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71657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217666.4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2G1/14
Abstract: 一种聚丙烯10kV模塑电缆接头及制作方法,在两条聚丙烯10kV模塑电缆的对接端分别沿径向锯出两个断口,剥除外保护层、铠装层和内保护层,再剥除铜屏蔽层、外半导电层、绝缘层和内半导电层;在裸露的外半导电层、绝缘层和内半导电层上缠绕多层隔热胶带,将电缆两端的电缆导体进行放热焊接,形成焊接导体;将内半导电层恢复,在内半导电层外包缠聚丙烯绝缘带,对聚丙烯绝缘带进行加热然后分段降温,使电缆绝缘、内半导电层与绕包绝缘熔融;然后将外半导电层、铜屏蔽层与保护层恢复。本发明中的接头绝缘层采用聚丙烯基绝缘材料,绝缘性能和耐热性能优异,可以实现与环保型聚丙烯绝缘电缆的无界面对接,适合现场制作、操作方便、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234532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217659.4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聚丙烯220kV模塑电缆接头及制作方法,去除待连接两个电缆的一端的外护套和金属套,保留阻水缓冲带;将电缆的外半导电层、绝缘层与内半导电层进行预处理;将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电缆的导体采用放热焊接技术进行连接;在焊接位置处设置内半导电层;在内半导电层处采用聚丙烯绝缘料形成绝缘层;在绝缘层上采用半导电料形成外半导电层。本发明的模塑接头制作方法操作方便,所制成的中间接头与电缆形成一体结构,可解决电缆与中间接头之间因材料不同而产生的活动界面导致绝缘层局部电场畸变而引起的电缆中间接头的击穿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50487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168458.8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塑性屏蔽材料制备方法,属于电力电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乙烯丙烯嵌段共聚聚丙烯加入有机溶剂中,加热后添加抗氧化剂,搅拌至乙烯丙烯嵌段共聚聚丙烯完全溶解;将炭黑和石墨烯加入上述同种有机溶剂中,添加偶联剂后超声,得到炭黑‑石墨烯分散液;然后将炭黑‑石墨烯分散液加入到聚丙烯溶液,搅拌后添加萃取剂,然后抽滤,抽滤所得固体真空烘干;最后挤出造粒,得到热塑性屏蔽材料。本发明采用超声分散填料,有效建立导电网络,降低热塑性屏蔽材料的渗流阈值,增强导电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50487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0168458.8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塑性屏蔽材料制备方法,属于电力电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乙烯丙烯嵌段共聚聚丙烯加入有机溶剂中,加热后添加抗氧化剂,搅拌至乙烯丙烯嵌段共聚聚丙烯完全溶解;将炭黑和石墨烯加入上述同种有机溶剂中,添加偶联剂后超声,得到炭黑‑石墨烯分散液;然后将炭黑‑石墨烯分散液加入到聚丙烯溶液,搅拌后添加萃取剂,然后抽滤,抽滤所得固体真空烘干;最后挤出造粒,得到热塑性屏蔽材料。本发明采用超声分散填料,有效建立导电网络,降低热塑性屏蔽材料的渗流阈值,增强导电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71657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1217666.4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2G1/14
Abstract: 一种聚丙烯10kV模塑电缆接头及制作方法,在两条聚丙烯10kV模塑电缆的对接端分别沿径向锯出两个断口,剥除外保护层、铠装层和内保护层,再剥除铜屏蔽层、外半导电层、绝缘层和内半导电层;在裸露的外半导电层、绝缘层和内半导电层上缠绕多层隔热胶带,将电缆两端的电缆导体进行放热焊接,形成焊接导体;将内半导电层恢复,在内半导电层外包缠聚丙烯绝缘带,对聚丙烯绝缘带进行加热然后分段降温,使电缆绝缘、内半导电层与绕包绝缘熔融;然后将外半导电层、铜屏蔽层与保护层恢复。本发明中的接头绝缘层采用聚丙烯基绝缘材料,绝缘性能和耐热性能优异,可以实现与环保型聚丙烯绝缘电缆的无界面对接,适合现场制作、操作方便、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28023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099806.2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丙烯基热塑性电缆用屏蔽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丙烯基热塑性电缆用屏蔽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乙烯丙烯嵌段共聚聚丙烯100份、导电炭黑3~20份,高导电石墨烯0.5~1.5份、偶联剂0.5~1.5份和助剂1.4~4.5份,所述助剂包括抗氧剂、润滑剂和抗粘结剂;所述乙烯丙烯嵌段共聚聚丙烯中乙烯片段质量分数为5%~30%。