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64491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0269133.9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磁储能释能的多自由度投送地面系统,包括支撑通轴磁矩生成装置,姿态控制模块,支撑通轴位于双轴承装置顶部的轴身上同轴转动安装有第一目标投送组件和第二目标投送组件,第一目标投送组件和第二目标投送组件均用于投送目标的安装和释放,其投送方法为,磁矩生成装置被配置成通入工作电流后在地磁场作用下受到磁力矩作用开始转动;双轴承装置用于提供支撑通轴的随动状态;第一目标投送组件和第二目标投送组件被配置成接收磁矩生成装置的开始转动的信号后以支撑通轴为转动轴进行对向转动,并在投送目标处的线速度到达系统设定的线速度时,投送目标被释放,实现了在微重力环境下的地磁储能释能投送系统的原理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2744367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605784.2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临近空间垂直投放发射点火阶段制导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飞行器进入点火阶段后根据获取到的俯仰通道力矩指令以及第一参数集计算获得俯仰通道舵面控制指令;根据获取到的俯仰通道舵面控制指令、偏航通道力矩指令以及第二参数集计算获得偏航通道舵面控制指令;根据获取到的俯仰通道舵面控制指令、偏航通道舵面控制指令、滚转通道力矩指令以及第三参数集计算获得滚转通道舵面控制指令。本申请提供的临近空间垂直投放发射点火阶段制导控制方法,可以获取飞行器的点火时间,还可以在飞行器点火后对飞行器进行制导,以便修正飞行器的实际飞行轨道,使其尽量与理想轨道相符,消除偏差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96449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69133.9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磁储能释能的多自由度投送地面系统,包括支撑通轴磁矩生成装置,姿态控制模块,支撑通轴位于双轴承装置顶部的轴身上同轴转动安装有第一目标投送组件和第二目标投送组件,第一目标投送组件和第二目标投送组件均用于投送目标的安装和释放,其投送方法为,磁矩生成装置被配置成通入工作电流后在地磁场作用下受到磁力矩作用开始转动;双轴承装置用于提供支撑通轴的随动状态;第一目标投送组件和第二目标投送组件被配置成接收磁矩生成装置的开始转动的信号后以支撑通轴为转动轴进行对向转动,并在投送目标处的线速度到达系统设定的线速度时,投送目标被释放,实现了在微重力环境下的地磁储能释能投送系统的原理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2815942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11602060.2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PC: G01C21/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临近空间垂直投放发射定向飞行导航制导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飞行器与浮空器分离时刻所述飞行器升力面法向以及目标航向;根据所述升力面法向与地理坐标位置关系确定所述飞行器升力面法向与所述目标航向之间的夹角;根据所述夹角生成滚转制导指令并发送至所述飞行器的滚转通道舵面。本申请提供的临近空间垂直投放发射定向飞行导航制导方法,引入初始定姿的飞行器升力面法向与地理坐标解算关系,确定垂直下落的姿态航向而非飞行航向,并采用滚转通道舵面利用飞行器升力实现目标航向调整,从而在不确定的初始旋转以及难以确定飞行航向的垂直下落中快速调整至设计目标航向,达到临近空间垂直投放后定向飞行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78318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1607262.6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临近空间垂直投放发射中阶段起始点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飞行器与浮空器分离后的下落过程中,持续获取所述飞行器的飞行动压信息;至少根据所述飞行动压信息,确定控制所述飞行器进入方位调整阶段或拉起阶段的起始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临近空间垂直投放发射中的阶段起始点控制方法及系统,通过能量转换与能量预测算法在线修正飞行姿态,除了完成从自由慢旋的不定方向角到预设定向飞行外,还能自主规划不同高度投放下的进入不同阶段的高度、时刻、平衡过载等,并可以制导控制飞行器从垂直下落到水平飞行的拉起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2764425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605712.8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PC: G05D1/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临近空间垂直投放发射单通道增稳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滚转通道力矩指令以及相关参数,相关参数包括当前飞行状态下的滚转空气力矩、飞行动压、飞行器参考面积、滚转通道参考长度及设计舵效系数;计算获得差动舵面控制指令,以便差动舵通过执行差动舵面控制指令产生滚转力矩使飞行器以目标飞行姿态飞行。