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4638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1422904.4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广州建筑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 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 广州建筑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接桩器、接桩结构及制备方法,把高强混凝土管桩(PHC)的桩端嵌入接桩器的接桩空间之间,并在接桩空间之间和接桩盘的底面焊接径向放射形式分布的肋板,增强接桩器的刚度,防止接桩盘翘曲变形;通过预应力锥形螺栓件对抗弯剪增强组件施加预紧应力可消除接桩间隙,抗弯剪增强组件起到与高强混凝土管桩(PHC)中主钢筋相同的抗弯增强作用,并承担剪切力,避免接桩螺栓受剪破坏,大大增强接桩处薄弱部位的抗弯‑剪变形能力,避免接桩处薄弱部位受弯曲变形和剪切错动引起的断桩现象,满足开挖支护桩抗弯曲和剪切变形的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87612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356226.X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广州建筑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抗拔力的灌浆套筒及其制作方法,所述灌浆套筒的外壁两端分别设置有灌浆孔和排浆孔,其内壁两端分别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剪力槽,所述灌浆套筒通过灌入其内的砂浆实现与插入其两端的钢筋固定连接;所述灌浆套筒两端的钢筋插入口处的内壁呈内大外小的锥形结构,即位于灌浆套筒两端的剪力槽为带锥度的剪力槽,通过带锥度的剪力槽使砂浆与剪力槽的咬合呈斜向。本发明通过改变灌浆套筒的结构形式,进而改变砂浆的受力状态,使砂浆从纯剪的应力状态变为多向应力状态,使砂浆不只承受水平方向的力,通过多向受力状态下的砂浆提高灌浆套筒和钢筋连接结构的整体抗拔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905126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167661.2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广州建筑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钢筋连接套筒、钢筋混凝柱及套筒加工方法,钢筋连接套筒包括套筒本体,套筒本体包括首端套筒段、中部套筒段和末端套筒段,首端套筒段、中部套筒段、末端套筒段沿套筒本体的轴线方向依次连接而形成一体,首端套筒段的腔壁上设有多圈第一剪力槽和第一台阶,末端套筒段的腔壁上设有多圈第二剪力槽和第二台阶,相邻的两圈第一剪力槽之间通过第一台阶相隔离,相邻的两圈第二剪力槽之间通过第二台阶相隔离,在沿首端套筒段至中部套筒段的方向上,各圈第一剪力槽的槽宽、各圈第一台阶的宽度逐渐变小;在沿末端套筒段至中部套筒段的方向上,各圈第二剪力槽的槽宽、各圈第二台阶的宽度逐渐变小。该钢筋连接套筒具有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1396287U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22057754.1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广州建筑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钢筋连接套筒及钢筋混凝柱,钢筋连接套筒包括套筒本体,套筒本体包括首端套筒段、中部套筒段和末端套筒段,首端套筒段、中部套筒段、末端套筒段沿套筒本体的轴线方向依次连接而形成一体,首端套筒段的腔壁上设有多圈第一剪力槽和第一台阶,末端套筒段的腔壁上设有多圈第二剪力槽和第二台阶,相邻的两圈第一剪力槽之间通过第一台阶相隔离,相邻的两圈第二剪力槽之间通过第二台阶相隔离,在沿首端套筒段至中部套筒段的方向上,各圈第一剪力槽的槽宽、各圈第一台阶的宽度逐渐变小;在沿末端套筒段至中部套筒段的方向上,各圈第二剪力槽的槽宽、各圈第二台阶的宽度逐渐变小。该钢筋连接套筒具有生产成本低的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675390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1033662.4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软土自动化监测系统及方法,其中超软土自动化监测系统包括沉降监测系统、真空检测系统和计算机终端;沉降监测系统包括设置在沉降区域的多个刻度插杆、至少一个监测机构和水准点基站,所述监测机构包括智能监控器、固定插杆和GPS定位芯片,所述智能监控器安装于固定插杆的顶部以监测刻度插杆的变化量,所述GPS定位芯片安装于固定插杆的上端;所述GPS定位芯片与水准点基站连接,所述智能监控器和水准点基站均与计算机终端连接;所述真空检测系统包括采集仪和相邻设置在沉降区域的真空度传感器和孔隙水压力计,所述真空度传感器和孔隙水压力计均通过采集仪与计算机终端连接。