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2331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42954.1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nventor: 刘永 , 梁伟全 , 詹英华 , 陈世聪 , 郑作升 , 陆顺添 , 许庆海 , 卢耀坤 , 廖志强 , 冯秋德 , 梁保球 , 陈毅朗 , 梁家伟 , 陈卫华 , 陈广良 , 聂建聪 , 郝金凤
IPC: G08B13/183 ,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霍尔传感器的配网光栅防误碰装置和系统,其中本发明的装置包括安装于高压配电房的带电间隔内的霍尔传感器和带电间隔边缘的光栅对射器,还包括控制模块、检测模块、监测模块和报警模块。其中,当检测模块检测到带电间隔处于带电状态时由控制模块控制光栅对射器开启,当监测模块检测到在带电间隔存在人员误入情况时由控制模块控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提示。本发明通过在高压配电房内设置霍尔传感器和光栅对射器,实现了带电时带电间隔区域的安全防护,解决了视频监控方式下工作繁重并且效率不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43145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22930.4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nventor: 刘永 , 梁伟全 , 詹英华 , 陈世聪 , 郑作升 , 许庆海 , 郝金凤 , 梁家伟 , 周新强 , 林词玉 , 何锐辉 , 陆顺添 , 卢耀坤 , 廖志强 , 冯秋德 , 梁保球 , 黄宇行 , 梁保华 , 甘向锋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班组工作历任务描述与班员自适应匹配派工方法和系统,通过建立配网运维工作人员个人能力等级划分模型,用于根据配网运维工作人员岗位胜任能力以及历史工作数据数据计算得到配网运维工作人员的个人能力等级;建立工作历任务难度等级划分模型,用于根据工作任务数据计算工作任务的任务难度等级;利用配网运维工作人员个人能力等级划分模型和工作历任务难度等级划分模型对当前的班员和工作任务进行匹配并排序;基于个人能力等级和任务难度等级,对排序后的工作任务匹配当班配网运维工作人员进行匹配度分析,基于匹配结果进行自动派工。本发明将工作任务的处理难度与运维人员能力进行匹配,能够较好的提升工作任务的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6863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61001.X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G01K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温度场分布测量装置、方法及设备,装置包括电缆、多个温度传感器组、阻滞层、温度采集机构和计算单元;阻滞层套设于电缆上;各温度传感器组通过嵌入阻滞层与电缆连接,并分别等距设置在电缆的电缆第一端和电缆第二端;各温度传感器组均与温度采集机构连接;温度采集机构与计算单元通信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组获取多个温度数据,并将温度数据传输至温度采集机构;温度采集机构用于将接收的多个温度数据并发送至计算单元;计算单元用于基于多个温度数据,确定电缆温度场分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数需要对每一个接头都进行仿真计算才能得到结果,导致电缆温度场的计算量过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4392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15996.3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踏板系统、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其中,踏板系统包括:基座;定位件,与配电网设备在横向方向上间隔设置;定位配合件,设置在基座上并能够与定位件配合,定位配合件能够生成感应信号;电动移动组件,与基座的底部连接,电动移动组件能够带动基座移动;控制部,与电动移动组件以及定位配合件信号连接,控制部能够接收感应信号并根据感应信号控制电动移动组件的工作状态。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维护人员维护配电网设备不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5178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99008.9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G06F18/22 , G06F18/25 , G06F18/213 , G06F1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闭空间中的爆炸事件预测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密闭空间中,获取在不同时刻下的至少一冲击波的原始能量;基于冲击波的噪声信息,对原始能量进行修正,得到冲击波的修正能量;对修正能量进行融合,得到冲击波的目标能量;基于目标能量与冲击波的能量阈值,预测在密闭空间中是否触发爆炸事件。本发明解决了在密闭空间中爆炸预测的准确性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55781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99015.9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H04L25/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信号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和存储器。该方法包括:获取通信设备在当前环境下的初始通信信号;响应于当前环境为目标环境,在初始通信信号中确定第一初始通信信号和第二初始通信信号;对第一初始通信信号进行去噪,得到去除噪声信号后的第一初始通信信号,将去除噪声信号后的第一初始通信信号确定为第一目标通信信号,并对第二初始通信信号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的第二初始通信信号,将补偿后的第二初始通信信号确定为第二目标通信信号。本发明解决了难以在特殊环境下保证通信质量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95087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737382.0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nventor: 刘永 , 梁伟全 , 詹英华 , 陈世聪 , 郑作升 , 梁再光 , 周新强 , 许庆海 , 卢耀坤 , 廖志强 , 冯秋德 , 梁保球 , 陈毅朗 , 梁家伟 , 陈卫华 , 梁保华
IPC: G01R11/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能测量装置接线钳口及电能测量装置,该钳口结构包括:钳口壳体、可弯曲的柔性臂与伸缩机构,通过本申请提供的钳口结构,在实际测量时,只需要通过伸缩机构驱动该柔性臂伸出盲孔,然后通过施加一定外力,使得柔性臂向电线侧弯曲偏转,即可将钳口挂载在电线上,而且,在面对不同规格的电线时,只需要改变柔性臂的伸出量,就能改变钳口的口径大小,能有效适用于各种规格的电线测量,无需根据电线规格反复更换钳口,提高了测量工作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1874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69978.3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G06F30/27 , G06F30/23 , G06F113/1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热点状态的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电缆的基础数据和历史测温数据,根据预设的环境因素结构条件和预设的边界条件,构建基础数据对应的电缆3D模型,基于历史测温数据,判断3D模型与实际电缆的误差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则调整边界条件,返回执行构建模型步骤,若否,则通过正交控制方法,计算3D模型的属性数据,将属性数据输入基于历史测温数据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得到待测电缆热点状态的评价结果数据。有利于解决现有的热点状态监测方法难以深入探究电缆接头内部的热点发热状态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电缆热点状态的评价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18747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469978.3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G06F30/27 , G06F30/23 , G06F113/1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热点状态的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电缆的基础数据和历史测温数据,根据预设的环境因素结构条件和预设的边界条件,构建基础数据对应的电缆3D模型,基于历史测温数据,判断3D模型与实际电缆的误差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则调整边界条件,返回执行构建模型步骤,若否,则通过正交控制方法,计算3D模型的属性数据,将属性数据输入基于历史测温数据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得到待测电缆热点状态的评价结果数据。有利于解决现有的热点状态监测方法难以深入探究电缆接头内部的热点发热状态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电缆热点状态的评价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577600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452309.5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3/16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芯电终端头固‑流两相对流换热计算方法和系统,属于电缆终端头温度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采用隐式迭代计算的虚拟区域法,在计算虚拟区域源项时,相较于其它全解析直接模拟方法,不需要采用分步时间推进方法,且不需在单位固体内部单独构建网格,在物理概念上较为直观,较易应用于基于有限体积方法的流动计算平台。同时,分别考虑固体和流体界面的对流换热系数,然后计算总传热系数值,相较于一般以理想散热条件对待而言,该方法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反映了实际电缆终端头内部硅油和外部空气传热过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