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42690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910056482.5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2G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敷设辅助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装置本体上;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驱动连接;及推送机构,所述推送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上述的电缆敷设辅助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电缆放在工作平台上,然后通过升降驱动机构将电缆提升到合适的高度位置,当电缆提升到合适的高度位置后,再通过推送机构将电缆推送到支架上,完成电缆的敷设。通过使用上述的电缆敷设辅助装置可以避免作业人员人工搬抬电缆,作业人员只需操纵上述的电缆敷设辅助设备即可,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小,人力成本低。且使用上述的电缆敷设辅助装置无需在电缆隧道内搭建脚手架,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181558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711492698.3
申请日:2017-12-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绝缘层电老化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多片模拟试样;将多片所述模拟试样分别以不同的分布距离设置于试验电芯外;对所述试验电芯施加电压后得到多片电老化试样。上述电缆绝缘层电老化试验方法,对试验电芯施加电压后,使设于试验电芯外的多片模拟试样处于试验电芯产生的磁场中进行电老化,后期只需直接对多片电老化试样进行分析检测,判断电老化试样的电老化程度,便可判断出待测电缆中电测绝缘层的老化情况。不需要用待测电缆中电老化后的待测绝缘层切片,不会对电老化试样的微观结构产生破坏,不会影响后续电老化试样的研究,提高电缆绝缘层电老化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3091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910094973.9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2G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敷设设备,其包括拉力测试装置;拉力测试装置包括支架;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三支撑件;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第三支撑件的间隙形成牵引绳运动通道,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位于牵引绳运动通道的第一侧,第三支撑件位于牵引绳运动通道的第二侧,第一侧和第二侧为牵引绳运动通道的相对的两侧;第一支撑件、第三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用以在牵引绳穿过牵引绳运动通道时依次与牵引绳抵接;牵引绳运动通道呈非直线状;压力采集单元;以及信息处理模块。上述电缆敷设设备,可以将作用在第三支撑件上的压力转换成牵引绳的拉力,即无需将拉力采集单元串入牵引绳也能测试牵引绳的拉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660376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11424197.8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电缆接头轴向传热的电缆温升试验方法,涉及高压电缆接头传热与温升特性研究技术领域,建立包含电缆接头及其两端所连接的电缆的物理模型;在设定的临界工况下,利用所述物理模型建立不同电流条件下对应的温度分布模型,确定电缆接头与电缆的轴向传热范围,并据此确定待试验的电缆的长度;在电缆接头及确定长度的电缆上等距布置温度传感器,在电缆的末端设置温度补偿装置,测量电缆接头及电缆上的导体温度。本发明同时考虑了电缆接头的轴向传热问题与实验设备成本问题,在消除接头轴向传热对电缆本体温升影响的情况下,尽可能短的使用电缆线路,降低实验平台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90619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81859.X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nventor: 卞佳音 , 许继葵 , 肖健健 , 张珏 , 单鲁平 , 苏俊亮 , 徐研 , 蚁暄潮 , 郑志豪 , 彭红刚 , 贺伟 , 梁孟孟 , 刘万忠 , 李绍斌 , 彭勇 , 唐文博 , 江浪
IPC: G06F30/20 , G06F113/1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接头的导体温度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根据电缆接头的结构特征对电缆接头进行分段,按照等间隔对电缆本体进行分段;基于分段后的电缆接头和电缆本体,构建轴向热路模型;基于轴向热路模型,以电缆接头和电缆本体的当前表面温度作为模型的输入数据,得到电缆接头和电缆本体的导体温度。本发明建立的轴向热路模型考虑了电缆接头与电缆本体之间的轴向传热,提高了导体温度计算的准确度;同时轴向热路模型不用考虑环境热影响,降低了模型求解的难度;而且本发明是基于电缆接头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段建模,能够减少计算误差,提高导体温度计算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659879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10056386.0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固定机构及电缆敷设辅助装置。电缆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座;第一夹持件,第一夹持件设置于安装座上;第二夹持件,第二夹持件与第一夹持件相对设置;及调节组件,调节组件设置于安装座上,且调节组件与第二夹持件连接。一种电缆敷设辅助装置,包括如上的电缆固定机构。上述的电缆固定机构及电缆敷设辅助装置中,在电缆固定机构固定电缆之前,可以通过调节组件驱动第二夹持件远离第一夹持件,从而增大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之间的距离,方便将电缆放在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之间;当电缆放在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之间后,可以通过调节组件驱动第二夹持件靠近第一夹持件,从而将电缆夹紧。
-
公开(公告)号:CN11319342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110379517.6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1R13/533 ,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电缆接头散热的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通过散热设备输出具有设定风速的风力作用于与电缆接头至少一端相邻的电缆本体的表面,用于增大电缆接头与电缆本体之间轴向热流。系统包括:电缆接头、电缆本体以及散热设备,电缆本体与电缆接头的至少一端相邻;散热设备能够输出具有设定风速的风力,并且使风力作用于电缆本体的表面,用于增大电缆接头与电缆本体之间轴向热流。本发明通过散热设备输出的风力直接作用于与电缆接头相邻的电缆本体的表面,能够改善该电缆本体表面的散热环境,实现增强电缆本体的散热,进一步实现电缆本体的导体温度降低,实现增大电缆接头与电缆本体之间轴向热流,最终达到提升电缆接头散热效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190972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379462.9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3/04 , G06F113/1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元的电缆接头及本体的导体温度计算方法,方法包括:构建轴向热路模型,轴向热路模型根据电缆接头各结构的绝缘厚度将电缆接头划分为多段分段区间,以电缆接头的压接管中心为原点沿轴向将电缆接头的每段分段区间分别均分为多段微元;并且沿轴向将电缆本体均分为多段微元;基于轴向热路模型,通过输入电缆接头和电缆本体的表面温度,迭代计算得到电缆接头和电缆本体的导体温度。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计算结果更为准确,而且仅需在模型中输入电缆接头及本体的表面温度就能得到计算结果,花费时间与精力更少,也解决了传感器布置困难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802334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0056736.3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推送设备及电缆敷设辅助装置。电缆推送设备,包括:工作台;推送件,推送件设置于工作台上;及电缆固定机构,电缆固定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工作台上,且电缆固定机构与推送件驱动连接。电缆敷设辅助装置,包括如上的电缆推送设备;及升降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与工作台驱动连接。上述的电缆敷设辅助装置在使用时,首先通过电缆固定机构将电缆固定,然后通过升降驱动机构将电缆提升到合适的高度位置,当电缆提升到合适的高度位置后,再通过推送件将电缆推送到支架上,完成电缆的敷设。通过使用上述的电缆推送设备,当电缆被提升到合适高度后,无需通过工作人员将电缆搬抬到支架上,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小,人力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189622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1910423600.1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标识牌组件及标识牌的安装方法,标识牌组件包括标识牌及安装工具,标识牌包括标识部及固定部,安装工具包括连接件、配合头及卡接台。配合头配合在转动件上,卡接台穿设于标识部上的卡孔内。安装时,转动件通过配合头控制安装工具转动,进而有效带动标识牌转动。固定部设置于标识部上且为圆环形,进而使得转动中的固定部切割地面,在地面上切割出环形凹槽,直至固定部完全钻入地面。由于固定部位于背向于标识面的一侧,使得标识面外漏。通过固定部钻入地面,能够有效避免标识部翘起或翻起,有效提高标识牌在地面上安装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安装工具配合安装,避免使用固定螺钉,安装效率高,安装过程方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