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霾帐篷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761612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1911214088.6

    申请日:2019-12-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霾帐篷,包括:支架、帐篷套以及防霾装置;帐篷套套固于支架外,且帐篷套的窗口上安装有过滤网;防霾装置包括通道、风管、加压送风机以及多个散流器;通道设于帐篷套内,且一端与帐篷套的第一出入口位置连接,通道与帐篷套的第一出入口连通;风管安装于帐篷套内,且风管与通道的另一端连接,风管中间设有与第一出入口连通的第二出入口;第二出入口上设有用于将帐篷套内空间与通道内空间隔开的第一门帘;加压送风机安装于帐篷套内,且加压送风机的送风口与风管的进风口连接导通;多个散流器分别安装于风管的出风口上,且均与通道内连通。整体过滤净化效果好。

    一种基于粒径的栅格分级筛选空气中颗粒物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90085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1610601239.3

    申请日:2016-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粒径的栅格分级筛选空气中颗粒物的方法,一种基于粒径的栅格分级筛选空气中颗粒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打开单向阀,通过清洁空气进气管向筛选系统通入清洁空气对筛选系统进行清洁处理;S2:对待检测空气进行干燥;S3:打开单向阀,通过待测空气进气管从筛选系统的进口端通入一定量的所述待检测空气,所述待检测空气中不同尺寸的颗粒物在不同间距的微柱前被阻截并滑落;S4:停止通入所述待检测空气,并从所述筛选系统的所述进口端通入清洁空气,以驱动所述待检测气体向前流动;S5:通过收集装置从所述筛选系统下端出口收集目标颗粒。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粒径的栅格分级筛选空气中颗粒物的装置。

    一种送风装置设计方法及个性化节能送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5775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17176.1

    申请日:2022-04-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送风装置设计方法及个性化节能送风装置,其中设计方法包括:先对人体上半身区域进行划分形成多个主分区,再将其中高宽比大于3:1的主分区进一步进行划分形成多个子分区。再将多个送风头组成多个送风组且每一送风组对应用于给一主分区进行送风,有效利用风量,节约制备成本。再者,各个送风组的送风头分别通过可伸缩的连接风管与对应的送风通道连接,进而使得各个送风头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调节,能够定向地向人体各个受风区域进行送风,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节能性。同时,各个送风头之间呈可以围成一定容置空间的方式进行分布,可以实现与显示器等物件的结合,减少对桌面空间的占用。

    一种壁挂空调防冷桥的旋转支架

    公开(公告)号:CN111895641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83794.9

    申请日:2020-08-0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壁挂空调防冷桥的旋转支架,包括:贴墙面板;贴墙面板上分别固定有入流管和回流管;贴墙面板上开设有冷媒出墙孔;冷媒出墙孔与入流管连通;入流管的一端通过回流柱与回流管的一端连通;入流管的另一端和回流管的另一端均与复合流管的一端连接;复合流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空调内机的旋转面板;旋转面板通过转向夹与复合流管连接;复合流管内设置有用于与空调内机连接的入流通道和回流通道;入流管与入流通道连通;回流管与回流通道连通。本发明可灵活改变室内壁挂机的安装位置,在保证送风效果的同时,有效解决室内壁挂机送风方向受限的问题。

    一种高效吸附空气细颗粒物的滤芯

    公开(公告)号:CN111420475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08181.2

    申请日:2020-03-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吸附空气细颗粒物的滤芯,包括依次连接的初级过滤膜、颗粒物过滤膜和化学物过滤膜,颗粒物过滤膜为木质素气凝胶层,初级过滤膜的材质为驻极体材料、化学物过滤膜的材质为纳米矿晶炭。与传统过滤材料过滤机理不同,本发明的木质素气凝胶的空气过滤以扩散为主,而不是撞击截留方式,过滤效果更好,能够过滤粒径更小的颗粒物,为新型高性能空气过滤器的设计提供新的方向。

    一种净化PM2.5的负离子窗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74469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55651.7

    申请日:2019-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净化PM2.5的负离子窗,包括:内置有空气通道的双层玻璃,双层玻璃设置在室外的一侧设有空气通道的开口,双层玻璃设置在室内的一侧设有空气通道的出口;用于制造负离子的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设置于空气通道靠近入口的一端;用于提供空气流通动力的小型风机,小型风机设置在入口处;用于封闭空气通道的密封装置,密封装置设置于入口和/或出口处。在空气污染情况下,负离子发生器可制造大量负离子充盈空气通道,PM2.5在空气通道内与负离子充分接触、中和降沉,因此能够大幅降低PM2.5的浓度,使得进入室内的空气得到净化。此外,在无需通风或者空气正常情况下,可用密封装置封闭空气通道,不影响窗户自身的密封性以及其正常使用。

    一种基于粒径的PM2.5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1693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168171.4

    申请日:2016-03-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粒径的PM2.5筛选方法,是根据细颗粒物尺寸的大小对细颗粒物进行筛选,首先将一定量的经干燥后的待检空气通入密闭容器中,密闭容器中平放两个或以上的托盘;然后将密闭容器密封,静置10~30分钟,使待检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充分沉积到各个托盘的对应尺寸的阵列凹坑中;从密闭容器中取出所有的托盘,分别从不同尺寸的阵列凹坑中提取相应粒径的细颗粒物,并进行检测分析。本发明的收集精度高,收集数量可控,而且细颗粒物不会粘附和团聚,方便提取和检测。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碳排放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2629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247187.6

    申请日:2022-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碳排放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与二氧化碳有关的数据;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构造城市逐年的历史碳排放数据;从采集到的数据中分析预测变量;将得到的预测变量输入到预训练完成的卷积神经网络中,提取特征;构建LSTM碳排放预测模型;通过构造得到的城市逐年的历史碳排放数据训练LSTM碳排放预测模型;将提取到的特征输入到训练完成的LSTM碳排放预测模型中,得到碳排放预测结果。本发明一方面提出灰色关联分析来选择城市历史碳排放复杂的多维特征和短期近邻性特征,另一方面使用了神经网络来进行预测,不仅预测时间跨度较长,而且预测精度较高。

    基于混合聚类的PM2.5预测方法、预测模型训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26593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207649.5

    申请日:2022-03-03

    Inventor: 李志生 金宇凯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气污染预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基于混合聚类的PM2.5预测方法、预测模型训练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数据集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确定聚类的特征,并设定聚类算法的簇数;将质量控制后的数据集的数据输入由聚类算法构建第一阶段模型、由XGBoost模型构建第二阶段模型,并集成第一阶段模型与第二阶段模型的最终模型,输出预测结果。本申请解决现有单一神经网络预测以及预测数据复杂导致的模型预测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防霾车棚及一种防霾电动车

    公开(公告)号:CN112356956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324581.6

    申请日:2020-1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防霾车棚,包括用于固定连接在电动车车体上的棚体骨架以及用于盖设在棚体骨架上并罩住骑行者的软体棚罩,软体棚罩包括至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罩盖、中罩体和罩摆,中罩体由驻极防霾纤维透明纱网制成,中罩体的一侧设有用于为骑行者提供视野的透明视窗。本发明用与电动车时,对骑行者起到防霾保护,其中罩体采用驻极防霾纤维透明纱网能有效过滤空气颗粒物,降低空气中的雾霾对骑行者造成的影响,且本身阻力较小,透气性强,空气流过时对行驶影响不大,能保证棚内洁净空气环境的同时,使骑行交通工具更具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