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余热利用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2467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14540.6

    申请日:2022-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轮机余热利用系统及其方法,涉及汽轮机凝汽技术领域,包括余热回收动能机、汽轮机、闭路循环冷却水系统和制冷系统,所述余热回收动能机进汽端与汽轮机的末级缸排汽端连通,所述余热回收动能机的出液端与制冷系统的热源进液端连通,制冷系统的出液端与冷凝水泵的进液端连通,冷凝水泵的出液端与蒸汽锅炉的进液端连通。本发明,通过余热回收动能机和制冷系统对汽轮机乏气余热进行分级回收,同时代替凉水塔对循坏水进行冷却降温,减少了循环水的消耗,解决了现有的汽轮机凝汽系统余热浪费、循环水消耗较大的问题。

    一种换热器用防护装置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153513U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20906242.7

    申请日:2022-04-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管道紧固弧板、法兰缓冲弧槽和多个连接装置,管道紧固弧板两两对称设置于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上,管道紧固弧板的另一端均与换热器管道接触连接,法兰缓冲弧槽两两对称设置于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上,法兰缓冲弧槽的另一端与换热器法兰接口接触连接;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连接座,连接座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孔内,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于第二螺纹孔内;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通过多个连接装置连接于换热器两侧。通过上述结构,解决换热器无防护装置的问题。

    一种新型胶乳生产过程中环己烷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6778419U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20348136.1

    申请日:2022-0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胶乳生产过程中环己烷回收系统,涉及胶乳生产技术领域,包括一级气液反应器、储液罐、二级气液反应器和精馏塔,所述一级气液反应器的进气端与橡胶分散液蒸馏系统的排气端连通,所述一级气液反应器的排气端与二级气液反应器的进气端连通,所述一级气液反应器的排液端与储液罐的进液端连通。该新型胶乳生产过程中环己烷回收系统,通过设置一级气液反应器、二级气液反应器和精馏塔,在一级气液反应器的作用下,可提高冷凝效果,避免不凝性气体对冷凝产生影响。在一级气液反应器可对环己烷进行充分吸收,降低环境污染。通过精馏塔可将环己烷与环己烷吸收剂分离回收,避免原料浪费。

    一种压缩机热能综合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0728574U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22275219.X

    申请日:2023-08-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热能综合利用系统,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包括压缩机,压缩机包括内能压缩机和多级外能压缩机,所述内能压缩机和多级外能压缩机通过输气管道依次联接,每级所述外能压缩机出气端的输气管道上均联接有蒸发冷凝器、冷却器和冷气加热器,蒸发冷凝器、冷却器和冷气加热器进气口的输气管道上均设有气阀;能量回收转换系统,所述能量回收转换系统包括余热制冷系统和余热动力回收系统。该压缩机热能综合利用系统,可根据工艺要求对低压低温冷气体进行加热,在夏季可转换到余热制冷系统对被压缩气体进行降温,到冬季余热动力回收系统对被压缩气体进行增压,从而降低气体压缩能耗,而且对压缩气体产生的热量得到充分利用。

    一种流体能量阶梯利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581113U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22422149.6

    申请日:2023-09-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量转化与利用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流体能量阶梯利用装置,包括初始流体输出设备、冷能交换设备、终端流体使用设备和控制器,初始流体输出设备、冷能交换设备、终端流体使用设备均连接于控制器;初始流体输出设备通过一号输送管连通于冷能交换设备的进料口,冷能交换设备的出料口通过二号输送管连通于终端流体使用设备;冷能交换设备的动能输出端连接有动能使用设备,一号输送管的内侧壁设置有一号流体阀、一号压力传感器和一号温度传感器,二号输送管的内侧壁设置有二号流体阀、二号压力传感器和二号温度传感器,一号压力传感器、一号温度传感器、一号流体阀、二号压力传感器、二号温度传感器和二号流体阀均连接于控制器。

    一种用于换热器的固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929945U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21108731.4

    申请日:2022-0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换热器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本体、换热器、第一紧固装置、第二紧固装置和若干弹性部件,换热器安装于固定装置本体内部,弹性部件位于固定装置本体底平面内部,弹性部件与换热器底平面之间接触连接,第一紧固装置、第二紧固装置均设置为若干,第一紧固装置、第二紧固装置均位于固定装置本体的侧面,且交叉排列,第一紧固装置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拧紧螺丝,第二紧固装置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拧紧螺丝和第三拧紧螺丝。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拧紧螺丝、第二拧紧螺丝和第三拧紧螺丝对放置在固定装置本体内的换热器进行固定,且第一紧固装置、第二紧固装置均设置为若干,能够实现对换热器实现多方位的压紧,从而实现固定的效果。

    一种抗震型缠绕管式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17929882U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21256138.4

    申请日:2022-05-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震型缠绕管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基座、支撑环、第一连接板、配合环、第二连接板、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二连接板固定设置在基座上,配合环设置在换热器本体上,配合环上对称固定设置有垫环,支撑环固定设置在基座上,支撑环上对称配合设置有固定板,第一弹簧固定设置在固定板上,第一连接板固定设置在配合环上,第一弹簧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架,第一连接架均与配合环和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支撑环、配合环、垫环、第二连接板、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可对换热器起到减震效果,可以减少换热机组的外震和换热器内部流体流速产生的震动对缠绕管式换热器造成影响的正常工作。

    一种高效油冷却器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926577U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21255070.8

    申请日:2022-05-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油冷却器,包括油冷却器本体、过滤盘、第一挡盖、第二挡盖、导流箱和箱体,过滤盘对称配合设置在油冷却器本体上,第一挡盖固定在过滤盘上,第二挡盖固定在第一挡盖上,第二挡盖内对称设置有风扇,油冷却器本体上对称固定设置有支架,支架上配合有电动转杆,电动转杆上固定有电动推杆,第一挡盖上固定设置有凸耳,电动推杆一端与凸耳固定连接,油冷却器本体上对称固定设置有固定杆,导流箱设置在固定杆下方,箱体设置在油冷却器本体下方。本实用新型过滤盘可对冷水进行过滤,第二挡盖内可提供附加制冷,导流箱便于油冷却器本体内的废水的流出,箱体内可存废水,能够便于油冷却器废水的清理,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模块化组合芯体板式气体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17877245U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21213081.X

    申请日:2022-05-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组合芯体板式气体换热器,包括板式气体换热器主体,板式气体换热器主体内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模块化组合芯体,板式气体换热器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高温气体进气口,板式气体换热器主体的底部设置有低温气体出气口,板式气体换热器主体的一侧设置有低温气体进气口,板式气体换热器主体的另一侧设置有高温气体出气口,模块化组合芯体包括第一纵排模块组、第二纵排模块组、第三纵排模块组和第四纵排模块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可以更高效回收余热,模块化组合芯体与安装槽内壁的摩擦力被大大减小,维护更加轻松便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