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57998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320497.5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 雅江清洁能源科学技术研究(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石崩解应变能释放率可调节式压缩试验机和试验方法,属于土工试验领域。岩石崩解应变能释放率可调节式压缩试验机通过加载活塞下推调距活塞和加载板向下运动,加载板对承载横梁施压,使承载横梁向下对框架进行施压,使框架保持下压过程保持承载横保持接触,封闭外框的上方开口,从而防止岩石碎块从上方飞溅出,框架可通过滑套和第三弹簧顺利下压,使外框可顺利向下运动,同时使上夹具可持续向下运动,使上夹具可对下夹具上的岩石试件进行加压崩解试验作业,并且试验过程还可通过外框对试验区域进行封闭,从而防止岩石崩解后的碎块飞溅,不仅可减少试验过程的污染面积,而且提升了试验的安全性,防止伤人,降低后续清理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094818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0745818.0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华能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 成都理工大学
IPC: E02B1/0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模拟冰坝及冰碛坝蓄水溃决的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该系统包括支架和冷冻箱,冷冻箱设置在支架上并且包括侧壁和基底,侧壁和基底的内部至少部分地设置有换热管,冷冻箱适于容纳待模拟的冰坝和冰碛坝中的至少一者的坝体材料并且经由与换热管的热交换而处理坝体材料,以生成相应的模拟坝体,冰碛坝包括间隙冰冰碛坝和埋藏冰冰碛坝中的至少一者。系统还包括制冷组件,制冷组件经由介质通道与换热管流体地耦接并且包括控制组件,制冷组件被配置为能够响应于控制组件的操作,向换热管输送预定工况的换热介质,预定工况与所生成的模拟坝体相关联。以此方式,能够确保模拟精度,使得模拟坝体土力学参数接近实际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590847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53203.7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华能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基于阈值的离心机试验图像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离心机试验中采集针对标志点的一组图像;确定一组图像中每个图像的第一参数;基于一组图像中特定类型图像的第一参数,确定第一参数阈值范围;基于第一参数和第一参数阈值范围,得到与第一参数对应的待分割目标图像;确定待分割目标图像中每个图像的第二参数以及第三参数,以基于第二参数和第三参数确定图像分割阈值,其中第二参数用于表征标志点并且第三参数用于表征非标志点;利用图像分割阈值,对待分割目标图像进行分割,以得到包括标志点的已分割目标图像。以此方式,能够通过双阈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图像质量评价和阈值分割,快速且准确地获得试验全过程岩土体表面变形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270523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178378.1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 华能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体损伤影响深度预测方法,本发明从引起岩体损伤的原因入手,考虑岩体损伤一般受到热‑水‑力三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故本发明充分考虑热应力循环对岩体造成的热机械疲劳,水压波动对岩体造成的机械疲劳,卸荷对岩体造成的释能回弹效应。本方法考虑热水力多场耦合作用对岩体损伤的影响,适用于所有多场耦合复杂条件下的岩体损伤影响深度预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岩体损伤影响深度预测方法存在岩体损伤影响深度预测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6539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01625.X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G01B11/16 , G06T7/00 , G06T7/80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期次地震作用下斜坡损伤累积的监测方法,其包括构建边坡模型,并在边坡模型的观测面布置散斑点;在散斑点检验合格时,对采集观测面图像的相机进行标定,之后加载地震波,并同步采集观测面的变形图像;对边坡模型的初始图像上的所有像素点与变形图像上的像素点进行相关计算,得到每个像素点的位移;在边坡模型的潜在滑动面处选取若干观测点对;获取距离观测点中心最近的多个散斑点的位移,并将其平均值作为观测点的位移,将观测点的像素‑位移离散数据向时间‑加速度连续数据变换;根据观测点的质量和时间‑加速度数据,计算观测点的水平地震力,计算观测点对中两个水平地震力的差值,确定出潜在滑动面的受力大小和受力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509481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45818.0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华能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 成都理工大学