本发明的检测结果准备,为工作人员提供可靠的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659114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214724.5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筏式垫层的真空预压软土地基加固装置及其方法,加固装置包括围筑于软土地基四周的密封墙,密封墙内软土地基上覆盖有浮筏式垫层,浮筏式垫层下方设有排水板,排水板竖向插入于软土地基且上端穿进浮筏式垫层内,浮筏式垫层上覆盖有真空密封膜,浮筏式垫层外接有真空加载系统,真空加载系统用于在浮筏式垫层内产生真空负压,以通过排水板吸排软土地基的水。本加固装置能在一般的软土地基、超软弱土地基以及悬浮淤泥地基进行施工作业,施工过程无需堆压大量的砂垫层,无需多次处理即可完成加固,节约大量的砂资源,预压效果好,施工周期短效率高,且浮筏式垫层可重复使用,不会破坏或污染环境,既降低了施工成本,又有效保护了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5641830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142288.7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10K11/172 , G10K11/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场景噪声频率特征的消音隔板,包括互相连接的面板和底板,面板与底板之间设有共振空腔;面板外侧设有矩阵排布的吸音圆台,相邻的吸音圆台之间设有吸音孔,吸音孔连通共振空腔。消音隔板基于吸音圆台渐变过渡阻抗吸音功能以及设有吸音孔的面板与底板之间的共振空腔产生的“穿孔板‑空腔”共振消音功能,构造了宽频范围噪声良好吸收效果的复合吸音细观结构,使消音隔板具有吸收“穿孔板‑空腔”共振频率f0以上的宽频范围全部噪声成份的良好吸音效果,不仅能消除反射噪声(回音),而且还能消除透射噪声,既可作为吸音隔板使用(消除回音),又可作为隔音墙板使用(阻断噪声)。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消音隔板的拼接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3252792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0369976.6
申请日:2021-04-07
IPC: G01N29/06 , G01N29/265 , G01N29/24 , G01N2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轮式移动超声波结构检测装置,包括:移动检测平台;至少一个超声检测滚轮;至少一个超声波传感器;转向平衡机构,包括连接臂和至少一个平衡装置;其中,平衡装置包括铰接于连接臂的平衡缸、设于平衡缸内的平衡弹簧和铰接于移动检测平台的转向连杆,转向连杆远离移动检测平台的一端连接有活塞,平衡弹簧与活塞接触,活塞能够沿着平衡缸的长度方向移动并由此限定转向连杆的方向。当遇到结构表面起伏、弯曲或转弯时,移动检测平台可以相对连接臂进行转动以改变运动姿态,从而适应各种复杂检测工况。移动载体能够牵引检测装置在移动状态下,实现超声波传感器和结构表面之间超声波的非接触式连续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11705811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614072.0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铁十六局集团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Inventor: 马栋 , 罗杰 , 赵洪星 , 于海波 , 谷任国 , 张昂 , 黄帮兴 , 詹立贵 , 赵阳 , 程鹏 , 戈仁杰 , 牛本亮 , 程凯华 , 么甲民 , 宿伟 , 王志新 , 缪兴琦 , 李涛喆 , 李富东 , 陈辉 , 韩琪 , 王振宇 , 吕航 , 肖连帮
IPC: E02D17/04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撑拆除装置、系统及方法,其中,支撑拆除装置,包括支撑横梁、吊装于支撑横梁上的吊运装置以及安放于底板上的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其中,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存在间隔,支撑横梁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吊运装置位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用于将切割后的支撑梁下放于底板上。本发明公开的支撑拆除装置可方便在超宽基坑、高临空面的施工情况下对基坑内的支撑梁进行拆除。
-
公开(公告)号:CN106703010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510769041.1
申请日:2015-11-1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套壳料层袖阀管注浆快速施工方法,采用上、下充气环分层密封取代套壳料的密封,上、下环分别连接导气管,由地面控制充气状态;在袖阀管上套入充气环后一同插入注浆钻孔中,在充气状态下,充气环内侧紧贴注袖阀管外表面,外侧紧贴注浆孔壁,上、下环之间形成封闭的注浆间隙,浆液从袖阀管进入此封闭间隙并通过上、下充气环之间的注浆孔壁渗入地层进行压力注浆,上充气环泄气后可沿注浆花管向上提升改变其固定位置,以进行分层密封,分层注浆,自下而上地完成整个注浆孔内的注浆作业;本发明分层厚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浆液完全凝结之前,可把袖阀管拔出,经清洗后重复使用;在拔出袖阀管留下的孔内回灌满浆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