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附水中Cu的复合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1801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242446.0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附水中Cu的复合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和节能环保领域。具体方法是:首先合成氧化石墨烯(GO),经巯基乙胺溶液中使二硫化钼完成氨基化改性,加入特定质量浓度聚醚酰亚胺的甲醇溶液中,得到MoS2‑PEI。最后,将制备的MoS2‑PEI和GO超声混合,并将所得产物浸泡到二水乙酸锌溶于水溶液中,再浸泡到2‑甲基咪唑溶于的水溶液中进行多次生长循环。获得ZIF‑8/MoS2‑PEI/GO气凝胶。此复合气凝胶以GO为载体,可以选择性地吸附Cu,实现重金属Cu的高效净化,本发明能耗低、分离效率高、能进行一步固化分离,无二次污染,有效避免传统方法中分离操作冗余、废液量大的缺点。

    一种磁性普鲁士蓝腐殖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5140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764182.9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性普鲁士蓝腐殖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其技术要点如下:磁性普鲁士蓝腐殖土复合材料有腐殖土、铁源和普鲁士蓝纳米材料复合而成。本发明采用碱浸、煅烧对陈腐垃圾腐殖土行无害化处理及其改性,然后采用共沉淀法使陈腐垃圾腐殖土获得磁性;最后在磁性腐殖土表面原位生长普鲁士蓝纳米颗粒,进一步优化其对放射性元素的吸附能力。利用磁分离技术有效实现水中的放射性元素铯和锶的高效富集回收,减少了二次污染的产生,同时该吸附剂实现对陈腐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一种电湍复合聚并除尘处理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6813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98942.3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湍复合聚并除尘处理装置,包括集气箱、加速腔及电湍聚并箱,集气箱包括若干呈周向分布的集气室,加速腔有若干个,其与集气室连通部位设压力喷嘴,每个加速腔内部均设有若干尖端金属片,尖端金属片通电产生尖端放电,带动烟气加速离开加速腔,电湍聚并箱包括若干旋转轮,来自每个加速腔中的加速烟气均用于吹动其所对应的旋转轮转动,以在中心部位产生中心涡来将带有不同电荷的烟气聚并处理;本发明在利用重力、“离子风”效应、汇聚加速效应叠加的作用下,不额外增加动力源实现对烟气的电、湍双重聚并,完成细小颗粒向大颗粒转变的处理,更高效的处理烟气污染物。

    一种低温高效冷却塔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4871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860966.6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冷却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温高效冷却塔,包括塔体、进气温度调节模块以及除雾模块,其利用液态制冷剂的重力及气态制冷剂自然上升的特性使制冷剂在分离腔、制冷管组及除雾管组之间自动循环,使环境空气经制冷管组降低温度后进入塔体的下腔;并使出填料的饱和湿热空气经除雾管组变成低温的饱和湿热空气;同时被冷凝出一部分水,以解决水分蒸发损失大的问题;环境空气在风机作用下从上进风口进入夹层,被盘管加热形成干热空气,向上流出夹层的干热空气与向上流出主通道的低温的饱和湿热空气在上腔内混合,混合后的空气为不饱和空气,向上流出塔体后与外界环境空气混合,不会产生过饱和状态,起到消雾效果。

    改性多孔磁性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生物炭的制备及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1801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242412.1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综合利用和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多孔磁性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生物炭的制备及应用方法。利用氢氧化钾和硫脲对浒苔生物质原料进行改性,再利用高温热解技术制备硫脲改性多孔生物炭,再在硫脲改性多孔生物炭表面生长四氧化三铁和铜基金属有机框架,解决四氧化三铁和铜基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颗粒的团聚与回收问题,构建磁性吸附剂,赋予浒苔生物炭新功能。研究改性多孔磁性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生物炭在不同吸附条件下对水体中重金属铬离子的吸附,利用磁分离技术有效实现改性多孔磁性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生物炭的高效富集回收,减少了二次污染的产生,推进重金属减排技术发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提升整塔热力性能的冷却塔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1762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55595.0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冷却塔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升整塔热力性能的冷却塔,包括塔体,塔体的中间部位设有填料且底部开设有进风口,填料与进风口之间设有弯曲换热箱,弯曲换热箱内部安装有相对设置的配水凸台及辅助配水器,辅助配水器包括固定在弯曲换热箱内部的配水箱,配水箱顶部开口且所述开口中滑动安装有集水载块,且配水箱侧壁贯穿开设有若干喷孔,集水载块为自驱动且用于下压进入配水箱内部的水使其从喷孔喷出;本发明利用弯曲换热箱将冷空气通入填料边缘部位,使落入填料边缘的热水与冷空气进行换热,提高填料边缘的热力性能,并且利用自驱动的集水载块的上下运动使配水箱中的水从喷孔喷出,使其破碎形成细小的液滴来提高换热效率。

    多级分散的辅助配水冷却塔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5831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94677.1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冷却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级分散的辅助配水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冷却塔本体内部设有辅助配水机构,辅助配水机构包括环形配水分路,环形配水分路开设有供水流通的环槽,环槽与总管之间连接有分路配水管,环形配水分路内部转动安装有运动水轮,环形配水分路内周壁与运动水轮接触的部位开设有侧槽,运动水轮底部固定有若干配水筒;本发明利用冷却塔本身的喷淋水带动运动水轮转动而无需借助额外的动力源装置,运动水轮带动配水筒转动对喷淋水进行二次分散,在优化配水的同时也通过液滴的二次破碎增大换热面积的方式提高了整塔的换热能力,装置结构整体可靠性强,在各种空气湿度和温度的环境下都能够稳定发挥其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