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交换输送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22074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510107427.2

    申请日:2005-09-30

    Abstract: 一种用于输送并释放医用自扩张型支架至血管或腔体病变处的新型快速交换输送系统,包括外鞘管、内管、推送杆,其中外鞘管包括远段外鞘管和近段外鞘管,远段外鞘管直径大于近段外鞘管直径,外鞘管直径突变段的侧壁上设有导丝开口;推送杆包括与近段外鞘管配合的细推送杆、置于远段外鞘管内的空心大腔推送杆、推环,细推送杆固定连接在空心大腔推送杆近端内一侧,推环与空心大直径推送杆远端连接;固定于所述外鞘管内壁的内管置于空心大腔推送杆的内腔,可以在其中相对滑动,内管远端超出所述远段外鞘管形成圆滑锥形头,与远段外鞘管端部缩口密切配合形成远端头部软头;内管近端和远段外鞘管一起与近段外鞘管固定连接于导丝开口处。

    双层球囊导管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45175A

    公开(公告)日:2007-10-03

    申请号:CN200610025200.8

    申请日:2006-0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层球囊导管。本发明通过在普通的球囊导管外覆盖一层穿有微孔的球囊,该球囊连接其单独的腔体。形成含有两层球囊、三个腔体的导管——双层球囊导管。两层球囊中内层球囊起扩张血管的作用;外层球囊由独特的微孔膜制成,能将起治疗作用的基因或药物由外层球囊内渗透或者作用到血管壁、靶器官上。本发明在扩张血管内狭窄部位的同时能修复血管内皮的损伤,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手术完成后该双层球囊导管即撤出体外,从而避免了血液在病变部位的凝聚,极大限度地减小再狭窄的可能性。此外采用本发明的双层球囊导管,一根导管就能解决同一根血管的弥漫性病变,大大降低手术费用。

    双层球囊导管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045175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610025200.8

    申请日:2006-0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层球囊导管。本发明通过在普通的球囊导管外覆盖一层穿有微孔的球囊,该球囊连接其单独的腔体。形成含有两层球囊、三个腔体的导管——双层球囊导管。两层球囊中内层球囊起扩张血管的作用;外层球囊由独特的微孔膜制成,能将起治疗作用的基因或药物由外层球囊内渗透或者作用到血管壁、靶器官上。本发明在扩张血管内狭窄部位的同时能修复血管内皮的损伤,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手术完成后该双层球囊导管即撤出体外,从而避免了血液在病变部位的凝聚,极大限度地减小再狭窄的可能性。此外采用本发明的双层球囊导管,一根导管就能解决同一根血管的弥漫性病变,大大降低手术费用。

    一种具有多层涂层的药物洗脱支架

    公开(公告)号:CN100471469C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02146905.9

    申请日:2002-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层涂层的药物洗脱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支架由支架和覆盖在支架表面的涂层构成,其特点是在支架的表面具有1~4层涂层,其中至少有两层为载药层,载药层由重量比为0.5-99%聚合物,0~10%添加剂和0.5-99%活性成分组成,在载药层与支架之间可具有一底层,以提高载药层与支架的结合力,在载药层的表面可再涂覆一层表层。本发明的支架涂层在支架表面分布均匀,无开裂、剥落现象;涂层在37℃血液中保持原形态结构;在支架扩张后保持原形态结构;通过涂层中的活性成分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或治疗局部的病变、损伤。

    一种药物涂层支架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46850C

    公开(公告)日:2007-11-07

    申请号:CN03128906.1

    申请日:2003-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药物涂层支架。本发明的药物涂层支架包括支架与涂覆在支架上的药物涂层,所说的药物涂层为含有紫杉醇或其衍生物和抗血小板类药物及抗炎症反应药物的聚合物,动物试验表明,本发明的能够持续降低新生内膜形成,防止再狭窄。紫杉醇类药物作为细胞毒素,会使与之接触的细胞凋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也不例外,但各种细胞对紫杉醇的耐受程度不尽相同:平滑肌细胞对紫杉醇较内皮细胞敏感,动物试验表明,与没有致密控制释放层的药物支架相比,本发明的药物支架能够持续降低新生内膜形成,防止再狭窄,同时不影响正常的内皮化过程,避免了迟发性血栓的风险。

    双导丝远端保护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64639A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200510025877.7

    申请日:2005-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导丝远端保护器,包括自弹式骨架与带孔的滤网构成的保护器主体、保护器导丝和输送鞘管,保护器主体与导丝通过连接件相互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鞘管的管壁上设有两个导丝孔,第一导丝孔和第二导丝孔,所述保护器导丝穿过第二导丝孔将收起的保护器主体固定在第一导丝孔与第二导丝孔之间。本发明采用双导丝结构,利用输送鞘管内从第一导丝孔到远端端口的较软的空输送管,穿越病变血管;再使保护器主体穿越病变血管在介入治疗部位的远端释放,从而确保冠状动脉血管不损伤不痉挛,使冠脉介入采用远端保护装置成为可能,特别适合于心脏的介入治疗技术。

    药物洗脱支架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26884A

    公开(公告)日:2006-02-01

    申请号:CN200410053179.3

    申请日:2004-07-27

    Abstract: 一种药物洗脱支架,由起支撑作用的支架和覆盖在支架表面的载药涂层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载药涂层由重量百分比为0.5-99.5%的聚合物和0.5-99.5%的活性成分组成;所述的活性成分为Mytrolimus(CCI-779)。涂层材料为苯乙烯含量在35~55wt%的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的三嵌段共聚物。所述支架可用于心血管,由于采用了合适的活性成分和载体,因此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支架植入28天后,血管内膜几乎无增生、血管受损后无狭窄发生;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的三嵌段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Mytrolimus涂层支架对抑制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的抑制再狭窄发生。

    一种编织物加强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53707C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510106549.X

    申请日:2005-09-30

    Abstract: 一种医疗上使用的编织物加强管包括纤维长丝编织物制成的加强筋,在所述加强筋的内层和(或)外层包覆有树脂层,所述树脂层为一层或一层以上;所述编织物加强管的制备方法,沿加强管轴向排布的经丝交替打开,纬丝则以与所述加强管径向极小的夹角在打开的经丝中螺旋缠绕,制成加强筋;在加强筋的内层和(或)外层,通过挤出、涂层、热粘合之任一种方式,包覆一层或一层以上的树脂层。本发明能有效减小加强管壁厚、加工方便、同时也使得加强管更加柔软且具有高强低延伸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