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9538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30346.5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G01R31/52 , G01R19/00 , G01R19/16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在线监测的漏电用户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采集低压台区的漏电电流数据和各个用户的负荷电流数据,并依据漏电电流数据和负荷电流数据分别构建低压台区的漏电电流时间序列和各个用户的负荷电流时间序列;基于低压台区的漏电电流时间序列和各个用户的负荷电流时间序列,在各个采样点上计算各个用户的负荷电流数据与低压台区的漏电电流数据的相关系数;根据该相关系数确定各个用户为漏电用户或者正常用户。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有效地提高现有配网资源利用率,有效防止电气火灾及触电事故的发生,提高台区漏保投运率,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4845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73624.6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G01R3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漏电故障检测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包括:获取电力信息采集设备传输的待检测电流信息,所述待检测电流信息包括低压台区的台区剩余电流值和各用户侧电表所对应的用户侧参考电流值;根据各所述用户侧参考电流值中的火线电流值和零线电流值,确定对应用户侧电表的用户侧剩余电流值,并根据各用户侧电表的用户侧剩余电流值确定用户侧剩余电流总值;根据所述台区剩余电流值、各所述用户侧剩余电流值和所述用户侧剩余电流总值,确定漏电故障检测结果。上述技术方案,降低漏电故障检测的人工成本,辅助工作人员快速缩小排查范围,减少工作人员的排查工作量,提高漏电故障检测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1772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642432.1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线夹领域,公开了一种一字型线夹,该线夹包括内层预绞丝线夹,内层预绞丝线夹包括跨接段和连接在跨接段两端的缠绕段,内层预绞丝线夹内开设有矩形腔,安装孔上套设有橡胶防护罩,内层预绞丝线夹的上方设置有紧固件,内层预绞丝线夹通过限位机构与紧固件限位连接。通过将断线的两端穿过安装孔,随后将紧固件下端的半弧开口放置在两个断线上,将两个连接柱插入对应的凹槽内,随后顺时针转动内层预绞丝线夹两侧的扭块,由于相邻的两个螺纹杆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从而使得扭块的转动会带动两个螺纹杆转动,两个螺纹杆转动使得多个滑块相对移动带动多个限位柱进入至对应的限位孔内,完成限位。
-
公开(公告)号:CN113099877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522207.5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A01G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枝修剪装置,包括升降支撑座、所述升降支撑座的上端面上设有基台,所述基台上安装有施压杆,所述施压杆和电锯连接,所述电锯用于树枝修剪。通过施压杆连接电锯的设置,旋转电锯在施压杆的控制区域内进行修剪树枝,可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节约了大量人力资源。另外,通过锂电池的设置,无需连接电源,升降支撑座可伸缩,避免了巡检人员需要攀爬高处清理树枝,修剪工具多样化,使用不同的作业环境,对不同直径和形状的树枝不能有效迅速地进行清理,操作简单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62917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69935.2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IPC: G08B21/18 , G06F16/9535 , G06F16/215 , G06F16/901 , G06F16/906 , G08B25/08 ,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计量自动化的电能预警方法和装置,响应于电能监测信号或数据调取信号,继而根据响应的信号确定指定传感器或目标服务器并调取待处理电能数据和数据索引信息,若响应信号为数据调取信号,则反馈数据索引信息;若响应信号为电能监测信号,则依次对待处理电能数据进行完整性处理、预测处理和指标预估处理,进而根据生成的预估结果数据输出预警信息。本发明通过将突发性任务和日常任务划分至不同通道同步执行,提高了突发性任务的执行效率;通过实时监测电能数据进行数据预测,基于预测数据进行电能指标预估并以此为预警评估标准,提高了预警方式的效率、合理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实现了预警阈值的智能灵活调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