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85918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811444282.9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 , 东北大学
IPC: C08K13/04 , C08K5/521 , C08K3/32 , C08K5/3492 , C08K7/24 , C08L23/12 , C08L77/02 , C08L9/06 , C08L25/06
Abstract: 一种无卤磷系复合阻燃剂与阻燃高分子复合材料。无卤磷系复合阻燃剂的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丙烯酸季戊四醇磷酸酯:1~30%,聚磷酸铵:0~60%,聚磷酸三聚氰胺:0~50%,分子筛:0~25%。阻燃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成分按质量百分比,无卤磷系复合阻燃剂:20~50%,高分子材料:49.9~79.7%,抗氧化剂:0.1~0.3%。所述的阻燃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最高可达46.7%,UL‑94垂直燃烧测试达到V‑0等级,热释放速率(HRR)与总生烟量(TSR)较基体高分子材料分别可降低84.0%和43.02%。
-
公开(公告)号:CN112574504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307536.X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 , 东北大学
IPC: C08L23/12 , C08K9/04 , C08K3/22 , C08G83/00 , B01J13/00 ,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 C02F101/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硼泥废弃制备气凝胶与阻燃剂及其气凝胶的改性应用,属于固废利用与公共安全技术领域。通过对硼泥废弃物的处理过程改进,以分离硼泥中的硅、镁、铝、铁与等元素将镁元素制备氢氧化镁阻燃剂、将硅元素制备SiO2气凝胶,从而实现硼泥废弃物的高效综合利用。气凝胶改性时,使用同时含硅氢/硅醇基与功能性基团的聚合物参与凝胶化,制备功能化改性凝胶,应用于重金属离子污水吸附处置,以Hg2+为例,吸附量达331.2mg/g,对重金属离子的大幅提高,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循环使用五次后,吸附量仍能达到首次的9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574504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11307536.X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 , 东北大学
IPC: C08L23/12 , C08K9/04 , C08K3/22 , C08G83/00 , B01J13/00 ,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 C02F101/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硼泥废弃制备气凝胶与阻燃剂及其气凝胶的改性应用,属于固废利用与公共安全技术领域。通过对硼泥废弃物的处理过程改进,以分离硼泥中的硅、镁、铝、铁与等元素将镁元素制备氢氧化镁阻燃剂、将硅元素制备SiO2气凝胶,从而实现硼泥废弃物的高效综合利用。气凝胶改性时,使用同时含硅氢/硅醇基与功能性基团的聚合物参与凝胶化,制备功能化改性凝胶,应用于重金属离子污水吸附处置,以Hg2+为例,吸附量达331.2mg/g,对重金属离子的大幅提高,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循环使用五次后,吸附量仍能达到首次的9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824577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0698761.4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高阻隔自密封的挥发性物证封样袋,包括外层袋体,所述外层袋体内侧设置有内层袋体,且内层袋体底端与外层袋体底端黏合,所述内层袋体开口高于外层袋体开口,防止小颗粒固体或液体残留在封口夹降低保存袋密封性,使得封样袋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内层袋体与外层袋体之间设置有塑料薄膜,且塑料薄膜位于内层袋体和外层袋体的开口处,塑料薄膜两端与外层袋体重合部分黏合在一起,且外层袋体袋口处内表面黏合有封口夹,所述外层袋体外侧设置有气体取样口。调查人员在特定场所取证时,无论是会挥发的固体还是液体都可以密封保存,气体更是可以留存3个月以上;物证封样袋整体具有透明性,可对封装在内的物证进行外观检查,以保证证据链的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51406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627001.4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