本申请实施例仅通过在飞行器的滚转通道上增加一对小型差动舵面,仅通过滚转控制达到飞行器三个通道的稳定飞行效果,同时克服在临近空间投放后高度迅速下降的过程中,大气密度急剧变化的影响,能够通过单通道调整飞行轨迹在预设的飞行垂面内,以降低飞行试验对空域范围的需求,也降低搜索回收飞行器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70508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210133232.9
申请日:2022-02-11
Applicant: 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PC: F41F3/04
Abstract: 一种可变形可回收式背负式箭机组合体空中发射系统,该发射系统包括吊舱、吊舱内的背负式滚动通道机体变形子系统、铰接安装在背负式滚动通道机体变形子系统下端的着陆多级缓冲子系统、将背负式滚动通道机体变封装子系统包围在内的封装子系统、以及地面上的发放平台;其特点是:所述背负式箭机组合体的各个通道滚轮组非均匀布设;各个通道滚轮组的角度适应飞行器形状;各个通道滚轮的构成适应飞行器表面。本发明根据背负式箭机组合体径向变化,通过多平行四边形连杆吊舱变形机构和弹性滚动发射通道,快速适应背负式箭机组合体表面复杂形状变化,由于弹性滚动发射通道摩擦系数非常低,还可以实现大角度斜向滚动通道的构建和水平发射通道的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13501131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770940.9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块可重构蜂巢式空中集群投放/回收装置、一种多模块可重构蜂巢式空中集群投放/回收装置的无人机、一种多模块可重构蜂巢式空中集群投放/回收装置的飞艇式空中航母、一种多模块可重构蜂巢式空中集群投放/回收装置的直升机式空中航母、一种多模块可重构蜂巢式空中集群投放/回收装置的浮空气球式空中航母;本发明空中集群投放/回收装置、以及基于空中集群投放/回收装置的无人机、飞艇式空中航母、直升机式空中航母、浮空气球式空中航母,可实现军事侦察、军事作战、灾害救援、气候检测、交通调度、物资投放、空中基站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81594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011602060.2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PC: G01C21/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临近空间垂直投放发射定向飞行导航制导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飞行器与浮空器分离时刻所述飞行器升力面法向以及目标航向;根据所述升力面法向与地理坐标位置关系确定所述飞行器升力面法向与所述目标航向之间的夹角;根据所述夹角生成滚转制导指令并发送至所述飞行器的滚转通道舵面。本申请提供的临近空间垂直投放发射定向飞行导航制导方法,引入初始定姿的飞行器升力面法向与地理坐标解算关系,确定垂直下落的姿态航向而非飞行航向,并采用滚转通道舵面利用飞行器升力实现目标航向调整,从而在不确定的初始旋转以及难以确定飞行航向的垂直下落中快速调整至设计目标航向,达到临近空间垂直投放后定向飞行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70166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0133161.2
申请日:2022-02-11
Applicant: 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形可回收式顶推式箭机组合体空中发射系统,其特点是:第一通道滚轮组和第二通道滚轮组用于固定火箭的圆柱面、第三通道滚轮组用于固定飞行器机翼;第一通道连杆机构(4)和第二通道连杆机构(6)采用标准的构型,第三通道连杆机构(8)采用非标准的构型;所述集成舱门和缓冲支腿功能的着陆缓冲装置(10)的四个支腿的底座呈金字塔型,将飞行器头锥固定。本发明根据顶推式箭机组合体径向变化,通过多平行四边形连杆吊舱变形机构和弹性滚动发射通道,快速适应顶推式箭机组合体表面复杂形状变化,由于弹性滚动发射通道摩擦系数非常低,还可以实现大角度斜向滚动通道的构建和水平发射通道的构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