IPC: E02B1/0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模拟冰坝及冰碛坝蓄水溃决的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该系统包括支架和冷冻箱,冷冻箱设置在支架上并且包括侧壁和基底,侧壁和基底的内部至少部分地设置有换热管,冷冻箱适于容纳待模拟的冰坝和冰碛坝中的至少一者的坝体材料并且经由与换热管的热交换而处理坝体材料,以生成相应的模拟坝体,冰碛坝包括间隙冰冰碛坝和埋藏冰冰碛坝中的至少一者。系统还包括制冷组件,制冷组件经由介质通道与换热管流体地耦接并且包括控制组件,制冷组件被配置为能够响应于控制组件的操作,向换热管输送预定工况的换热介质,预定工况与所生成的模拟坝体相关联。以此方式,能够确保模拟精度,使得模拟坝体土力学参数接近实际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481829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97285.1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 华能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滚石冲击测量方法。针对现有技术未将滚石冲击形态纳入冲击测量的缺陷,本发明测量方法在对由滚石接触头与受冲击土体所组成的局部交互系统的微观分析上,依据滚石几何与运动特征划分3种冲击接触类型,建立起滚石冲击运动有限类型划分的整体技术构思,平衡了测量方案在科研与实际工程的价值。具体的土体抗压强度测量方法是科学模型测算方案,符合野外实际土体物理特征且科学快速。滚石冲击力测量方法通过引入本发明确立的能量比例特征指标,将冲击过程总能量损失与滚石冲击力峰值、压痕深度相联系,使滚石几何规格、物理特征、冲击运动特征、土体物理与力学特征对冲击能量的影响均能反映在滚石冲击力随冲击过程变化而变化的测量结果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189602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0033079.3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崩塌地质灾害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模拟崩塌滚石撞击墙体的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系统包括主支架、副支架、滚石、滚动平台和受荷墙体,滚动平台包括斜架和可折叠木板,斜架一端搭接在主支架上,另一垂直抵在受荷墙体上,斜架与主支架的搭接高度可调,斜架的底部通过若干副支架进行支撑,在斜架上拼接铺设有若干的可折叠木板,在可折叠木板上铺设有用于限制滚石滚动方向的滚动轨道,所述滚动轨道从斜架的顶端沿斜架延伸到受荷墙体,在受荷墙体上设有冲击力传感器,在受荷墙体周围和主支架上均设置有影像记录仪。本发明可以进行模拟斜坡的坡角、坡高和坡型调整,且系统安装与拆卸方便、快捷,模拟工况典型、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9296955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810853296.X
申请日:2018-07-30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nventor: 黄寰 , 马志鹏 , 邓婷 , 吴兴明 , 李源 , 余斌 , 范宣梅 , 常鸣 , 黄健 , 罗子欣 , 蒋孟璇 , 陈静 , 程丙警 , 白良玉 , 肖义 , 陈晓琴 , 周慧灵 , 杨梅 , 王宇 , 张新帅
IPC: F21K9/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率的LED电筒装配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操作工序不合理导致的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合并装压力阀的动作、重排装O型圈后放下工具的动作、重排装绳子前固定筒身的动作的工序调整有效提高了LED电筒装配的效率,并通过合理的调整装配的工作平台提高了装配的效率,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本发明还改善了LED电筒装配生产线,本发明取消了第二、三工位之间的运输距离,合并第二、三工位,节省了运输成本,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本发明实现了装配的人员双手同时作业并减少等待、持住的情况,有效提高了电筒装配的效率,节省成本,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6677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443828.8
申请日:2017-06-13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推式滑坡运动距离计算方法及应用,属于滑坡防治工程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工程地质勘查;步骤S2、获取力学参数;步骤S3、滑体几何参数测算;步骤S4、滑坡启动参数测算;步骤S5、根据式1计算因子A和因子B;步骤S6、根据滑坡的水文地质特征选取计算式计算因子C;步骤S7、计算滑坡运动距离S。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平推式滑坡形成的力学机制和运动特征,且不需要经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整理和现场调查,易于实现,得到的运动距离计算公式符合平推式滑坡的变形机理,精确性高,对于平推式滑坡的防灾减灾具备良好的适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