本发明克服了聚丙烯基热塑性电缆用屏蔽料为了提高导电性能而需要添加高含量的导电炭黑而导致的力学性能下降的问题,本发明的聚丙烯基热塑性电缆用屏蔽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本发明的聚丙烯基热塑性电缆用屏蔽料配合乙烯丙烯嵌段共聚聚丙烯、导电炭黑、高导电石墨烯在高温条件下仍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566312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283712.3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聚丙烯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丙烯电缆及其绝缘层修复方法和应用。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聚丙烯电缆及其绝缘层修复方法和应用,修复方法通过将聚丙烯绝缘带绕包铅笔头斜坡绝缘层后,再由内向外依次绕包橡胶软膜、金属箔以及聚酰亚胺膜,最后加热使聚丙烯绝缘带熔融,其中,橡胶软膜柔韧性好,能够提供持久的径向压力,金属箔能够均匀传递热量,聚酰亚胺膜具有较强的拉伸强度,同时负荷伸长率较低,从而使得聚丙烯绝缘带与聚丙烯电缆绝缘层待修复位置熔融结合,实现了对聚丙烯电缆绝缘层的修复,保证了聚丙烯电缆的电气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修复聚丙烯电缆绝缘层工艺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9363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0870905.9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光洁度改善型屏蔽料、制备方法和半导电屏蔽制品。表面光洁度改善型屏蔽料主要通过质量份数分别为55份~65份的基体树脂、20份~30份的导电炭黑、1份~10份的Ti3C2MXene、0.5份~2份的分散剂、3份~6份的功能助剂以及0.9份~2份的交联剂制成。其中,Ti3C2MXene表面具有极性官能团,与基体树脂有良好的相容性,可以提高导电炭黑在基体树脂中的分散性,减少屏蔽料表面的凸起,改善屏蔽料的表面光洁度,同时还可以提高屏蔽料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322472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1057079.2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复配树脂的半导电屏蔽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半导电屏蔽料主要通过质量份数分别为55份~65份的复配树脂、20份~30份的导电填料以及0.9份~2份的交联剂制备而成。将该屏蔽料作为高压电缆半导电屏蔽料使用时,随着电缆使用过程中温度的上升,乙烯‑丙烯酸树脂的熔融膨胀会被低密度聚乙烯树脂抑制,这样可以在温度上升时对导电网络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另外,导电填料主要分布在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中,低密度聚乙烯树脂膨胀程度较小,导电网络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乙烯‑丙烯酸树脂的膨胀会进一步挤压低密度聚乙烯,这样可以促进导电填料之间的接触,强化导电网络,进而降低屏蔽料的PTC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2036596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010471230.1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7 , G06Q4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荷响应的电力市场调控管理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用于接收负荷响应运营系统发送的资源数据,对资源数据进行聚合和分类,并将聚合和分类后的资源数据发送至调控模块;其中,资源数据包括负荷资源模型、运行方式;调控模块,用于以负荷资源模型和运行方式为边界条件在预设的各个子区间内进行优化和出清;用户协同响应模块,用于将出清结果发送至用户终端;还用于采集用户终端发送的实际的响应量,并将响应量发送至运营交易模块;运营交易模块,用于根据出清结果进行优化和分析;还用于根据响应量进行分摊结算,并将分摊结算结果发送至用户终端;本发明考虑负荷响应对出清结果的影响,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