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组
    1.
    发明公开
    一种锂电池组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2713334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110051545.5

    申请日:2021-0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组,包括具有预定空间的座体、安装在预定空间内的多个第一电池单元,以及风机;各第一电池单元包括具有第一发热面的第一电池本体和具有第一预定面的第一导流块;在各第一电池单元内:第一发热面和第一预定面贴合,第一预定面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发热面与第一凹槽的内壁围成第一导流通道;风机的出风口分别与多个第一导流通道连通,座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口,多个第一散热口与第一电池单元一一对应,各第一导流通道通过第一散热口与外界连通。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各个第一电池单元中产生的热量排出座体,避免个别第一电池单元的热量堆积导致温度较高,延长锂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一种退役镍钴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再生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1023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205234.5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退役镍钴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再生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退役锂离子电池放电、拆解,获得正极片;(2)将步骤(1)所得正极片放入煅烧炉中,煅烧、过筛,得到纯度较高的正极材料;(3)在步骤(2)得到的正极材料中加入锂盐进行球磨混合;(4)将步骤(3)球磨混合后的混合材料进行高温煅烧、水洗,得到修复的正极材料;(5)在步骤(4)所得正极材料中加入锂盐,球磨混合后,在800~850℃下,高温煅烧6~10h,得到再生镍钴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本申请通过直接再生修复的方法,完成对材料的修复再利用,避免了用酸、碱处理材料带来的成本增加及环境的污染。

    超级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86590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099298.9

    申请日:2019-01-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11/74 H01G11/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级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壳体和电芯,电芯包括电芯主体、正极全极耳、负极全极耳、正极集流板、负极集流板和芯轴,正极全极耳和负极全极耳分别设于电芯主体的两端,正极集流板设于正极全极耳上,负极集流板设于负极全极耳上,芯轴包括芯轴主体、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分别固定安装在芯轴主体的两端,第一连接柱依次穿过正极全极耳和正极集流板,且穿出壳体外,第一连接柱与正极全极耳和正极集流板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柱依次穿过负极全极耳和负极集流板,且穿出壳体外,第二连接柱与负极全极耳和负极集流板固定连接,上述超级电容器可提高引出端子的电流承载能力,解决大电流引出的问题。

    一种实验室用铝壳电池打钢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07294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523872.7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铝壳电池打钢珠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分料单元、送料单元、打钢珠单元和定位单元;分料单元包括设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上装配有料斗、接珠座和分珠驱动件;送料单元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吸珠头和送珠驱动件;打钢珠单元包括第三固定座,第三固定座上设置有冲压驱动件和冲头;工作台上设置有滑轨,定位单元包括载具和滑动驱动件,载具上还设置有定位机构。该打钢珠装置可以实现对单个铝壳电池的打钢珠封口作业,设备占用空间小且成本低,适于实验室使用,同时自动化程度高、封口质量一致,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劳动量,提高了实验室铝壳电池打钢珠封口的效率与质量。

    一种有机聚合物-无机陶瓷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44104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237182.5

    申请日:2022-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聚合物‑无机陶瓷复合固态电解质,属于固态二次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有机聚合物‑无机陶瓷复合固态电解质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光固化胶1%~30%,线型聚合物1%~30%,无机陶瓷填充剂5%~50%,增塑剂10%~90%,LiTFSI电解质盐5%~50%。本发明中的有机聚合物‑无机陶瓷复合固态电解质具有良好的低温性能,室温下的锂离子电导率超过10‑5S cm‑1数量级,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而且应用于固态二次电池,在25~100℃的宽温度范围内仍能保持良好的电化学性能,高温下的正极材料克容量达到140mAh g‑1以上。

    电池壳体、锂离子电池及锂离子电池组

    公开(公告)号:CN110085778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60040.7

    申请日:2019-0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壳体、锂离子电池及锂离子电池组,所述的电池壳体包括外管体、内管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内管体设于所述外管体内,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分别盖设于所述外管体的两端,所述第一盖板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盖板设有第二开口,所述内管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的周缘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二开口的周缘连接,以使所述内管体的内部与外界连通形成散热通路,所述外管体、所述内管体、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共同围蔽形成用于容置电芯的容置腔,上述电池壳体的散热性能较好,可使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能快速有效地散热,保证使用安全。

    一种铝壳电池电解液真空注液系统及其注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8783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019938.7

    申请日:2023-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壳电池电解液真空注液系统及其注液方法,其包括储液罐,储液罐的出液口并联连接有至少一条输液路径,每一条输液路径上分别设有依次连接的注液泵、第一电磁阀、一级注液瓶、第二电磁阀、二级注液瓶、第三电磁阀、注液口伸缩气缸和注液密封口;真空箱内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电池的注液工位,注液口伸缩气缸的伸缩杆为中空杆,输液管穿过伸缩杆与注液密封口连接,伸缩杆能够伸入真空箱内使注液密封口压紧电池注液孔并与其连通;真空泵分别与二级注液瓶和真空箱连接且其连接管道上设有电磁阀;在真空箱的破真空口上设置电磁阀。本发明具有注液精度高、产品质量好、生产效率高、节约成本,能够对一个或多个电池进行注液的优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03672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06212.0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腔的电芯、位于壳体两端的正极部件、负极部件;电芯的一端设有正极整形极耳、正集流板,正极整形极耳与正集流板的一端焊接为一体;电芯的另一端设有负极整形极耳、负集流板,负极整形极耳与负集流板的一端焊接为一体;正极部件包括正极端子、将壳体一端口密封的正极盖板,正集流板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正极端子的一端连接,正极端子的另一端与正极盖板的连接;负极部件包括负极端子、将壳体一端口密封的负极盖板,负集流板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负极端子的一端连接,负极端子的另一端与负极盖板的连接;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大容量单体电池的大电流的过流问题,从而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一种锂离子电池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403672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010206212.0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腔的电芯、位于壳体两端的正极部件、负极部件;电芯的一端设有正极整形极耳、正集流板,正极整形极耳与正集流板的一端焊接为一体;电芯的另一端设有负极整形极耳、负集流板,负极整形极耳与负集流板的一端焊接为一体;正极部件包括正极端子、将壳体一端口密封的正极盖板,正集流板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正极端子的一端连接,正极端子的另一端与正极盖板的连接;负极部件包括负极端子、将壳体一端口密封的负极盖板,负集流板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负极端子的一端连接,负极端子的另一端与负极盖板的连接;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大容量单体电池的大电流的过流问题,从而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03671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010205442.5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正、负极片,在正、负极集流体的一侧留有未涂浆料的部分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极耳;将正、负极极片和隔膜卷绕形成芯轴,芯轴两端分别形成正、负极全极耳,通过整形形成正、负极整形极耳平面,将其与正、负集流板焊接;通过螺母在正、负集流板上接导线,导线的另一端与相应的电池正、负极端子连接;将电芯装入电池壳体中,加装正、负极盖板,用螺母将正、负极盖板固定于芯轴上;将正、负极盖板与电池壳体外壁焊接,再经过注液、封口、清洗、化成、高温老化、分容,即得所述锂离子电池。本发明所述制作方法能够解决现有大容量单体电池的大电流的过流问题,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