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3393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11908.4
申请日:2024-06-21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IPC分类号: C02F3/32 , B09C1/10 , C05F11/00 , C02F101/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在促进超积累植物吸收重金属镉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的水溶液喷施在生长阶段的超积累植物叶面,利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对超积累植物的生长和重金属吸收促进作用富集镉,待超积累植物生长后刈割或连根拔起,即得。本发明通过在超积累植物叶面喷施UDPG水溶液,利用UDPG对植物生长发育和重金属吸收的促进作用提高超积累植物的镉积累量,进而提升重金属富集效率,有效促进超积累植物对重金属镉污染土壤或水体的高效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800650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68202.8
申请日:2024-03-09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摘要: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菌株Cd2及其应用。一株菌株Cd2,所述菌株Cd2的分类学名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保藏号为GDMCC No.64110。本发明通过形态学观察、革兰氏染色和16S rRNA序列测序对筛选的菌株进行鉴定,并测定其对十字花科黑腐病菌和果蔗霉变病菌梨孢假壳菌的抑制效果,获得一株菌株Cd2,其对十字花科黑腐病菌和果蔗霉变病菌梨孢假壳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为十字花科黑腐病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及果蔗霉变病害的生物防治领域带来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108984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07851.7
申请日:2024-02-26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摘要: 本发明属于抑菌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粗蛋白抑菌膜及其应用。一种抑菌膜,所述抑菌膜由贝莱斯芽孢杆菌T9粗蛋白提取物、羧甲基壳聚糖和魔芋葡甘聚糖制备而成;其中,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T9的分类学名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保藏号为GDMCC No:62265;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T9粗蛋白提取物、羧甲基壳聚糖和魔芋葡甘聚糖的质量比为0.04‑0.12:1:1。本发明以贝莱斯芽孢杆菌T9粗蛋白提取物和天然大分子物质羧甲基壳聚糖与魔芋葡甘聚糖为原料制备得到抑菌膜,并通过三者的合理配比,在保证具有一定抑菌膜厚度和较好拉伸强度的情况下,又对甘蔗节菱孢霉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对开发防止果蔗霉变及防治节菱孢的安全、高效和稳定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32133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58299.9
申请日:2024-04-17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IPC分类号: B09C1/10
摘要: 本发明属于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玉米素在促进钻叶紫菀修复重金属污染中的用途。玉米素在促进超富集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中的用途。本发明在超富集植物钻叶紫菀生长期间叶面喷施玉米素水溶液,研究玉米素水溶液对超富集钻叶紫菀生长及富集的影响。结果发现,向钻叶紫菀喷施0.4mg/L的玉米素溶液时,不仅显著增加了钻叶紫菀根对镉的吸收率,还提高钻叶紫菀的生物量,同时还增加了整株钻叶紫菀对镉的吸收富集量,可为强化超富集植物修复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53089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48500.7
申请日:2024-06-12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摘要: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菌株G7及其应用。一株菌株G7,所述菌株G7的分类学名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保藏号为GDMCCNo.63938。本发明通过形态学观察、革兰氏染色、16S rRNA序列测序对筛选的菌株进行鉴定,并测定其对果蔗霉变病菌节菱孢菌的抑制效果,获得一株菌株G7,其对果蔗霉变病菌节菱孢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为果蔗霉变病害的生物防治领域带来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87148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44784.1
申请日:2024-01-11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IPC分类号: G01N21/64
摘要: 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荧光染料Cy3和二硫化钼纳米片之间的荧光传感器对展青霉素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核酸适配体溶液、(2)混合、(3)制备荧光传感器体系、(4)绘制标准曲线和(5)定量检测。本发明的方法充分利用二硫化钼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尺寸效应和吸附作用,以及功能化核酸的高特异性,从而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