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9051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069048.1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山西交通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山西省交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威 , 段丹军 , 张波 , 畅润田 , 刘伟 , 殷传峰 , 樊长昕 , 高学凯 , 赵子鹏 , 毕嘉宇 , 路斌 , 魏雅春 , 段振凯 , 刘冠廷 , 李赟骁 , 苏贵君 , 郝晋高 , 杨玉东 , 张勤政 , 郜中阳
IPC: G01N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黏沥青体系的黏度指标简易测试装置及相应检测方法。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内外套管,内管为耐高温透明玻璃且带有刻度,外管为金属材质;所述内管高度不低于25cm,内径为1.5‑3.2cm;外管的高度比内管低0.2‑3cm,外管内径比内管的外径大0‑0.3cm。本发明巧妙地利用高黏沥青类材料冷却过程中出现的中心低、周围高的现象特征,建立起沥青黏度与下凹距离间的关联关系,从而实现仅需检测沥青试样在本发明的测试装置中冷却后的下凹距离,即可预估出沥青试样的黏度,由此可极大满足工程便捷性的要求。此外,本发明还可实现测试样本的重复利用,做到样本节约。
-
公开(公告)号:CN11425005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680068.5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山西省交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IPC: C09J195/00 , C09J175/04 , C09J163/00 , C09J11/04 , C09J11/08 , C09J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用双组份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灌封胶是将质量比为1:0.5‑2的A组分和B组分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的灌封胶拥有改性沥青、聚氨酯和环氧树脂组分,同时实现灌封胶体系与原路面断面良好的相容性和修补部分与原路面协同承载行车压力的效果;所述灌封胶中改性沥青组分中,选用聚合物、氧化石墨烯、纳米氧化物同时作为改性剂,聚合物链状结构与氧化石墨烯片层结构及纳米氧化物组分多尺度增强结构,纳米材料巨大的比表面积以及多尺度体系协同作用,保证改性沥青网状结构兼具强度高、稳定性好以及抗氧化性优良等方面的优势;适度调整A、B组分的组成以及比例,得到不同粘度和固化时间的灌封胶,以满足不同宽度和深度裂缝修补的渗透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25005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11680068.5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山西省交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IPC: C09J195/00 , C09J175/04 , C09J163/00 , C09J11/04 , C09J11/08 , C09J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用双组份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灌封胶是将质量比为1:0.5‑2的A组分和B组分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的灌封胶拥有改性沥青、聚氨酯和环氧树脂组分,同时实现灌封胶体系与原路面断面良好的相容性和修补部分与原路面协同承载行车压力的效果;所述灌封胶中改性沥青组分中,选用聚合物、氧化石墨烯、纳米氧化物同时作为改性剂,聚合物链状结构与氧化石墨烯片层结构及纳米氧化物组分多尺度增强结构,纳米材料巨大的比表面积以及多尺度体系协同作用,保证改性沥青网状结构兼具强度高、稳定性好以及抗氧化性优良等方面的优势;适度调整A、B组分的组成以及比例,得到不同粘度和固化时间的灌封胶,以满足不同宽度和深度裂缝修补的渗透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