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04097A
公开(公告)日:2007-07-25
申请号:CN200710200096.6
申请日:2007-01-23
Applicant: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4C5/12
Abstract: 一种钢绞线预应力筋用齿合型单孔开口锚具,由锚环、楔块和夹片组合而成,其锚环是开口形、环缺圆筒状,沿圆筒的轴向有一锥形偏心孔,一端是大孔装配端面,另一端是小孔装配端面,自锥形偏心孔至锚环外缘最宽处开有一齿形缺口,该齿形缺口与一个同形状的齿形封口楔块相吻合,齿形封口楔块在向锥形偏心孔进深的两侧面有啮合齿,锚环的锥形偏心孔内楔入一组紧箍钢绞线的钢制夹片。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应用广泛,解决了传统钢绞线锚具必须先截断后锚固,容易使结构产生裂缝与挠度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653955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210068045.3
申请日:2012-03-15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乐贵平 , 聂永明 , 刘明保 , 陈文渊 , 宫剑飞 , 戴军 , 李渊潮 , 徐凌 , 吕亮 , 朱胜利 , 任正录 , 吴林林 , 曹媛萍 , 李志文 , 冯大斌 , 于滨 , 孟履祥 , 聂祺 , 李刚
IPC: E04B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的内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单层T型框架箱形结构,在平行其断面方向设置框架结构,形成箱形断面。框架梁截面为T型,跨度范围在7~36米。在框架中设置预应力筋,将张拉槽预留在结构内部的框架侧面,当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在张拉槽处通过中间锚具将同一预应力筋束的各段首尾顺序连接并张拉,然后封堵张拉槽。其特征是:张拉槽预留在结构内部框架侧面受力较小且施工方便的位置处,通过中间锚具连接并张拉预应力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结构构件端部不具备张拉锚固条件时,能够实现预应力张拉连接,可提供较好的舒适度、使用性能和结构性能,特别适用于地下重载、大跨单层框架箱形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2653963A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210068007.8
申请日:2012-03-15
Applicant: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用基于塑料球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由预应力混凝土梁和空心平板组成。预应力混凝土梁跨度L为7~13.5米,配置预应力筋。空心平板跨厚比为L/H=24~32,其内膜采用塑料空心球且位于板的正中面,空心球在两个主要受力方向呈现“一字形”布置,其直径为平板厚度减去其上、下面层的最小厚度,空心球的间距不小于其固定架底边宽度,在空心球之间布置预应力筋,其特征是:将塑料空心球布置在空心平板正中面,在空心球之间布置预应力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实现顶板为平面的楼板,增加建筑使用净空,可降低结构自重,结构整体性能好具有较好的保温、隔音和防火效果,特别适用有减轻自重、增大净高的大跨、高层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0519966C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710200096.6
申请日:2007-01-23
Applicant: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4C5/12
Abstract: 一种钢绞线预应力筋用齿合型单孔开口锚具,由锚环、楔块和夹片组合而成,其锚环是开口形、环缺圆筒状,沿圆筒的轴向有一锥形偏心孔,一端是大孔装配端面,另一端是小孔装配端面,自锥形偏心孔至锚环外缘最宽处开有一齿形缺口,该齿形缺口与一个同形状的齿形封口楔块相吻合,齿形封口楔块在向锥形偏心孔进深的两侧面有啮合齿,锚环的锥形偏心孔内楔入一组紧箍钢绞线的钢制夹片。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应用广泛,解决了传统钢绞线锚具必须先截断后锚固,容易使结构产生裂缝与挠度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653953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210068034.5
申请日:2012-03-15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的内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单层变截面板箱形结构,在平行其断面方向设置变截面板,形成箱形断面,变截面板跨度范围在7~36米,在变截面板中设置预应力筋,将张拉槽预留在结构内部受力较小、施工方便的板侧面,当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在张拉槽处通过中间锚具将同一预应力筋束的各段首尾顺序连接并张拉,然后封堵张拉槽。其特征是:张拉槽预留在结构内部受力较小且施工方便的板侧面,通过中间锚具连接并张拉预应力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结构构件端部不具备张拉锚固条件时,能够实现预应力张拉锚固,可提供较好的舒适度、使用性能和结构性能,特别适用于地下重载、大跨单层框架箱形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2653963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068007.8
申请日:2012-03-15
Applicant: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用基于塑料球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由预应力混凝土梁和空心平板组成。预应力混凝土梁跨度L为7~13.5米,配置预应力筋。空心平板跨厚比为L/H=24~32,其内膜采用塑料空心球且位于板的正中面,空心球在两个主要受力方向呈现“一字形”布置,其直径为平板厚度减去其上、下面层的最小厚度,空心球的间距不小于其固定架底边宽度,在空心球之间布置预应力筋,其特征是:将塑料空心球布置在空心平板正中面,在空心球之间布置预应力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实现顶板为平面的楼板,增加建筑使用净空,可降低结构自重,结构整体性能好具有较好的保温、隔音和防火效果,特别适用有减轻自重、增大净高的大跨、高层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202644799U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20098260.3
申请日:2012-03-15
Applicant: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用基于塑料球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由预应力混凝土梁和空心平板组成,空心平板内膜采用塑料空心球。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跨度L范围约为7~13.5米,配置普通钢筋和正反抛物线形预应力钢筋。空心平板的跨厚比范围约为L/H=24~32,将塑料空心球布置在空心平板的正中间,塑料空心球的净距不小于固定架宽度,在相邻塑料空心球之间可设置暗梁,其特征是:将塑料空心球布置在空心平板正中间,在塑料空心球之间布置正反抛物线预应力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改善视觉效果,增加建筑使用净空,节省材料、减轻自重,缩短施工工期,结构构件一般不出现裂缝,且具有较好的保温、隔音和防火性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