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感器检测夹具与互感器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932674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1910201541.3

    申请日:2019-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互感器检测夹具与互感器检测系统,包括:承载件、接触组件及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用于与托盘上的第一定位销定位配合时,所述接触组件与所述检测触头接触配合。如此,通过承载件,便于接触组件与检测触头能够稳定接触配合,有利于检测人员对互感器进行稳定检测。由于承载件上设有第一定位件,且第一定位件上设有第一定位孔,因此,互感器检测夹具在安装过程中,将第一定位件的第一定位孔穿入托盘上的第一定位销,此时,承载件上的接触组件正与检测触头接触,使得检测人员快速完成互感器检测夹具与互感器上的检测触头连接,从而有利于提高互感器的检测效率。

    互感器检定夹具与互感器检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917320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1910201575.2

    申请日:2019-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互感器检定夹具与互感器检定系统,通过支撑组件,使得接触组件与驱动件稳定安装在一起。由于接触组件与驱动件间隔设置,因此,在互感器检定实际作业过程中,将接触组件与驱动件分别位于托盘的两侧,开启驱动件,使得驱动件的输出端抵触在托盘上,由于接触组件与驱动件均装设在支撑组件上,因此,驱动件的输出端抵触在托盘上时,能够通过支撑组件带动接触组件向检定螺栓移动,使得接触组件与检定螺栓接触,从而完成了互感器检定夹具的安装操作。本互感器检定夹具通过驱动件,使得接触组件自动与检定螺栓接触,而无需人工固定,因此,极大提高了互感器检定夹具的安装速度,从而有利于提高互感器的检定效率。

    入库检定方法及入库检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333473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1910566034.X

    申请日:2019-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入库检定方法及入库检定系统,入库检定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待测计量件和第二待测计量件的编码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待测计量件的编码信息检测所述第一待测计量件是否合格;当所述第一待测计量件合格时,将所述第一待测计量件和所述第二待测计量件移送至仓库货架区。通过编码信息确定需要检测的第一待测计量件,根据第一待测计量件检测后的合格状态,对第一待测计量件和第二待测计量件进行对应操作,即当第一待测计量件合格时,对第一待测计量件和第二待测计量件进行入库操作,简化了对待测计量件的入库工序,降低了人工成本,实现了待测计量件入库的自动化。

    智能电能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683015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1910034276.4

    申请日:2019-0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电能表,包括信号反馈模组、转换模组、信号采样模组、计量监测模组以及处理器;通过信号反馈模组向转换模组输入第一电信号;信号采样模组采集转换模组输出的第二电信号,并将第二电信号传输至计量监测模组;计量监测模组获取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根据第一电信号计算得到目标输出电信号,并对第二电信号和目标输出电信号进行比较处理,生成误差校验参数;处理器根据误差校验参数与标准校验参数的比较结果,检测计量误差失准故障,以实现在智能电能表进行市电电能计量的同时,对计量误差进行实时监测和自我诊断,且不影响现有的智能电能表的功能和外形结构,节省检测成本,安装方便简单。

    一种仓储自动化分拣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8644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305210.0

    申请日:2023-0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分拣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部分设备的高度差,容易导致货品转运时出现损坏情况的问题,且公开了一种仓储自动化分拣装置,包括间歇输送机构,所述间歇输送机构用于将物流包裹定量输送,所述限位机构设置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间歇输送机构上,以用于物流包裹的整齐排布运输,所述分拣机构位于间歇输送机构下料口的一侧,且通过包裹的重量进行分拣操作,所述分拣座环绕设置在分拣机构的周边,运输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运输机构,物流包裹下料到对应的下料座内,物流包裹接触到下料板处,通过复位弹簧的作用,进行初次缓冲,下料板接触到压板处,第二压簧同步进行压缩,达到二次缓冲的使用,避免物料包裹出现损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