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98728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92817.5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许继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汪溢 , 马凯 , 黄曙 , 陈炯聪 , 王红星 , 侯艾君 , 余南华 , 包伟 , 李晓朋 , 谈树峰 , 张晓悦 , 曹丽娟 , 冯善强 , 胡春潮 , 杨占杰 , 张莹 , 顾峰 , 胡宝 , 王利业 , 凌特利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测试PMU装置测量精度的测试仪,包括处理器模块,D/A数模转换模块,电子开关模块、功率放大器模块和解码器模块,B码对时信号经解码器模块输出时钟同步信号至处理器模块,处理器模块输出D/A控制信号控制D/A数模转换模块输出直流电压信号,输出交流电压信号,处理器模块输出开关控制信号控制电子开关模块接通或断开,所述直流电压信号经电子开关模块输出模拟键相脉冲信号,所述功率放大器模块包含驱动功率放大器和转换功率放大器,所述交流电压信号经驱动功率放大器放大输出模拟机端电压信号,经转换功率放大器转换为交流电流信号,输出模拟机端电流信号。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应用上述测试仪测试PMU装置测量精度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971173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410175716.5
申请日:2014-04-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主动配电网变电站容量控制方法与系统,一方面,考虑负荷的不确定性,分析电网的总体负荷中,负荷可参与电网调度程度,另一方面,考虑电网中分布式能源出力情况,计算电网中分布式能源可信出力值,根据电网的最大负荷预测值和电网中分布式能源可信出力值,计算出规划年变电站的总容量,再根据规划年变电站的总容量,对电网变电站容量进行控制。整个过程中,充分考虑负荷的不确定性及分布式能源出力情况,确保规划年变电站的总容量计算结果的准确,从而能够对电网变电站容量准确控制,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电网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079628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410245916.3
申请日:2014-06-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网业务系统一体化远程调控信息交互系统,能够实现在本地以及远程的异构电网业务系统应用之间进行调控信息交互。本发明的电网业务系统一体化远程调控信息交互方法,具体包括如下内容:所述电网业务系统中进行调控信息交互的物理节点上设置将接收到的需交互的调控信息DVAI保存至本地的保存管理部件DVAIB和收发DVAI的部件DVAIM;其中,DVAIM负责递送和签收各业务系统物理节点的DVAI,接收方签收DVAI后存储到本地的DVAIB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020219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210532093.3
申请日:2012-12-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网故障诊断的基于网络的专家系统工具:包括专家系统外壳以及智能故障诊断及控制范例;专家系统外壳包含知识库、数据库、推理机以及图形用户界面;知识库分变量段、规则段和疑问段;数据库表分:识别区、问题区和答案区;通过键入与查询信息相关的关键字,就可以进入到数据库中;而后,显示出所有与关键字相关的问题;推理机提供系统控制,包括:匹配规则、选择规则和执行规则。本发明能够处理各种对象的故障,如变压器、交直流电机、以及各种类型的配用电设备,能够模仿专家,基于获取的知识,利用知识库和数据库来推理故障场景。使用起来简单、灵活且友好。可以离线独立运行,也可以基于网络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618309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310618422.0
申请日:2013-11-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中误差参数的调节方法和系统,包括:根据电网的状态变量的残差值计算所述状态变量的百分比残差;比较所述百分比残差与残差阈值,若所述百分比残差大于所述残差阈值,则将所述状态变量作为问题变量,并将所述问题变量的相关支路作为可疑支路;调节所述可疑支路的可疑参数;判断所述可疑参数的变化,是否会引起所述状态变量的状态估计目标函数的函数值变化,若是,则判定所述可疑参数为误差参数;对所述误差参数进行修正,获得所述误差参数的修正值,并将所述可疑支路的所述可疑参数调节至所述修正值。实施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不降低数据冗余度的同时,提高错误数据诊断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98728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310692817.5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汪溢 , 马凯 , 黄曙 , 陈炯聪 , 王红星 , 侯艾君 , 余南华 , 包伟 , 李晓朋 , 谈树峰 , 张晓悦 , 曹丽娟 , 冯善强 , 胡春潮 , 杨占杰 , 张莹 , 顾峰 , 胡宝 , 王利业 , 凌特利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测试PMU装置测量精度的测试仪,包括处理器模块,D/A数模转换模块,电子开关模块、功率放大器模块和解码器模块,B码对时信号经解码器模块输出时钟同步信号至处理器模块,处理器模块输出D/A控制信号控制D/A数模转换模块输出直流电压信号,输出交流电压信号,处理器模块输出开关控制信号控制电子开关模块接通或断开,所述直流电压信号经电子开关模块输出模拟键相脉冲信号,所述功率放大器模块包含驱动功率放大器和转换功率放大器,所述交流电压信号经驱动功率放大器放大输出模拟机端电压信号,经转换功率放大器转换为交流电流信号,输出模拟机端电流信号。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应用上述测试仪测试PMU装置测量精度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930376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210379528.5
申请日:2012-09-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城市地下管网标识/定位/显示/管理的方法和系统,基于移动终端GPS、RFID、移动互联网GPRS数据传输及GIS技术,集城市地下管网的标识、定位、信息采集、描述说明、显示、管理等多项功能为一体,便于对地下管网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地下管网信息的资源共享,给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部门以及建设、施工单位查阅利用地下管网资料提供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03545818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10476220.7
申请日:2013-10-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3225 , Y04S20/222
Abstract: 一种电力系统主动配电网间歇式能源投入或切除点的确定方法:S1提出间歇式能源并入主动配电网后,公共连接点处谐波电流和谐波电压的计算方法;S2提出间歇式能源从主动配电网切除后,公共连接点处谐波电流和谐波电压的计算方法;S3间歇式能源投入或切除点的确定。本方法:1、对比直接的算术加减和国标GB/T14549-93给出的相位叠加系数,更接近间歇式能源谐波电流数理统计的工程实际;2、揭示了间歇式能源接入主动配电网后或从主动配电网切出后电能质量的变化情况,方便主动配电网根据预测结果更好地实现系统管理;3、本方法原理简单,实现容易,具有一定的工程使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606951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10567821.9
申请日:2013-11-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3225 , Y02E10/763 , Y04S20/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风能发电的电能质量补偿控制装置与方法,装置包括风电转换模块、中央控制模块、直流处理模块、交流电压互感模块、H桥逆变模块和旁路晶闸管模块,中央控制模块通过直流处理模块测量直流电的电流值和电压值,并计算直流处理模块的实时输出功率,对直流处理模块进行最大功率追踪,通过交流互感模块测量交流电网的电压值,当中央控制模块检测到交流电网的电压值低于所述交流电网预设的额定电压值的预设范围时,控制旁路晶闸管模块关断,并控制H桥逆变模块向交流电网补偿交流电网预设的额定电压值与交流电网电压值的差额电压值。本发明基于风能发电的电能质量补偿控制装置没有采用串联变压器,因而体积小、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4202300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384892.X
申请日:2014-08-06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通信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内端主机建立与内网终端的内网连接;外端主机根据从内端主机收到的第一数据包与外网终端建立外网连接;所述内端主机通过所述内网连接接收内网终端发送的内网数据包并将所述内网数据包封装生成第二数据包发送至外端主机;所述外端主机对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内网载荷数据进行封装和地址转换依次生成第一内网网络数据包、第二内网网络数据包和链路数据包;之后外端主机通过所述外网连接将所述内网链路数据包发送至对应的外网终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外端主机无需配置网络地址的情况下,内网终端和外网终端可以正常通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