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7180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10326.8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B01F23/10 , G01N15/06 , G01N33/00 , B01F23/213 , B01F33/82 , B01F33/81 , B01F35/213 , B01F35/80 , B01F1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气溶胶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发生、平衡和共暴露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共暴露平衡箱以及通过管路系统与所述共暴露平衡箱连接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体平衡箱和生物气溶胶平衡箱,以及生物气溶胶采集装置等。利用所述系统,可通过调控VOCs气体和生物气溶胶的气路配比,改变生物气溶胶中的微生物以及VOCs的种类和浓度等,快速实时控制多组分多梯度VOCs和多种类多浓度生物气溶胶的发生平衡,实现VOCs暴露生物气溶胶的实时调控,模拟不同自然场景中不同浓度、不同种类及多种VOCs的释放和不同种生物气溶胶的发生,以此评估VOCs与生物气溶胶的相互作用,以利于后续对VOCs和生物气溶胶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64367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88171.5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气化学分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大气有机胺气液和气液固分配系数的测量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通过气溶胶发生器雾化有机胺溶液产生气溶胶,经干燥处理后,利用质子转移飞行时间质谱和扫描迁移率粒径谱仪在线定量检测气相和颗粒相有机胺浓度,进而计算分配系数。该技术操作简便、检测快速,对理解有机胺在大气中的迁移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还提供了实现该测量方法的系统,包括气溶胶发生器、干燥器、颗粒过滤器、实时分析进样系统和飞行时间质谱仪等,可广泛应用于环境化学分析,为大气有机胺污染特征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43268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921191.5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宿主体内诱导细菌进入活的不可培养状态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诱导方法为利用大鼠的呼吸道环境作为诱导条件,使细菌进入VBNC休眠状态,不同于体外环境压力或体外细胞体系的诱导方式,本方法使用完整的生物个体成功有效地诱导细菌进入VBNC状态,操作简便,易于制备;所述诱导方法可有效实现在宿主体内的VBNC状态细菌的诱导,对于进一步研究活的不可培养细菌的诱导以及其后续的健康风险的评估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可以开展在多种先天免疫途径相互作用的条件下分析细菌及宿主反应的研究,探究宿主体内诱导得到的VBNC状态细菌的耐药性变化等,对于理解细菌在宿主体内环境中的耐药性发展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42562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47396.1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金属改性生物质碳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纳米金属原位改性方法,得到的纳米金属改性生物质碳吸附剂的孔道不会被金属单质或金属氧化物堵塞,且网络交织结构的稳定性高,故纳米金属改性生物质碳吸附剂在多次循环使用后的吸附容量保持率高,即再生性能好。此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纳米金属改性生物质碳吸附剂的初始吸附容量比后改性方法得到的碳吸附剂的高。另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降低了设备成本;同时,制备过程无需使用有毒有害的有机溶剂或进行二次高温活化拓孔,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及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1858094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536777.3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C12M1/36 , C12M1/34 , C12M1/26 , C12M1/12 , C12M1/04 , C12M1/00 , C12Q1/02 , C12R1/445 , C12R1/385 , C12R1/39 , C12R1/4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气溶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气环境暴露对生物气溶胶活性影响的模拟系统及其应用。该模拟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生物气溶胶发生装置、生物气溶胶暴露装置和采样装置;生物气溶胶发生装置由依次相连的空气压缩机、减压阀、流量控制器、空气过滤器和生物气溶胶发生器组成;生物气溶胶暴露装置包括平衡腔室、大气污染物发生器和大气污染物浓度检测器;平衡腔室内部设有风扇和大气污染物浓度检测器的探头。平衡腔室的底部侧面设有采样口,通过采样装置依次连接于干燥管和尾气泵。本发明的模拟系统的密封性好,方便控制调节,采样便捷,可用于搭建生物气溶胶暴露细胞的相关模型,为生物气溶胶控制与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的研究提供技术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54666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110845801.8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水华类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抑制有害微藻生长的复合光催化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稳定漂浮于水面上的抑制有害微藻生长的复合光催化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密勒胺与均苯四甲酸酐混合,煅烧后,制得均苯四甲酸酐修饰的石墨相氮化碳粉末;步骤2、将均苯四甲酸酐修饰的石墨相氮化碳粉末、交联剂和有机溶剂交联混合,制得交联物;步骤3、将所述交联物涂抹或浸渍在基底上,干燥至所述基底的膜脱落后,得到抑制有害微藻生长的复合光催化薄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抑制有害微藻生长的复合光催化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解决现有治理有害微藻的方法中存在的费时费力、材料回收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4387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84632.0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培养及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制备VBNC状态大肠杆菌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制备VBNC状态大肠杆菌的方法,通过调整抗病毒药物的浓度、菌液浓度、菌液与药物浓度混合比例和混合诱导时间等诱导理化参数,提高了诱导效率与VBNC数量占总细菌数量比例。本制备方法具有诱导时间短,诱导条件简单的优势,并且使用本方法制备的VBNC状态大肠杆菌,可培养细菌数量最高可降低99.2%,VBNC状态细菌数量占总细菌数量可高达77.5%。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评估环境中抗病毒药物对微生物毒性效应的方法,可评估医疗废水、生活污水及各类环境水体中抗病毒药物对细菌的毒性效应,为环境风险评估和有效防控提供更加可靠精确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317335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111554880.3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解甲硫醚的蜡样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GDUTAN18菌株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时间为2021年11月22日,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1472。所述蜡样芽孢杆菌GDUTAN18不仅能以甲硫醚作为能源物质生长繁殖,还具有良好的甲硫醚降解效果,可用于降解环境中的甲硫醚,用于甲硫醚恶臭废气的处理,甲硫醚污染废水的处理以及修复甲硫醚污染的土壤等。本发明不仅拓宽了蜡样芽孢杆菌的应用范围,同时也为甲硫醚生物降解提供了有用的菌源。
-
公开(公告)号:CN11653974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310839.4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磷阻燃剂中单体碳稳定同位素的检测方法,具体涉及同位素分析方法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有机磷阻燃剂中单体碳稳定同位素的检测方法,采用气相色谱/燃烧/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仪(GC/C/IRMS)进行测定,基于对气相色谱仪、燃烧炉和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仪三个联用仪器的测试参数进行的优化,提高了在测试过程中有机磷阻燃剂前处理、转化等过程的效率,进而降低了有机磷阻燃剂中单体碳稳定同位素测定的检出限,同时在体系中含有多种有机磷阻燃剂时能够保证其色谱峰的分离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025535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0453589.0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芽孢杆菌GDUTAN11及其在降解苯系物中的应用,所述菌株于2021年1月1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095。本发明提供的芽孢杆菌GDUTAN11对苯、甲苯和间二甲苯以及对二甲苯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当降解72h时,芽孢杆菌GDUTAN11对5~25mg/L的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的降解率均达到97%以上;对浓度为5~25mg/L的苯降解率达到84%以上。结果表明,芽孢杆菌GDUTAN11对苯系物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其在修复苯系物污染土壤、净化苯系物污染空气以及处理苯系物污水中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