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9669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797695.5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硫化镍包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二硫化镍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合成含镍前驱体Ni(OH)(OCH3);S2:表面包覆聚多巴胺;S3:合成NiS2@C,最终获得的产品即为二硫化镍包碳复合材料球型NiS2@C固体。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制造中的应用。本发明针对普通二硫化镍存在的一些缺陷和限制,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结构,解决了二硫化镍作为电池负极存在的部分问题,提高了电池的容量和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224299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0377443.2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58 , H01M10/0525 , H01M10/054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电极材料中,将二硫化铼纳米片和梭型结构的FeS2相结合,合成表面有片状结构ReS2的梭型FeS2颗粒。这种结构可以增大电解质与材料的接触面积,使得材料在电池运行中不容易发生膨胀,在提升性能的同时能够很好的保持结构的完整性。ReS2纳米片可以很容易生长在多孔碳质框架上,在作为电极材料时运作的过程中能够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同时ReS2纳米片具有独特的各向异性,拥有较大的插层空间,允许电子/离子快速转移,这样的特殊性质能够有效提升电池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31471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551779.6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58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存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硫化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硫化镍复合材料具有核壳结构,包括内核和外壳,内核包括硫化镍,外壳包括氮掺杂的碳壳。其形貌均一可控,结构稳定,不易出现破碎;氮掺杂的碳壳具有更好的电导性,而碳包覆形成的外壳能够减缓硫化镍内核在长期的充放电过程中引起的体积膨胀,保证材料结构的稳定性;将其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能够提高电池容量和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采用三步法即可,制备方法简单,能够得到形貌均一可控的硫化镍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硫化镍复合材料能够应用于电池的制备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079343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818091.5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C01B32/05 , H01M4/133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及其制成的电池负极和电池,三维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包括选取秸秆,将秸秆洗净、剥皮、烘干;然后放入管式炉中,并在管式炉中通入惰性气体,然后进行退火处理,得到样品;将样品用氯化氢溶液洗涤、蒸馏水洗涤;将样品放入烘箱中烘干,得到三维多孔碳材料;此三维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利用秸秆进行一系列操作和退火处理之后得到三维多孔碳材料,这种生物质碳材料表面具有蜂窝形和方形的多孔以及碳材料疏松的介孔,碳结构提供的高表面积为电池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在电化学的应用中,能够有效的提高电极的单位容量,提高导电性和循环稳定性,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06215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78784.3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过渡金属硫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过渡金属硫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过渡金属盐溶于甲醇中,经溶剂热反应得到过渡金属的羟甲基氢氧化物;(2)将过渡金属的羟甲基氢氧化物与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混合,得到羟甲基氢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3)对羟甲基氢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进行硫化,得到过渡金属硫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的过渡金属硫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高比电容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同时还具有高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75080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61243.9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C01G51/00 , H01M4/58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过渡金属硫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钴源与2‑甲基咪唑混合,通过共水热与沉淀法得到菱形十二面体结构聚合物前驱体ZIF‑67;S2、将步骤S1得到的ZIF‑67加入到硫源中,通过水热硫化得到中间体ZIF‑67s;S3、将步骤S2得到的ZIF‑67s置于惰性气体氛围中升温退火,得到片状结构的过渡金属硫化物CoS2/NC。本发明制备的过渡金属硫化物扩大了电极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钠离子电池的迁移率;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提高材料的容量;片状结构拥有更大的表面积,使得活性材料与电解液能够更充分的接触,有利于钠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脱嵌。
-
公开(公告)号:CN11663219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51463.3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钠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MoS1.5Se0.5@VS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矾源和钼源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并缓慢加入氨水,搅拌至澄清,加入硫源,继续搅拌,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进行水热反应,所得产物经离心清洗、烘干,得到VS2/MoS2;将VS2/MoS2固体与Se固体置于管式炉中,并于惰性气氛下煅烧,得到MoS1.5Se0.5@VS2复合材料。本发明基于硒原子掺杂和异质工程所得MoS1.5Se0.5@VS2可以提供大量的异质界面,促进电荷转移,增强Na+扩散效率,其表面呈多孔球结构,不仅能够增大电解质和材料的接触面积,又能缓解电池运行过程中的膨胀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537737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669608.8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1397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元过渡金属硫化物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高锰酸钾溶于去离子水,再加入PVP,磁力搅拌30min;然后再将S1中得到的溶液转移到聚四氟乙烯水热釜中加热9h,离心得到MnO纳米线;将MnO、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多巴胺溶于去离子水中,充分进行搅拌7h;然后再将S3中得到的产物放入离心机中离心得到MnO@PDA;将MnO@PDA硫化2h得到MnS@C;将MnS@C、高铼酸铵硫脲、盐酸羟胺溶于去离子水中;然后将S6中得到的产物加热22h,最后离心得到MnS@ReS2。该二元过渡金属硫化物复合材料扩大了电极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钠离子的迁移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16860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0730411.1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C01G19/00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极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包括硫化的镍金属有机框架,硫化的镍金属有机框架上分布有二硫化锡,复合材料的表面具有蜂窝状结构。本发明的电极用复合材料,相比单一金属化合物具有更高的导电率,其中硫化镍与二硫化锡的结合处存在异质结,能够缩短离子的传输路径,从而提升反应动力学。所具有的多级结构进一步提升了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加了化学反应的位点,复合材料的表面具有蜂窝状结构,为离子的脱嵌提供了空间,也为电池在循环工作中的形变提供了缓冲空间,从而提升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92487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730398.X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八面体氧化锌/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包括锌金属有机框架,锌金属有机框架上分布有碳单质;复合材料为八面体;复合材料的表面具有孔洞。本发明的八面体氧化锌/碳复合材料,粗糙表面分布有大量的纳米级孔洞,这种独特的结构提高了材料的比表面积。作为电极材料使用时,能为离子的嵌入与脱出提供大量的空间。本发明的八面体氧化锌/碳复合材料,碳分别在八面体周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材料的导电率。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上述八面体氧化锌/碳复合材料的方法和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