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73886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79291.X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林木育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切根处理促进根系发育的鳞尾木育苗方法。一种切根处理促进根系发育的鳞尾木育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鳞尾木种子催芽之后进行切根处理,切根之后的种子移植于育苗基质中培育的步骤,其中,所述的切根处理是将胚根的根尖进行切除,经过切根处理之后的胚根不大于2cm。本发明的切根处理具有促进株高、促进胚根分化出更多主根、侧细根的根量增加、减少盘根窝根、保证造林成活率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329019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176675.6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培辣木蔬菜的方法,包括种子处理、催芽、水培装置准备、水培、水培后的日常管护及采摘后管理等工序,通过选择适宜的容器制作简易水培装置,然后将催芽露白的种子进行水培,通过定期换水同时补充自制营养液和叶面肥进行日常水肥管理,得到安全、健康的新鲜辣木嫩芽菜。采用本方法水培种植辣木不受时间、季节限制,所需的各种材料容易获得且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方便,适宜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7409733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796059.X
申请日:2017-09-06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庭盆栽辣木的方法,包括容器选择、基质配制、种子处理、催芽、播种、播种后管理和采摘及摘后管理工序,通过选择适宜的容器和基质,然后将催芽露白的种子进行播种,通过肥水控制、定型培养、病虫害防治、摘后管理等措施得到可满足家庭烹饪的新鲜辣木嫩芽菜,同时具有观赏性的辣木盆栽。本发明的家庭盆栽辣木的方法,不受季节限制,一年四季均可在家里种植,材料容易获得且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方便,适宜在广大家庭中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4255448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416812.4
申请日:2014-08-22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岗松初代培养芽诱导方法,采用岗松嫩枝为外植体,通过对外植体无菌消毒处理后,将外植体接种于初代培养芽诱导培养基上,置于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条件下进行培养,诱导芽的萌发。本发明克服了岗松芽诱导过程中外植体的褐变,外植体存活率较好,芽诱导萌发快,萌发时间为10天左右,诱导率较高,岗松芽苗生长旺盛,可满足下一步的增殖培养的需要,加快岗松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211265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791971.7
申请日:2015-11-16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23B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根型野生菌红椎菌鲜品烘干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骤:1)预处理:将菌体表面泥巴杂质用湿布擦去,再用手指握住菌柄轻轻摇动菌体,摇出菌褶中的杂物,保留菇脚;2)烘干处理:将红椎菌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45-50℃,烘干时间为20-24小时,得到的干品要达到如下标准:菌体用手握感觉较硬,不再柔软,用手指敲击菌体声音很脆,菌盖形状保持较好,基本圆形;菌盖整体收缩较均匀,褶度较小,颜色为红褐色,菌盖外表面没有破损;菌柄表面光滑,不褶皱,颜色为淡红色。使用本发明方法,使得到的红椎菌干品形状更漂亮、色泽更鲜艳、杂质含量更少、营养物质流失少,提高红椎菌干品品质、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103392478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18537.8
申请日:2013-07-26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G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肉桂的扦插繁殖方法,包括母树管护、穗条采集、穗条处理、苗床准备,扦插和扦插后管理工序,其特征在于:通过进行肉桂母树的管护后,采集肉桂穗条,进行穗条处理后扦插于有扦插基质的苗床内,通过扦插后管理获得肉桂扦插木苗。本繁殖方法获得的穗条质量优良纯正,易生根,成本低,操作简单,扩繁快,繁殖系数高,保持肉桂优良无性系品种的特征特性,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812838B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210317273.X
申请日:2012-08-31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G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越南抱茎茶嫩枝扦插的繁殖方法,是先把通过实生育苗培育出来的母苗作为采穗母苗移植到腐熟有机肥和钙镁磷肥为基肥的圃地株行距25cm×30cm进行培育,于母株基部距离地面10~15cm处截顶促萌,采集枝条长5~8cm穗条扦插于装有扦插基质的扦插床内,控制扦插床内光照、相对湿度和基质含水量,获得越南抱茎茶扦插木苗。本方法采用母苗培育的圃地是选用露天地块起畦密植,母苗根系发达,生长快,萌发枝条生长也快,低位截干的幼化效果好,穗条容易生根,比一般嫩枝扦插的枝条短,可缩短穗条采集的间隔时间,提高繁殖效率,一年可进行5~6次扦插繁殖,获得的苗木数量大,生产成本低、耗材少、操作简单,穗条供应量大,经济效益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772105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059198.X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燃烧速度的佛香及其加工工艺,属于佛香加工技术领域,60-75份木本香料剩余物、0.8-1.0份纳米精油微胶囊粉末、4-8份辅料、3-6份粘结剂;其中,所述辅料包括片层石墨烯、木屑、作物秸秆任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组合。本发明还提供所述可控燃烧速度的佛香的加工工艺,采用了纳米微胶囊技术,将芳香醇精油稳定添加至佛香中,能够提高佛香的稳定性,降低佛香的燃烧速度,控制佛香缓慢燃烧还能实现废弃资源再利用,节约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0873877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626671.7
申请日:2018-06-19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G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苍子的扦插繁殖方法,包括扦插床准备、插穗采集和处理、扦插和扦插后管理工序,采集山苍子结果母树上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扦插插穗,对插穗进行修剪、消毒和激素处理后,扦插于备好的装有扦插基质的扦插床中,最后通过搭建遮荫棚、病害防治以及生根后管理获得优质的山苍子苗木。本发明获得的山苍子扦插繁殖苗木与传统播种苗木相比,具有生根量大,侧根发育明显的特点,同时,发达的侧根有利于栽植后苗木根系迅速恢复、发育,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栽植后初期生长速度明显增加,栽植后产量明显提高,因此,该方法获得的山苍子苗木是比较理想的造林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260458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810018463.9
申请日:2018-01-09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G17/00 , A01C1/00 , A01C1/08 , A01G9/029 , A01G9/28 , A01G24/12 , A01G24/28 , A01G24/25 , A01G2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角瓜菌根化容器育苗的方法,包括种子处理、基质配制、基质接种、播种、苗期管理和苗木出圃工序,选择合格的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后催芽,种子露白后点播至预先配制的接有菌种的基质中,通过苗期管护获得优质的牛角瓜容器苗。本发明针对牛角瓜幼苗期生长较慢,根系不发达、易感染根腐病及茎腐病的特性,充分利用了菌根富根、促生、壮苗、防病的作用,有效提高了牛角瓜苗木质量,增强了苗木的抗性,提高苗木成活率,达到90%以上;而且菌根有自肥的能力,苗期可减少外界肥料的补充,从而降低育苗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