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7372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120986.5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IPC: C10M145/38 , C08G65/00 , C10N30/06 , C10N30/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润滑油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性能润滑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润滑油添加剂为油溶性聚醚羧酸衍生物,通式为: 通过摩尔比为1:1~4的油溶性聚醚与二元酸或酸酐在甲苯溶剂中,加热至100~160℃反应3~15小时制得,该产物具有优异的防锈性、抗磨性、减摩性能,是一种无灰环保的多功能防锈润滑添加剂,该制备方法简单,利于工业化及放大生产,所使用的溶剂和过量的酸酐反应物都可以循环利用,极大地将低了原材料成本,更加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101973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122256.9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IPC: C10M133/06 , C07C209/50 , C07C211/09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润滑油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硫磷型有机摩擦改进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摩擦改进剂为一种胺类化合物,是以有机胺为反应底物,以二氯甲烷作溶剂,在三乙胺的作用下,由长链脂肪酰氯与所述有机胺反应成酰胺,再进一步由氢化铝锂还原得到的;有机摩擦改进剂结构中的氮原子上具有孤对电子,在金属表面形成有序的分子吸附膜,减少金属摩擦副表面的摩擦和磨损;改善润滑油的抗摩擦性能,同时是一种环保型不含硫磷、且无灰的添加剂,合成路线简单,收率可观,减摩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0951518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122231.9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IPC: C10M149/12 , C10M161/00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润滑油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有机摩擦改进剂及降低低粘度润滑油摩擦系数的方法,包括封端聚醚胺类化合物,所述化合物是聚醚胺经过衍生化生成的胺类聚合物;所述聚醚胺的分子量为:D230、D400、D2000和D4000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封端聚醚胺类化合物是由C8、C10、C12、C18中任意一种的直链烷基封端的聚醚胺;将封端聚醚胺类化合物与有机钼摩擦改进剂以质量比为1:1-5混合后加入到基础油中以降低其摩擦系数,有机摩擦改进剂能够使低粘度基础油的摩擦系数和磨损显著减小,与有机钼摩擦改进剂具有明显的协同减摩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951518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911122231.9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IPC: C10M149/12 , C10M161/00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润滑油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有机摩擦改进剂及降低低粘度润滑油摩擦系数的方法,包括封端聚醚胺类化合物,所述化合物是聚醚胺经过衍生化生成的胺类聚合物;所述聚醚胺的分子量为:D230、D400、D2000和D4000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封端聚醚胺类化合物是由C8、C10、C12、C18中任意一种的直链烷基封端的聚醚胺;将封端聚醚胺类化合物与有机钼摩擦改进剂以质量比为1:1‑5混合后加入到基础油中以降低其摩擦系数,有机摩擦改进剂能够使低粘度基础油的摩擦系数和磨损显著减小,与有机钼摩擦改进剂具有明显的协同减摩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01973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911122256.9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IPC: C10M133/06 , C07C209/50 , C07C211/09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润滑油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硫磷型有机摩擦改进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摩擦改进剂为一种胺类化合物,是以有机胺为反应底物,以二氯甲烷作溶剂,在三乙胺的作用下,由长链脂肪酰氯与所述有机胺反应成酰胺,再进一步由氢化铝锂还原得到的;有机摩擦改进剂结构中的氮原子上具有孤对电子,在金属表面形成有序的分子吸附膜,减少金属摩擦副表面的摩擦和磨损;改善润滑油的抗摩擦性能,同时是一种环保型不含硫磷、且无灰的添加剂,合成路线简单,收率可观,减摩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628614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090354.9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山西潞安太行润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0M167/00 , C10M163/00 , C10N30/04 , C10N30/06 , C10N30/12 , C10N30/10 , C10N40/04 , C10N3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齿轮油复合添加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复合添加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硫化物极压剂18~80份、抗磨剂10~30份、无硫磷型摩擦改进剂0~10份、清净分散剂10~50份、抗氧剂0~10份、金属减活剂0~5份,以及抗泡剂0.1~1份。本发明在基础油中加入12.0wt%的复合添加剂,油品的极压抗磨特性优异;且该复合添加剂具有优异的溶解性能,油品无需加热,常温下便可调制外观和抗泡沫性能合格的油品,大幅降低油品调和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提升调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另外,还具有较好高温抗氧化性能,高温下不易产生油泥,高温衰败后油品抗磨性能保持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907557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10170486.3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IPC: C08G65/333 , C08G65/331 , C10M149/12 , C10M173/02 , C10M169/04 , C10N30/10 , C10N30/04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醚单胺三唑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聚醚单胺三唑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为:将聚醚单胺、三唑类衍生物、甲醛水溶液分别加入至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聚醚单胺、三唑类衍生物、甲醛水溶液的加入顺序无先后,然后滴加硫酸水溶液,加热反应得到所述聚醚单胺三唑类衍生物;所述聚醚单胺和三唑类衍生物的摩尔比为1:1;所述聚醚单胺和甲醛的摩尔比为1:1。本发明提供的聚醚单胺三唑类衍生物作为一种水、油两亲性润滑添加剂,同时具有具有稳定的水溶性与油溶性,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水溶液的减摩性能,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润滑油的减摩性能。所述聚醚单胺三唑类衍生物的结构如式(Ⅰ)所示。
-
公开(公告)号:CN11628614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90354.9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山西潞安太行润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0M167/00 , C10M163/00 , C10N30/04 , C10N30/06 , C10N30/12 , C10N30/10 , C10N40/04 , C10N3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齿轮油复合添加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复合添加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硫化物极压剂18~80份、抗磨剂10~30份、无硫磷型摩擦改进剂0~10份、清净分散剂10~50份、抗氧剂0~10份、金属减活剂0~5份,以及抗泡剂0.1~1份。本发明在基础油中加入12.0wt%的复合添加剂,油品的极压抗磨特性优异;且该复合添加剂具有优异的溶解性能,油品无需加热,常温下便可调制外观和抗泡沫性能合格的油品,大幅降低油品调和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提升调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另外,还具有较好高温抗氧化性能,高温下不易产生油泥,高温衰败后油品抗磨性能保持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246797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0458471.7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IPC: C07D273/08 , C07D498/08 , C10M105/70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氮杂冠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氮杂冠醚类化合物均引入了长链烷基,能够大大提高化合物对金属表面的吸附强度,从而提高其减摩和抗磨性能。当氮杂冠醚的结构单元作为极性端锚固在金属表面时,长链烷基则伸展在油中,形成致密的保护膜,起到保护减小摩擦并保护金属表面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246797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110458471.7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IPC: C07D273/08 , C07D498/08 , C10M105/70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氮杂冠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氮杂冠醚类化合物均引入了长链烷基,能够大大提高化合物对金属表面的吸附强度,从而提高其减摩和抗磨性能。当氮杂冠醚的结构单元作为极性端锚固在金属表面时,长链烷基则伸展在油中,形成致密的保护膜,起到保护减小摩擦并保护金属表面的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