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9703580U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20144091.4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广州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春辉 , 陈一乔 , 钟升贤 , 龚欢 , 何嘉伟 , 易容华 , 李广荣 , 董艺 , 郭智云 , 江宏伟 , 彭依朗 , 吴少跃 , 关家豪 , 张磊 , 姚奎元 , 罗庆华 , 黄家祥 , 黄桂忠 , 蒋川 , 陈建荣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监控岩溶地区灌注桩桩顶标高的装置,其包括有测量竖杆和竖杆基座,所述测量竖杆的外壁上设有量度长度的刻度,竖杆基座为圆形或矩形块状结构,测量竖杆的底端垂直连接于竖杆基座的中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限位横杆和横杆基座,所述限位横杆具有横向设置的限位环,限位环的中部具有限位插孔,横杆基座为圆形或矩形柱状结构,2个横杆基座分别设于限位横杆的两端部、将限位横杆横向支撑;测量竖杆活动穿过限位横杆的限位插孔并可竖向移动、并由限位横杆读取测量竖杆竖向移动的刻度变化。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能快捷、有效、稳定的监控混凝土灌注桩的桩顶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503355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1710594015.9
申请日:2017-07-20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春辉 , 陈一乔 , 何嘉伟 , 龚欢 , 罗庆华 , 许雄关 , 王庆鑫 , 江宏伟 , 郭智云 , 张磊 , 吴贤壮 , 朱德铭 , 谢升昌 , 叶耀金 , 蓝涛 , 陈建荣 , 龙伟辉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外排后插型钢式双排桩基坑支护体系,其包括有冠梁、若干支护桩构成的支护体和若干搅拌桩构成的止水帷幕,特别地还包括有腰梁和支撑柱,腰梁设置于止水帷幕侧、冠梁的上方;每间隔1至3根支护桩的顶部竖直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下部穿插于冠梁和支护桩内、顶部设有连接腰梁的顶座、上端焊接有横向拉结筋并连接于腰梁钢筋或穿过腰梁植筋于搅拌桩内。又提出上述该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1,施工止水帷幕后进行一次土方开挖;2,施工支护桩,支护桩混凝土灌注完成后,立即施工支撑柱;3,施工腰梁及支撑柱的顶座;4,二次土方后施工冠梁;完成施工。本发明有效避免了基坑支护体系悬挑部分在土方回填前易发生侧向坍塌的安全隐患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593258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1910979644.2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既有建筑桩基钢套管桩加固施工方法及加固结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放线定位→(b)钢套管及钢管加工→(c)钢套管下管→(d)钢管下管→(e)灌注→(f)基坑开挖→(g)原承台加固→(h)浇筑固定;采用钢套管、钢管双层结构,潜孔锤钻进、钢套管跟进的施工方法,克服了建在江河边、具有抛石层地质的既有建筑加固中打桩困难的问题,钢套管节段采用螺纹套筒拼接,焊接加固后再焊接加强钢带加强,有效避免钢套管跟进时由于潜孔锤钻头反弹的冲击和旋转造成断管的情况,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施工简便,加固效果好,承载性能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226389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1529892.0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IPC: B08B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填埋场气液同步收集方法及系统,包括:在填埋场防渗层之上铺设渗滤液导排层,渗滤液导排层包括级配砾石和间隔埋设在级配砾石中的若干根渗滤液和填埋气混合导排管;渗滤液和填埋气混合导排管为多孔管,上部与填埋气收集支管连通,下部与渗滤液收集支管连通;渗滤液收集支管通过渗滤液收集总管汇集后,经抽液装置与渗滤液处理系统相连;填埋气收集支管通过填埋气收集总管汇集后,经抽气装置与填埋气处理系统相连;垃圾进入填埋场后,开启抽气装置,即可开始渗滤液和填埋气的收集。本发明能够解决垃圾填埋过程中存在的前期无填埋气收集系统无法收集填埋气、下层垃圾填埋气收集效果差造成水位雍高和垃圾堆体坍塌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593600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80295.6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G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既有建筑的梁板加固结构,包括梁和设在梁顶部的楼板,所述梁和楼板上均设置有加固部件,加固部件通过胶粘剂粘合在原有梁板结构上并通过锚栓二次固定,同时梁和楼板上的加固部件通过螺杆连接为整体,该加固结构整体呈框架式并和原有梁板形成复合结构受力模式,有效改善了原有结构的应力状态,提高了梁板抗弯、抗剪能力,同时能够制约原有结构裂缝的产生与发展,增强了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该加固结构对原有梁板结构增加尺寸小、工期短,相对于新建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加节能环保;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327068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675320.0
