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形镜头
    1.
    发明公开
    一种变形镜头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398556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010660653.8

    申请日:2020-07-09

    IPC分类号: G02B13/00 G02B27/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形镜头,包括从物方到像方依次设置的柱面透镜和球面透镜。从物方到像方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为负光焦度柱面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正光焦度柱面透镜。利用柱面透镜的光学特性,将进入的水平光线进行“压缩”,而垂直方向视场进入的光线保持不变,再经过对光线进行综合像差矫正,水平视场角度增加了33%,从而实现1.33X变形拍摄,同时由于本方案的镜头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成本相对更低,更能满足大部分普通用户的使用需求。

    一种超广角大光圈变形镜头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19650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010659844.2

    申请日:2020-07-09

    IPC分类号: G02B13/00 G02B13/06 G02B27/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广角大光圈变形镜头,包括从物方到像方依次设置的柱面透镜组和球面透镜组;所述柱面透镜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为负光焦度柱面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为正光焦度柱面透镜;所述球面透镜组沿光路指向像方的方向依次设置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十三透镜。这种变形镜头,将四枚柱面透镜和九枚球面透镜进行整体像差矫正,从而将镜头水平拍摄的视场角增加,使实际拍摄的画面宽度变大,在不牺牲像素的前提下也能得到2.4:1的宽荧幕视频或照片;同时,因变形镜头为前置变形设计,除了变形功能外还会有椭圆形焦外光斑和科幻线条耀斑等光学特性。

    一种全画幅中长焦大倍率变形镜头

    公开(公告)号:CN11523683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44514.X

    申请日:2022-07-18

    IPC分类号: G02B1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画幅中长焦大倍率变形镜头,包括自物方至像方依次设置的柱面透镜组和球面透镜组;所述柱面透镜组包括自物方至像方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所述球面透镜组包括沿光路指向像方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六透镜...、第N透镜,N为大于或等于15的自然数;变形镜头的柱面透镜组和球面透镜组通过采用全新的镜片组合以及合理分配光焦度,使镜头光学结构更加紧凑小巧,且成本更低,并利用柱面透镜组的光学特性,将水平进入的光线进行“压缩”,而垂直方向进入的光线保持不变,再经过后面成像组对光线进行综合矫正,从而将镜头水平拍摄的视场角增加,实现中长焦镜头的全画幅和大倍率。

    一种大光圈变形镜头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6520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1186730.4

    申请日:2019-11-27

    IPC分类号: G02B13/00 G02B13/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光圈变形镜头,包括从物方到像方依次设置的由柱面透镜组成的变形组和由球面透镜组成的成像组,所述变形组包括从物方到像方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为负光焦度柱面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正光焦度柱面透镜。利用构成变形组的柱面透镜的光学特性,将进入的水平光线进行“压缩”,而垂直方向视场进入的光线保持不变,再经过后面成像组对光线进行综合矫正,水平视场角度增加了33%,从而实现1.33X变形拍摄。并且本方案的镜头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成本相对更低,更能满足大部分普通用户的使用需求。

    一种镜头按钮调节结构及镜头

    公开(公告)号:CN218181187U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22415245.3

    申请日:2022-09-09

    IPC分类号: G02B7/02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镜头按钮调节结构及镜头,按钮调节结构包括连接座、导柱、底座和弹性件。连接座与镜头固定连接或作为镜头的一部分,连接座的上设有第一齿形结构;导柱固定在连接座一侧的一固定部件上;底座沿导柱的轴向活动套设在导柱上,底座上设有第二齿形结构;弹性件套设在导柱的外周且位于底座和固定部件之间,弹性件的弹性力驱动底座上的第二齿形结构与连接座上的第一齿形结构啮合。当需要调节镜头功能时,按压底座,第二齿形结构和第一齿形结构松开,此时可旋转连接座;松开底座后,弹性件将底座顶起,第二齿形结构和第一齿形结构啮合,此时连接座被固定;这种按钮调节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外形小巧、操作方便、实用性高的优点。

    一种附加变形镜头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902162U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21963648.5

    申请日:2022-07-2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附加变形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设置的对焦组和变形组;对焦组包括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均为球面透镜;变形组包括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设置的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均为柱面透镜;第一透镜在光轴方向上的位置可调。如此设计,巧妙的利用球面对焦组方式解决了传统附加变形镜头需要二次对焦的重大缺陷,同时通过对焦组和变形组一体化设计,仅通过移动第一透镜即可独立完成从近距离到无限远的对焦,不需要主镜头参与对焦,操作更加方便。

    一种具有内置变形镜头的移动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14079687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1070143.1

    申请日:2020-09-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内置变形镜头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上设有宽荧幕变形镜头;所述宽荧幕变形镜头包括柱面透镜组和球面透镜组,所述柱面透镜组至少包括一组负光焦度柱面透镜及一组正光焦度柱面透镜。在移动终端设置宽荧幕变形镜头,宽荧幕变形镜头中柱面透镜的光学特性,可以将水平进入的入射光线进行“压缩”,而垂直方向进入的入射光线保持不变,因而宽荧幕变形镜头可以将宽荧幕的画面压缩到标准的画面区域内,宽荧幕变形镜头拍摄到的被压缩画面经过图像矫正模块变形矫正后,可以得到宽荧幕图片和视频,满足使用者对移动终端宽荧幕拍摄的需求。

    一种智能云台和利用智能云台进行自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51802B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610602635.8

    申请日:2016-07-27

    CPC分类号: H04N5/23203 H04N5/23219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种智能云台和利用智能云台进行自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定位用户身上的红外发射器;旋转云台至面对该红外发射器;在取景画面中,以该红外发射器为中心进行人脸识别;测量识别到的人脸到云台的距离;比较人脸到云台的距离与红外发射器到云台的距离;当距离之差的绝对值小于预定值时,判断人脸属于用户;对焦到该人脸进行拍摄。由此,即便当取景框中出现多个人脸时,也能准确区分用户的脸,实现高质量的自拍。

    一种鱼眼镜头
    9.
    发明公开
    一种鱼眼镜头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06932885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233199.6

    申请日:2017-04-11

    IPC分类号: G02B13/00 G02B13/06

    CPC分类号: G02B13/005 G02B13/0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眼镜头,包括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配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形透镜,其凹面朝向像侧;所述第二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凹形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形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形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胶合在一起;所述第五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形透镜。该鱼眼镜头可以匹配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自身摄像头,拍摄视觉角度范围可达180°以上,无暗角、紫边,拍摄画质中心到边缘均很优秀,光学畸变可达100%。

    一种手柄式辅助拍摄的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3396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010594169.X

    申请日:2020-06-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柄式辅助拍摄的装置,包括:动力装置;手柄组件,包括手柄和支腿结构,支腿结构包括一端铰接于手柄的三条支腿;三条支腿以手柄为中心具有向外展开以支撑手柄站立的支撑状态,和相互并拢作为手柄组件的手持部分的并拢状态;支腿上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适于收纳为动力装置提供工作所需电能的电池;运动调节机构,一端连接有支持结构,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调整支持结构相对于手柄的朝向。采用支腿和手柄一体化的结构设计,便携性更强;并将电池设置在支腿的容纳腔内,可以充分利用支腿上的安装空间,满足较大容量电池的安装需求,在实现整体紧凑化、小型化设计的前提下,提高长期续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