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0663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0681150.7
申请日:2024-05-29
IPC: C12N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地锦草来源细胞外囊泡分离提取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采用的提取和分离技术采用一步低速离心结合300kDa超滤浓缩即可实现对地锦草细胞外囊泡的粗提取,使得细胞外囊泡在较少离心次数、较低转速和一步超高速离心操作下即可得沉淀,简化和优化了胞外囊泡的制备过程,适合工业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95565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699193.8
申请日:2024-05-31
IPC: C07K14/195 , C12N15/85 , C12N15/65 , C12N15/31 , C12N5/10 , C12Q1/02 , A61K38/16 , A61P29/00 , C12R1/0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普拉梭菌微生物抗炎分子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所述普拉梭菌微生物抗炎分子的氨基酸序列如(a)或(b)所示;(a)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b)在(a)中的氨基酸序列经过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且具有抗炎活性的由(a)衍生的蛋白质。相比于Faecalibacterium菌属的代表菌株A2‑165的微生物抗炎分子蛋白对NF‑κB信号通路和炎症因子TNFα的抑制作用分别为50%和56%,而本申请筛选出来的普拉梭菌微生物抗炎分子的抗炎作用(抑制NF‑κB信号通路)可达到90%以上,具有使用剂量小,抗炎作用强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957068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067965.0
申请日:2025-01-16
IPC: C12N1/20 , A23L33/135 , C12R1/0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株Prevotella bivia菌株及其在制备改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产品中的应用。本申请采用的Prevotella bivia菌株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对肝脏参与炎症反应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具体表现为降低ALT、AST、TG、CHO及LDL等炎症因子;本申请明确了Prevotella bivia菌株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中的治疗作用,由此提供了有效的临床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药物,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26508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785014.9
申请日:2024-12-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株能改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的普拉梭菌及其应用。所述普拉梭菌为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GZSY3214,所述普拉梭菌已于2024年08月07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4992。采用上述普拉梭菌处理后在改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疾病进展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对肝脏参与炎症反应的NF‑κB和MAPK信号通路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该菌株还可以改善肝功能及脂代谢,下调ALT、AST、TG及LDL等含量,及抑制炎症相关炎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表达,显著抑制肝纤维化相关胶原蛋白和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
-
公开(公告)号:CN11870335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687169.2
申请日:2024-0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普拉梭菌的培养方法及保存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普拉梭菌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普拉梭菌的甘油菌接种至YCFA液体培养基中,在厌氧、35‑37℃下培养16‑19h,得到一级种子液;将上述所得一级种子液接种至YCFA液体培养基中,在厌氧、35‑37℃下静置培养7‑9h,得到二级种子液;将上述所得二级种子液接种至YCFA液体培养基中,在厌氧、35‑37℃下静置培养16‑19h,得到普拉梭菌发酵液。本发明通过将普拉梭菌在YCFA液体培养基中复苏、活化和发酵,能够有效提高普拉梭菌发酵液中的活菌数,活菌数最高可达109CFU/mL。
-
公开(公告)号:CN11859359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81155.X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鱼腥草来源细胞外囊泡在制备防治溃疡性结肠炎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构建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模型,发现鱼腥草来源细胞外囊泡对于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以改善小鼠腹泻、血便、结肠缩短及体重下降情况,降低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提取纯化的鱼腥草来源细胞外囊泡能够降低结肠组织细胞中相关炎症因子(IL‑6、TNF‑α和IL‑1β)的表达水平,发挥抗炎作用;同时通过增加屏障相关因子Occludin、MUC‑2及ZO‑1相对表达水平来发挥屏障保护作用。因此,本发明证实了鱼腥草来源细胞外囊泡可以用于预防或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为临床防治IBD的新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406634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681150.7
申请日:2024-05-29
IPC: C12N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地锦草来源细胞外囊泡分离提取方法与应用,将新鲜地锦草根茎清洗干净,用双蒸水冲洗,沥干表面水分后剪碎,然后经过研磨处理,弃去滤渣,收集滤液,滤液中加入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将步骤一中的汁液在4℃下3500xg离心10—15mi n;弃去沉淀,取上清液,在4℃下10000xg离心20—30mi n,收集上清液,将步骤二中的上清液通过40μm的细胞筛网进行过滤,去除微米级别大颗粒;本发明采用的提取和分离技术采用一步低速离心结合300kDa超滤浓缩即可实现对地锦草细胞外囊泡的粗提取,使得细胞外囊泡在较少离心次数、较低转速和一步超高速离心操作下即可得沉淀,简化和优化了胞外囊泡的制备过程,适合工业大规模生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