IPC: G01N2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火灾蔓延方向的量化鉴定方法,属于公共安全技术领域。本发明在询问法或者痕迹法的基础之上,提供一种量化的鉴定方法,采用微型量热仪测量样品的热释放能力数值,以火焰从热释放能力低的采样点向热释放能力高的采样点蔓延为原则,判断火焰的蔓延方向,从而找到起火点。不受预设立场等其他因素的干扰,不受火灾调查人员经验水平的限制,适用范围广,特别适用于火灾燃烧严重,物品残骸剩余较少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15246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082510.3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
IPC: G06V10/74 , G01N21/3563 , G06V10/40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的香烟燃烧残留物鉴定方法,包括根据不同种类的香烟和干扰物的燃烧灰烬红外光谱建立红外光谱图库,对所述红外光谱图库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所述红外光谱图库输入第一模型获取初始特征数据,将所述初始特征数据和所述香烟燃烧灰烬红外光谱图库输入第二模型获取目标特征数据,根据所述目标特征数据判定残留物是否含有的香烟,输出鉴定结果。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燃烧残留物鉴定的精度,同时具有较好的可解释性,可以直接应用于燃烧残留物鉴定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456029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910814545.9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内绝缘失效引发变压器火灾的物证提取及鉴定方法,属于变压器火灾成因鉴定技术领域。该方法在提取相应绝缘油/纸基础上,主要采用变压器绝缘油的闪点、红外光谱、微水含量、悬浮物平均粒径、酸度、溶解物数均分子量、糠醛含量、油中固体含量和绝缘纸的聚合度九种因子,并结合现场火灾蔓延痕迹,综合判定火灾是否由变压器内绝缘失效引起。鉴定结果准确度高,填补了变压器火灾物证鉴定领域的技术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997822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28240.5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
IPC: C08F226/06 , C08F220/30 , C08F230/08 , C08F2/44 , C08F2/48 , C08K9/10 , C08K3/08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灾物证运输暴力分拣及高温预警柔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司法物证流转领域及物流运输领域,包括:步骤1:向容器中加入铟镓合金液态金属,倒入乙醇水溶液,充分搅拌,滴入盐酸多巴胺溶液,调节pH值为7.5~9.0,常温搅拌;向反应液中滴入丙酮沉降,离心,过滤,滤饼用丙酮搅拌洗涤后自然干燥,获得聚多巴胺包覆液态金属;步骤2:取(4‑乙烯基苯基)二甲基硅烷,丙烯酸酯基对苯甲酸,1‑乙烯基‑3‑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盐,溶解于二氯甲烷中配成溶液,加入光引发剂Irgacure‑2959,加入聚多巴胺包覆液态金属,物料充分搅拌后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在650W紫外灯下光照引发聚合,烘干溶剂至恒重,获得火灾物证运输暴力分拣及高温预警柔性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9517279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811454507.9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
Abstract: 无卤磷系协同阻燃剂与阻燃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卤磷系协同阻燃剂的成分按质量百分比,PPEPAA:1~95%,APP:0~90%,MPP:0~90%,分子筛:0~25%。制备方法:包括自聚‑共混路线,原位聚合路线。所述的阻燃高分子复合材料,其成分按质量百分比,无卤磷系协同阻燃剂:20~50%,高分子材料:50~79.7%,抗氧化剂:0~0.3%。该阻燃高分子复合材料,极限氧指数为28~46.7%,UL‑94垂直燃烧测试达到V‑1以上等级,热释放速率(HRR)与总生烟量(TSR)较基体高分子材料分别降低22~84.0%和12.1~43.02%。
-
公开(公告)号:CN11112268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165263.7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香烟燃烧灰烬的火灾物证鉴定方法,所属火灾物证技术鉴定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1)高效萃取剂的合成;(2)萃取除去有机物;(3)清洗滤饼;(4)确定灰烬特征离子;(5)确定香烟燃烧灰烬的特征离子;(6)比对判定结果。本发明方法根据香烟燃烧灰烬样品中特征标记化合物的种类,判定残留物中是否含有香烟燃烧灰烬成分,进而判定火灾原因,开创香烟火灾遗留物证技术鉴定的先河,鉴定准确率可达到98%,且鉴定方法简单、实用,分析速度快,提高了火灾事故处理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