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挤压式翼齿防脱预应力锚杆

    公开(公告)号:CN11955407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26982.2

    申请日:2024-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主动挤压式翼齿防脱预应力锚杆,包括套筒、张拉杆体、套设于张拉杆体尾部的托盘和设于托盘后侧的螺母,螺母螺接在张拉杆体上,套筒滑动套设于托盘前侧的张拉杆体上,张拉杆体外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环翼齿,每环翼齿包括呈圆周分布的至少两组翼齿,单组翼齿包括呈“V”形铰接的两钢板,两钢板一前一后布设,其中后侧钢板的另一端铰接于套筒外壁上,前侧钢板的另一端铰接于张拉杆体上,套筒上对应每组翼齿位置处均设有供翼齿穿过的条形孔,当张拉杆体受到预应力张拉时,套筒相对张拉杆体前移,两钢板能实现收折靠近并向外挤压从而实现防脱。本发明能提高锚杆抗拔能力,减小锚固界面发生拉脱的机率。

    一种煤矿回采巷道底鼓煤体自动连续清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55139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24286.8

    申请日:2024-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回采巷道底鼓煤体自动连续清理装置,包括设置在胶带输送机机架上且位于胶带输送机下方的清理输送机和设置在巷道内的控制系统,所述清理输送机下方的输送方向为从后到前,所述清理输送机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组用于清理底鼓的清理组件,所述控制系统与清理输送机和清理组件电连接,用于控制清理输送机和清理组件的配合工作,从而实现整个装置的自动连续地底鼓清理。整个装置设置在胶带输送机的机架上,且位于煤岩输送架的下方,不仅能实现胶带输送机下方底鼓的机械化清理,还不会影响胶带输送机的正常工作;同时整个装置设置在煤岩输送架下方,无需额外占用巷道空间,不仅节省空间,还提高了设备的安装灵活性。

    一种节理组岩体的制作工装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2384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46982.0

    申请日:2021-1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理组岩体的制作工装及其方法,组装工装并固定,在底部亚克力板、槽钢架和压头涂抹密封胶泥,使上、下圆形亚克力板的预制缝隙方向一致,并固定,预制缝隙由上而下插接钢片,上部圆形亚克力的中心预留孔插入铝合金圆棒,通过注浆孔注浆,注浆完成后,用木槌轻震槽钢架和压头,清除浆液中的气泡;初凝后,拆装,风干,观察试件,调整角度,重新制作试件。该方法简单易行,通过改变通过两张带有预制缝隙的圆形亚克力板上插片的方式,就可以制作模拟含有不同种类节理组岩体试件,通过旋转上下两张带有预制缝隙的圆形亚克力板,就可以快速调整所制作试件的预制节理组倾角,方法经济简便,可供同类实验参考。

    一种可实现对相似模拟试验台施加均匀应力的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717993U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23147343.5

    申请日:2021-12-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井煤层回采后应力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对相似模拟试验台施加均匀应力的加载装置,包括平面应力实验台,平面应力实验台包括安装框架,安装框架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均安装有机玻璃板,有机玻璃板与安装框架的底部围合成的区域内填充矿井煤层的相似模拟材料,相似模拟材料的上方放置橡皮囊,橡皮囊的内部充入有非牛顿流体,橡皮囊上方设置有钢板,钢板的上端面和安装框架的顶部下方之间均匀布设若干组液压缸,液压缸通过液压管路连接电液伺服液压系统。本实用新型可完成均匀应力下采场上覆岩层变形规律的相似模拟实验研究;同时能很好的解决了试验台因加载力不均所导致的实验结果不能真实还原工程现场这一弊端。

    一种基于破裂围岩幂指数变形分布规律的分区靶向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1882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58967.0

    申请日:2025-0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破裂围岩幂指数变形分布规律的分区靶向控制方法。基于巷道数据进行理论计算、FDEM模拟配合现场测试,确定围岩松动圈范围;通过多点位移计监测与FDEM模拟计算,获得巷道围岩变形分布数据,并基于幂指数函数对巷道围岩变形分布规律进行曲线拟合;结合幂指数函数“二八分布”性质,根据围岩变形量对松动圈范围展开二次分区,区分围岩变形差异性来源及主导因素;确定巷道不同方向围岩靶向控制锚杆(索)结构及注浆半径,实现对巷道围岩的分区靶向控制。该方法根据破裂围岩变形量将松动圈范围围岩划分为碎胀变形区与剪切滑移区,有针对性地调整围岩控制方式或锚杆(索)结构、布置长度及布设方向,实现了巷道围岩的分区靶向控制。

    一种可实现裂隙尖端无限锐化的技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45658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0087842.5

    申请日:202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裂隙尖端无限锐化的技术方法。工程岩体中原生裂隙两端均呈现尖灭状态,而物理实验中人工预制裂隙的尖端均呈现椭圆形态,外载荷作用下二者在产生断裂时其力学特性差别较大,以致实验结果无法精确反馈于工程实体。本发明由裂纹扩展计(CPG)、恒压源、示波器所组成的测控系统及裂隙辅助张开计、千斤顶、手动液压泵所组成的加载系统两部分构成。在测控系统及加载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可实现物理实验中人工裂隙椭圆尖端的有控起裂,形成端部尖灭的新生裂隙,并可精准测取起裂后新生裂隙的扩展长度及尖灭位置。此技术方法的应用,可解决物理实验中人工裂隙与工程岩体中原生裂隙尖端形态不匹配这一难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