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46593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261078.0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STM神经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研究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1,通过变分模态分解法对短期负荷数据进行分解,得到负荷分量;步骤2,获取LSTM神经网络参数;步骤3,通过负荷分量以及LSTM神经网络参数进行预测模型的建立;步骤4,将待预测数据输入至预测模型,得到预测结果。本发明能够解决模态混叠现象的产生以及虚假IMF等问题,达到规避对预测精度产生不利的影响因素的目的,进而有效弥补当前算法在负荷预测准确度上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960238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56802.8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2J3/46 , G06Q10/0631 , G06Q30/0202 , G06Q50/06 ,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储能循环寿命的微电网经济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读取当地的电气数据;计算储能放电深度并对函数线性化,得到储能不同放电深度的储能寿命损耗成本;建立以微网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微电网经济调度模型,微网日运行成本包括储能寿命损耗成本、购售电成本、各单元运维成本以及燃料成本;求解微电网经济调度模型,根据获取的模型决策变量,对微电网制定储能充放电策略和购电策略。本发明建立的微电网运行调度模型考虑了新能源机组、汽轮机组和储能,能够通过良好的多能互补,提高微电网经济调度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642582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099003.6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一种基于综合集群划分指标的配电网集群划分方法,属于配电网集群划分技术领域。S1基于原始网络邻接矩阵进行编码;S2产生初始种群;S3剔除种群中不满足集群净功率大于或等于0和不满足无功功率需求值与供应值相等的个体;S4确定种群中的个体适应度;S5判断个体适应度是否满足收敛条件,若满足则执行S9;若不满足则执行S6;S6按照遗传算法对种群依次进行交叉、变异;S7再次判断个体适应度是否满足收敛条件,若满足则执行S8;若不满足则执行S6;S8降低控制温度,并执行S5;S9输出最佳个体并解码得到最佳集群划分结果。本发明使集群划分指标更加细致且完善,保证划分后的集群更加方便控制,规模更加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798088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429611.3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北京清大科越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网调度方法及系统,应用于电力调度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调度基本数据,所述调度基本数据包括现货市场调度基本数据、调频辅助服务市场调度基本数据;对所述调度基本数据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将验证后的调度基本数据输入预先设置的调度计划模型,得到调度计划编制方案,所述调度计划编制方案包括多日滚动发电调度计划方案、日前调度计划方案。如此,可以使调度技术支持与现货市场实时适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随着现货市场、调频等信息的不断更新,现有的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需要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81883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107873.3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18 , G06F30/20 , H02J3/06 , H02J3/48 , G06F113/08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迭代雅可比矩阵的电气耦合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天然气系统和电力系统的稳态模型;建立各气源预想运行状态集合;抽取天然气气源预想运行状态,并计算对应的天然气网络稳态潮流;对所有得到的稳态潮流结果用气网静态安全指标进行评估排序;确定危险工况,并进行下一步的静态安全评估;抽取电网预想事故进行模拟,并计算事故发生后的电网稳态潮流;对所有预想事故后的电网稳态使用电网静态安全指标进行评估并按指标大小进行排序;生成电‑气耦合系统的预想事故排序表;确定系统是否通过安全校核。本发明针对电力系统和天然气系统运行差别,设立不同预想事故集合和静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对电‑气耦合系统进行静态安全评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