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0090691U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21247543.8
申请日:2019-08-02
Applicant: 山西潞安集团余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V1/5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一种微震探头和锚杆的转接装置,涉及煤矿领域,为减少微震探头安装于井下所用锚杆的时间而发明。所述转接装置包括:第一转接部和第二转接部,第一转接部和第二转接部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一转接部具有用于与微震探头相固定的连接部,第二转接部具有用于与锚杆端部相固定的连接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连接微震探头和锚杆。
-
公开(公告)号:CN111159856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911276045.0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50/02 , E21C41/1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面压裂区域卸压防冲的目标岩层确定方法,涉及煤矿冲击地压技术领域,可以提升地面压裂的效果。其中方法包括:利用关键层理论,计算出具有可压裂性的多个预地面压裂岩层;根据所述多个预地面压裂岩层传递至工作面煤层的剩余能量,确定地面压裂目标岩层。本申请能够通过地面压裂有效改变厚层坚硬顶板的物理力学性质,降低其强度和完整性,并以期从根本上消除开采过程中厚层、巨厚顶板突然断裂诱发严重冲击地压灾害的威胁,是实现冲击地压治理的战略性措施,以及达到冲击地压灾害源头治理的新防冲手段,有利于降低了防冲成本,提高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1156042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11276035.7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击地压巷道锚杆防崩机构,利用吸能部件对作用在第一扭矩螺母的弹射能量进行吸能,实现一级防崩,然后将剩余的能量一部分作用在第二扭矩螺母,实现二级防崩,如果二级防崩失效,利用悬拉部件和减速部件消耗锚杆、吸能部件、第一扭矩螺母和第二扭矩螺母的剩余能量,并且悬拉部件及锚杆与减速部件形成三角稳定结构,当对锚杆崩落时,可有效控制锚杆的整体脱落,阻止锚杆崩落或减弱锚杆崩落速度,实现三级防崩,这样可有效避免锚杆、扭矩螺母的崩出伤人,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590654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810211555.9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C41/18
Abstract: 基于载荷源动静区域确认的煤矿冲击地压分源防治方法,在冲击启动阶段开始防治,包括步骤:(1)在冲击启动阶段,确认采掘空间煤体中应力极限平衡区,根据确认的平衡区,以其边界为分界线将采动围岩应力场分为采动围岩静载荷区和采动围岩动载荷区;(2)对于采动围岩静载荷区的监测采用岩石力学方法监测;对于采动围岩动载荷区的监测采用地球物理方法进行监测;(3)对于采动围岩静载荷区出现的静载荷源,采用耦合结构控制方法进行冲击地压防治;对于采动围岩动载荷区潜在的动载荷源,采用逐一消源法进行冲击地压预防。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冲击地压预防措施重复布置、浪费严重,监测数据冗杂,防治措施无针对性,整体预防效果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455176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010513025.3
申请日:2010-10-20
Applicant: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场上覆岩层破坏高度的监测方法,通过采用微震监测系统,对监测到的微震事件进行分析来确定上覆岩层的破坏高度,首先确定监测区域,然后在监测区域布置微震探头,通过微震监测系统对监测到的微震事件进行分析处理,得到震源的位置和能量大小,然后根据一定能量的微震事件的分布规律,判断出采场的破裂位置。本发明能够对采场上覆岩层破坏高度进行有效的、区域性的实时监测,而且具有较高的监测精度。与现行的其他方法相比,该发明不需要进行钻孔施工,大大减少了工程量,更加有效快捷,而且该发明能够实现实时监测,减少了滞后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另外该发明还具备监测精度高和危险预警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005723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911277065.X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C4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井上下联合布置的地面大范围岩层预裂区域防冲方法,其包括在存在冲击地压隐患的区域确定需要进行改性卸压的目标岩层;在目标岩层中确定水平孔的布孔方向,并在井下钻孔;在地面向目标岩层内专用巷道的中部钻垂直孔;对布孔后的水平孔进行定向致裂。本发明可以使完整性好的岩层内形成数量众多,方位和长度不一的网状裂缝,大大降低岩层的整体强度,从而减小岩层下方强冲击危险性煤层的应力分布,从根本上消除煤层开采期间的严重冲击致灾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0630328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764695.3
申请日:2019-08-19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开采保护层保护范围测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煤矿待测区域内保护层位置、被保护层位置以及保护层开采边界;在巷道内标注保护层的保护范围理论边界线;巷道位于被保护层内;被保护层位于保护层开采边界位置正下方;以保护范围理论边界线为中心,利用钻屑方法,标记位于巷道的巷帮上的钻屑孔,并获取钻屑孔处巷帮煤体的塑性区范围;根据每个钻屑孔处巷帮煤体的塑性区范围计算被保护层煤体的应力峰值大小,确定保护层的保护范围实际边界线。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钻屑法监测数据,反推巷道煤体内的应力峰值大小,将对冲击地压影响最为直接的煤体应力变化,作为判断保护层保护效果的依据,使得保护层保护范围的确定更加准确和客观。
-
公开(公告)号:CN109973113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130126.3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击地压巷道非对称支护方法,包括:根据巷道围岩内的垂直应力与构造应力、以及煤层倾角,确定巷道围岩内的沿煤层法向的主作用力的方向;通过锚索和内层钢筋网对位于煤层内的巷道的顶部、拱腰、帮部进行支护;其中,在位于巷道与主作用力的方向正对的位置处,进行锚索的加密和加长和/或补打,进而形成对巷道的非对称支护;通过对巷道的顶部、拱腰、帮部和/或底板的锚索的工作阻力的分别实时监测,采取补强支护或卸压措施,确保巷道围岩的支护质量,进而完成对巷道非对称支护。本发明提供的支护方法仅在沿煤层法向的主作用力方向上加强支护,提高了支护效率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960665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95525.7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5 , G06Q50/02
Abstract: 一种利用电磁波CT的采掘空间近场围岩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包括在采掘空间的同侧帮部按仰角α施工距底板同一高度、相互平行的发射孔及接收孔,通过在两孔内分别放入电磁波CT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从而获得电磁波穿过探测区域衰减后的场强,通过场强反演获得电磁波吸收系数二维分布矩阵,建立基于电磁波CT的冲击危险性评价模型,获得探测区域冲击危险指数的二维分布云图,完成利用电磁波CT的采掘空间近场围岩冲击危险性评价等步骤。本发明能够对采掘空间近场围岩的冲击危险性进行准确评价,对冲击地压防治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59065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211555.9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C4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C41/18
Abstract: 基于载荷源动静区域确认的煤矿冲击地压分源防治方法,在冲击启动阶段开始防治,包括步骤:(1)在冲击启动阶段,确认采掘空间煤体中应力极限平衡区,根据确认的平衡区,以其边界为分界线将采动围岩应力场分为采动围岩静载荷区和采动围岩动载荷区;(2)对于采动围岩静载荷区的监测采用岩石力学方法监测;对于采动围岩动载荷区的监测采用地球物理方法进行监测;(3)对于采动围岩静载荷区出现的静载荷源,采用耦合结构控制方法进行冲击地压防治;对于采动围岩动载荷区潜在的外载源,采用逐一消源法进行冲击地压预防。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冲击地压预防措施重复布置、浪费严重,监测数据冗杂,防治措施无针对性,整体预防效果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