故障有源消弧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相串联模块和第一耦合变压器,用于保持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以及向配电系统线路插入电压解决电网电压波动问题;三相并联模块和第二耦合变压器,进行电能质量调节时通过第二耦合变压器向配电系统注入电流消除线路中负荷电流的谐波分量,进行有源补偿消弧时向配电系统注入零序补偿电流;直流母线稳压单元,将三相串并联模块联系在一起,用于为三相串并联模块的直流侧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同时实现电能质量调节和小电流接地故障有源补偿消弧的电路,通过三相串联模块、三相并联模块以及直流母线稳压单元,可同时实现电能质量调节和小电流接地故障有源补偿的功能。

    同时实现电能质量调节和小电流接地故障有源消弧的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5119262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510602066.2

    申请日:2015-09-21

    Abstract: 同时实现电能质量调节和小电流接地故障有源消弧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相串联模块和第一耦合变压器,用于保持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以及向配电系统线路插入电压解决电网电压波动问题;三相并联模块和第二耦合变压器,进行电能质量调节时通过第二耦合变压器向配电系统注入电流消除线路中负荷电流的谐波分量,进行有源补偿消弧时向配电系统注入零序补偿电流;直流母线稳压单元,将三相串并联模块联系在一起,用于为三相串并联模块的直流侧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同时实现电能质量调节和小电流接地故障有源补偿消弧的电路,通过三相串联模块、三相并联模块以及直流母线稳压单元,可同时实现电能质量调节和小电流接地故障有源补偿的功能。

    同时实现潮流控制和小电流接地故障有源补偿消弧的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5207208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02073.2

    申请日:2015-09-21

    Abstract: 同时实现潮流控制和小电流接地故障有源补偿消弧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相并联模块和第一耦合变压器,进行潮流控制时用于为电路内部提供有功功率平衡以及通过第一耦合变压器对线路无功进行补偿,进行有源补偿消弧时用于为小电流接地故障提供零序补偿电流;三相串联模块和第二耦合变压器,进行潮流控制时通过第二耦合变压器向配电系统线路插入电压改变潮流流动;直流母线稳压单元,将三相串并联模块联系在一起,用于为三相串并联模块的直流侧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同时实现潮流控制和小电流接地故障有源补偿消弧的电路,通过三相并联模块、三相串联模块以及直流母线稳压单元,可同时实现潮流控制和小电流接地故障有源补偿的功能。

    一种微流道散热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151478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010894841.7

    申请日:2020-08-3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子器件散热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微流道散热器及其应用。所述微流道散热器,包括基底,在基底上平行分布多个肋片,两相邻肋片之间形成微流道,微流道内有多个针鳍结构;所述肋片由双程记忆合金材料制成,所述肋片在加热条件下产生凹槽,每个针鳍结构对应一个凹槽,任意两相邻凹槽交错。解决现有技术中微流道散热器散热效率较低,且存在有效的平衡换热面积与热阻压降之间平衡关系较差的问题。

    一种纳米薄膜拉伸实验仪及拉伸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2428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29819.8

    申请日:2021-01-29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纳米薄膜拉伸实验仪及拉伸试验方法,属于材料测试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激光发射器以及白屏,所述工作台上设有顶部为敞口的储液池,所述储液池通过纳米加载台固定在工作台上,在所述储液池内设有平行底面的第一横梁,在所述储液池的顶部设有纳米定位台,纳米定位台的底部设有竖直放置的反射玻璃,反射玻璃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横梁相平行的第二横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底部均设有用于固定纳米薄膜的固定件;所述激光反射器发出的光能够通过反射玻璃发射到白屏上,在远离白屏表面的方向上设有摄像机。

    基于量纲分析的预测锯齿状切屑形成临界切削速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82925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61139.8

    申请日:2020-09-1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基于量纲分析的预测锯齿状切屑形成临界切削速度的方法,包括:选择多种金属材料进行切削实验,得到不同材料的临界切削速度;通过量纲分析对各影响参数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建立形成临界切削速度关于无量纲参数的隐式表达式;基于切削试验建立高速切削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仿真模拟分析隐式表达式中各无量纲参数对临界切削速度的影响规律,得到不同无量纲参数所对应的临界切削速度;将仿真模拟分析得到的无量纲参数及对应的临界切削速度进行数值拟合,得到显式表达式。本公开为预测大多数金属材料在高速切削加工过程中形成锯齿状切屑的临界切削速度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为提高加工表面质量、减小刀具磨损等提供了参考。

    基于压痕实验的聚乙烯耐环境应力开裂测试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15894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0857813.5

    申请日:2019-09-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测试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压痕实验的聚乙烯耐环境应力开裂测试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为:1)对聚乙烯样品进行压痕实验,得到杯状样品,且样品不能产生裂纹;2)将杯状样品放入腐蚀液中,观察记录裂纹产生时间;3)根据裂纹产生时间评价聚乙烯材料的耐环境应力开裂能力。测试装置包括:上连接、压头、固定片、压杯和下连接;其中,上连接用于向压头传递下压力,压头可拆卸固定在上连接上,固定片用于将样品固定在压杯上,且固定片和压杯上设置有供压头穿过的通孔,下连接用于承载压杯。本发明通过压痕实验条件将测试时间压缩到1.2小时,测试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弥补了传统测试方法需要几百小时甚至上千小时的弊端。

    一种MEMS压力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31858B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810558856.9

    申请日:2018-06-0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MEMS压力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所述传感器包括:多个应变感应区,所述应变感应区根据其磷离子注入浓度的不同,分为a、b、c三组,所述a组应变感应区包含应变感应区(101),(102),(103)和(104);b组应变感应区包含应变感应区(105),(106),(107)和(108);c组应变感应区包含应变感应区(109)和(110)。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具有量程大、灵敏度高、可靠性高等优点,制作方法方便,没有采用复杂的薄膜结构,只采用一种离子注入,简化了加工工艺,节省了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