申请日:2017-08-09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一乔 , 张春辉 , 何嘉伟 , 王庆鑫 , 郭智云 , 龚欢 , 张伟业 , 朱德铭 , 江宏伟 , 龙伟辉 , 谢升昌 , 叶耀金 , 岑伯杨 , 龙健辉 , 黄健怡 , 姚汉全 , 许喜民
IPC: E04B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7/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钢结构张弦桁架体系屋盖吊顶结构,包括张弦桁架体系、屋盖和吊顶架,特别地,吊顶架通过若干根吊柱安装于张弦桁架体系的上弦梁下方;若干根吊柱的顶端通过吊柱连接件竖向连接于张弦桁架体系的上弦梁的两侧,吊柱的下端设有吊顶连接件;吊顶架包括有若干吊顶桁架单元,吊顶桁架单元的边部与吊柱的吊顶连接件连接;该屋盖吊顶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结实牢固和易于施工的特点。又提出该屋盖吊顶结构的施工方法,步骤有:1、安装吊柱连接件、吊柱及电动葫芦;2、吊高吊顶桁架单元;3、铺设风机、通风管及消防水炮;4、铺装天花;5、吊起吊顶桁架单元;6、连接吊顶桁架单元与吊柱;7、重复步骤2至6;该施工方法具有施工方便、快速和安全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413322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810218935.1
申请日:2008-11-06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C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中钢管混凝土柱的施工技术,提出一种带内节点板的方形钢管混凝土柱,其包括有方形钢管,方形钢管设置有外连接板和内节点板,方形钢管内灌注有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节点板于每角靠边位置还开有直径为φ50~70mm的排浆排气孔。这种方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施工步骤包括:1.制作带有外连接板和内节点板的方形钢管;2.架设所制作的方形钢管;3.按内节点板位置分层浇注、振捣混凝土;4.方形钢管内混凝土表面养护。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在于:通过在内节点板上设置排浆排气孔,混凝土浇注时利用排浆排气孔排除节点板下空气及混凝土中气泡和节点板下的多余浆体,使方形钢管混凝土柱施工速度加快和确保混凝土柱的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22169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600280.X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锥形柱帽节点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艺,涉及柱帽模板施工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测量锥形柱帽的高度与宽度;通用模块分别为竖向龙骨模块和横向龙骨模块;将竖向龙骨模块围合并箍紧在已支完模的锥形柱帽模板表面,通过调节竖向龙骨模块尺寸以预留出多个横向龙骨模块接口;确定横向龙骨模块架设的位置,并调节横向龙骨模块在竖向龙骨模块上的位置,对竖向龙骨模块和横向龙骨模块进行连接,使横向龙骨模块对锥形柱帽模板进行承托;调节横向龙骨模块的尺寸,使横向龙骨模块的尺寸适配锥形柱帽模板的宽度。本申请通过对方钢龙骨进行二次加工改造,制作与锥形柱帽的高度与宽度一致的通用模块,从而能适配不同高度和宽度的锥形柱帽。
-
公开(公告)号:CN11480910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50992.X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16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装配式预制管片封闭结构,包括第一弧面管片和第二弧面管片,第一弧面管片的右端和第二弧面管片的左端于水平方向错位结合,形成一平滑弧面构件,若干第一弧面管片于其自身顶部纵向错位叠加,若干第二弧面管片于其自身顶部纵向错位叠加。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能够结合为一整片平滑弧面构件的第一弧面管片和第二弧面管片,且第一弧面管片或第二弧面管片能够分别沿其自身纵向叠加,该装配式构造可克服原有砌筑结构整体性不足问题,具有施工周期短、平整度好、抗测压效果好、整体性好、不易沉降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22638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29892.0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IPC: B08B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填埋场气液同步收集方法及系统,包括:在填埋场防渗层之上铺设渗滤液导排层,渗滤液导排层包括级配砾石和间隔埋设在级配砾石中的若干根渗滤液和填埋气混合导排管;渗滤液和填埋气混合导排管为多孔管,上部与填埋气收集支管连通,下部与渗滤液收集支管连通;渗滤液收集支管通过渗滤液收集总管汇集后,经抽液装置与渗滤液处理系统相连;填埋气收集支管通过填埋气收集总管汇集后,经抽气装置与填埋气处理系统相连;垃圾进入填埋场后,开启抽气装置,即可开始渗滤液和填埋气的收集。本发明能够解决垃圾填埋过程中存在的前期无填埋气收集系统无法收集填埋气、下层垃圾填埋气收集效果差造成水位雍高和垃圾堆体坍塌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