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46547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525677.6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量子密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技术的政法数据跨域安全传输模型,包括量子密钥分发;用于产生真随机的量子密钥序列,并进行量子密钥协商,生成量子密码本;量子网关跨域数据传输及认证;用于通过量子密钥协商形成对称的量子密码本,并交换双方量子网关的公钥信息,实现双方身份认证和跨域数据的安全传输;域控服务器数据及用户权限的识别与管理;用于识别和管理域内数据和用户权限。在基于量子技术的政法数据跨域安全传输模型中,由量子网关进行认证,为域中的用户使用量子密钥绑定身份认证信息,可以保证身份认证的唯一性和不可伪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22010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0121363.0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量子密钥和区块链的可移动存储介质管理方法,包括:授信端与管理端完成量子密钥及其索引值的分发;参与端通过授信端的身份验证后,获得第一量子密钥索引值和授信凭证;参与端向管理端发起可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申请,并发送第一量子密钥索引值和授信凭证;管理端根据第一量子密钥索引值查找对应的第一量子密钥,利用授信凭证和第一量子密钥初始化可移动存储介质,并交付参与端。本发明将量子密钥技术以及区块链技术与涉密可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结合起来,有效提高了涉密单位的可移动存储介质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避免了可移动存储介质的非法使用问题,为保密信息的管理和责任划分、追溯提供了可靠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64432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523419.4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8/22 , G06F18/10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量子对抗机器学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局部内在维度的对抗样本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数据预处理;样本划分;量子态制备;计算待测样本LID估计值;训练二分类检测器;二分类检测器评估与优化;本申请旨在解决基于局部内在维度的对抗样本检测算法高时间复杂度问题,充分利用量子计算并行优势,一次性计算待测样本与所有样本间的相似度,避免了经典算法中的冗余计算;并结合量子相位估计算法QPE和量子Grover搜索算法计算出待测样本的局部内在维度;最后以局部内在维度LID值作为检测器的评判依据,检测区分出对抗样本。相较于经典方法计算局部内在维度,提出的检测算法更高效,降低了时间复杂度,实现了指数级加速。
-
公开(公告)号:CN11282201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121363.0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量子密钥和区块链的可移动存储介质管理方法,包括:授信端与管理端完成量子密钥及其索引值的分发;参与端通过授信端的身份验证后,获得第一量子密钥索引值和授信凭证;参与端向管理端发起可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申请,并发送第一量子密钥索引值和授信凭证;管理端根据第一量子密钥索引值查找对应的第一量子密钥,利用授信凭证和第一量子密钥初始化可移动存储介质,并交付参与端。本发明将量子密钥技术以及区块链技术与涉密可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结合起来,有效提高了涉密单位的可移动存储介质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避免了可移动存储介质的非法使用问题,为保密信息的管理和责任划分、追溯提供了可靠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84654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10525677.6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量子密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技术的政法数据跨域安全传输模型,包括量子密钥分发;用于产生真随机的量子密钥序列,并进行量子密钥协商,生成量子密码本;量子网关跨域数据传输及认证;用于通过量子密钥协商形成对称的量子密码本,并交换双方量子网关的公钥信息,实现双方身份认证和跨域数据的安全传输;域控服务器数据及用户权限的识别与管理;用于识别和管理域内数据和用户权限。在基于量子技术的政法数据跨域安全传输模型中,由量子网关进行认证,为域中的用户使用量子密钥绑定身份认证信息,可以保证身份认证的唯一性和不可伪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9471242U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20063387.3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感器安装架,包括:底板;用于安装64线激光雷达和惯性导航系统的安装基座Ⅰ,其通过可伸缩定位单元Ⅰ连接在底板上;用于安装16线激光雷达的安装基座Ⅱ,其通过可伸缩定位单元Ⅱ连接在底板上;用于安装双目相机的安装基座Ⅲ,其通过可伸缩定位单元Ⅲ连接在底板上;其中,所述可伸缩定位单元Ⅰ用于调节64线激光雷达和惯性导航系统的高度;所述安装基座Ⅱ和安装基座Ⅲ具有相同的结构;所述可伸缩定位单元Ⅱ和可伸缩定位单元Ⅲ具有相同的结构,且可伸缩定位单元Ⅱ用于调节16线激光雷达的俯仰角度和高度,可伸缩定位单元Ⅲ用于调节双目相机的俯仰角度和高度。
-
公开(公告)号:CN209460400U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20179631.2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雷达和相机外部参数标定的标定板,包括:标定板基板和矩阵阵列于标定板基板上的内陷标志半球;所述标定板基板为长1米、宽1米、厚20厘米的标定板基板;所述内陷标志半球为两种半径的内陷标志半球;所述内陷标志半球为半径为14~16厘米和半径为10~12厘米的两种内陷标志半球;所述内陷标志半球在标定板基板上呈5x5点阵排布,内陷标志半球的球心间距为20厘米。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标定板对激光雷达和相机进行外部参数联合标定,可以更准确的计算激光雷达和相机的共同特征点坐标系信息,也可以适用于相机自身的内部参数标定,通用性更强,特征更准。
-
公开(公告)号:CN209460399U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20179618.7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光雷达和相机外部参数标定用的标定板,包括:标定板基板和矩阵阵列于标定板基板上的标志物;所述标志物包括棋盘和标志球。所述标定板基板为长1米、宽1米的标定板基板。所述标志物在标定板基板上呈3x3点阵排布,标志物位置间距为30厘米,且棋盘和标志球交叉放置。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标定板对激光雷达和相机进行外部参数联合标定,可以更准确的计算激光雷达和相机的共同特征点坐标系信息,也可以适用于相机自身的内部参数标定,通用性更强,特征更准,本实用新型的标定板设定的特征点相对位置精确,更利于坐标信息的匹配,标定精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209069210U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20437815.4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维重建系统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底座;旋转平台,其连接在底座的一端;二维激光雷达安装支架,其固定于旋转平台的旋转电机上,二维激光雷达倒放安装在二维激光雷达安装支架上;双目相机安装支架,其上端安装有双目相机,其连接在底座的另一端,所述双目相机安装支架上连接有相机仰俯电机。本实用新型具有移植性强,结构简单,可以提高采集的三维数据的精度,且可以实时获取环境图像数据,为之后的三维重建添加真实纹理信息和数据补充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8903280U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20438540.6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维重建机器人系统,包括:机器人底盘和连接在机器人底盘上的三维重建系统数据采集装置,本实用新型将三维重建系统数据采集装置上的二维激光雷达倒放安装于旋转平台上,只增加了一个旋转度,效率会更高,垂直扫描范围会更广;结合将三维重建系统数据采集装置上的双目相机的安装,可以采集实时的环境图像,为之后的三维重建添加真实纹理信息和数据补充;采用的轮式机器人底盘可以实现差速控制,且结构简单、适应性强;本实用新型的整个三维重建机器人系统,执行效率高,可以对待重建物体进行全方面的扫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