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0408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19002.4
申请日:2023-11-30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IPC分类号: C12Q1/6869 , G16B20/30 , C12Q1/68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基因定位的方法,将目标性状差异大的植物材料A和植物材料B杂交创建近等基因系或残留异质系群体,利用基于重测序的转录组测序方法来实现正向遗传学定位的目的,同时还能利用其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结果筛选候选基因,并分析差异目的性状个体的基因调控网络差异,大大节约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006184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1710324635.0
申请日:2017-05-10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属于播种装置领域,具体的提供了一种小区播种装置。一种小区播种装置,包括种槽和下种筒,所述种槽两侧底部分别设有第一下种孔和第二下种孔,以及分别与第一、第二下种孔匹配的第一下种筒和第二下种筒;所述第一下种孔与第一下种筒间设有第一弧形挡片,所述第二下种孔与第二下种筒间设有第二弧形挡片,第一弧形挡片及第二弧形挡片均延伸至种槽下方并分别与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铰接,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于下拉杆上,所述下拉杆与种槽底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本播种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双下种筒设置,每次可播种两行,有效提高了播种效率。本播种装置尤其适于试验小区播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99229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310112957.4
申请日:2023-02-15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IPC分类号: C12Q1/6895 , C12Q1/6851 , C12N15/1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鉴定南方大豆皱叶症的基因,其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基因在皱叶环境中能够稳定表达,且受其他逆境条件影响较小,基于该分子标记基因开发的分子标记引物组,可以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快速简便地判定待测植株的皱叶类型是否为南方大豆皱叶症,与现有的大田鉴定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检测方法鉴定周期短,最快能够在1天内完成,且直接根据实时荧光定量PCR的ΔCt值进行判定,减少了形态区分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82091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25304.0
申请日:2022-11-30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IPC分类号: C12Q1/6895 , C12N15/11 , C12Q1/6858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SNP位点的简单多重KASP基因分型方法,包括:根据SNP位点Nk设计两条上游引物,同时在SNP每个位点Nk下游段设计一条通用反向引物;分别配制P1、P2亲本类型的多重引物反应体系X1、X2,X1和X2同P1、P2及后代个体模板最终配制成PCR反应体系;用亲本P1、P2、及10‑20个P1和P2衍生的后代个体进行多重PCR验证;利用X1和X2对亲本P1和P2杂交所得的后代个体进行基因分型。本发明的简单多重KASP基因分型方法,对仪器没有太高的要求,无需测序,并且用普通的琼脂糖电泳即可完成带型区分,可以一次实现对多个基因位点同时分型的目的,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121629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11421869.2
申请日:2019-12-31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摘要: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鉴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豆皱叶症田间鉴定方法,包括:(1)选择对照材料;(2)田间种植试验;(3)统计不同皱叶症症级的大豆植株数;(4)计算大豆皱叶症病情指数;(5)明确被鉴定材料皱叶症抗性等级。本发明通过对大豆皱叶症田间发生情况调查研究,并跟踪皱叶程度强、表现稳定的对照品种,将其作为对照组来划分皱叶症症级。通过设置三组以上的实验组,分别对大豆的V6期、R2期和R5期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计算病情指数,通过取平均值即可较为客观地评价大豆的皱叶症抗性等级;评价结果准确而直观;通过上述鉴定方法对不同大豆种质进行皱叶症抗性鉴定,可有效筛选出抗性品种,有利于大豆皱叶症的进一步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7018786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330194.5
申请日:2017-05-11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IPC分类号: A01G1/00
摘要: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大豆与马铃薯间套种免耕种植方法。一种玉米、大豆与马铃薯间套种免耕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种植地点选择、品种选择、种植模式、适时早播、多效唑拌种、秸秆覆盖、杂草防控、虫害防治和肥水管理。本发明的种植方法合理安排不同季节作物间的茬口,使不同季节的作物种植时间上更紧凑,使作物叶面积指数空间搭配更为合理,减少高秆作物对矮秆作物遮荫影响,缩短土地空闲期,增加土地的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产出;本发明的种植方法在不影响第二年茬口的情况下实现一年三熟。
-
公开(公告)号:CN104718950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39751.6
申请日:2015-03-27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IPC分类号: A01G1/00
CPC分类号: A01G22/00
摘要: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一年三熟玉米和大豆间套种的种植方法,所述玉米采用宽行种植,所述玉米和春大豆同时播种,所述玉米宽行间距为1.5~2.0米,在所述玉米宽行内种植春大豆;在所述春大豆收获后并在所述玉米收获前15-20天时,在所述玉米宽行内套种夏大豆。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克服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对玉米和大豆间套种种植的技术偏见,尤其是玉米与春大豆间作并同时播种,不仅实现玉米、春大豆、夏大豆同时获得高产,达到“三丰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了耕地的利用率及农业资源的使用率,减少杂草滋生,减轻病虫草害发生,同时还便于机械化作业,减少劳动强度和人力成本,提高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8337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411940.3
申请日:2024-04-08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IPC分类号: G01N3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种皮皱缩症抗性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种子皱缩症状差异大的两个大豆品种作为公共对照,正常籽粒的桂春11号和皱缩籽粒的中黄330;(2)选择季节进行播种鉴定;(3)被鉴定的大豆品种材料先按照在鉴定点的生育期划分播种组别,分期播种;(4)随机收取每个材料的大豆籽粒,按照种子的皱缩程度进行分类计数,分类是根据大豆籽粒皱缩程度进行分级归类;(5)根据大豆籽粒皱缩程度计算每个材料的大豆籽粒皱缩指数,计算每个材料的种子皱缩指数均值;(6)根据种子皱缩指数进行材料种子皱缩等级划分。本发明的方法,为大批量鉴定大豆种质种子皱缩症抗性,筛选抗性强的大豆种质提供科学的判定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186324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192017.1
申请日:2021-02-19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IPC分类号: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摘要: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大豆皱叶症抗性鉴定的KASP分子标记及应用。所述KASP分子标记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2和SEQ ID NO.3所示,该KASP分子标记能够实现对大豆皱叶症抗性进行高效、准确、低成本鉴定及基因分型,鉴定检测有效性达99.58%,准确度达到100%。
-
公开(公告)号:CN106879355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710258127.7
申请日:2017-04-19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摘要: 一种玉米间种大豆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种植区域选择:选择无霜期长、光热资源丰富的区域;(2)品种选择:选用适合间作的紧凑、半紧凑型中矮秆的玉米品种;选用后期耐荫性强的春大豆或夏大豆品种;(3)间作模式:采用春大豆或夏大豆品种与玉米宽窄行间种种植模式;(4)适时早播:春大豆或夏大豆品种与玉米品种错期播种,大豆先于玉米播种;(5)除草剂选择:封闭用除草剂选择对玉米大豆伤害较小的金杜尔除草剂;(6)肥水管理。本发明的种植方法充分利用南方光热条件,不仅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收入,而且春大豆适当早播使其一定程度上避开雨季,能够获得劣粒率较低的大豆种子,提高了春大豆的品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