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36471A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880005002.2
申请日:2008-01-29
Applicant: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75 , B01J21/066 , B01J35/008 , B01J37/0205 , B01J37/0207 , B01J37/0221 , B01J37/0244 , B01J37/18 , C10G2/332 , C10G2300/4006
Abstract: 在通过一氧化碳的还原生产烃的方法中,通过使催化剂在氢气气氛下于410-470℃的温度下还原4-12小时,然后在一氧化碳的还原中使用所得到的催化剂来持续进行操作而没有反应失控,所述催化剂包含作为活性金属的钴和负载该钴的载体,所述载体包含金属氧化物和负载在该金属氧化物上的锆,和其中全部锆的至少60%存在于该载体的49体积%外表面侧区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410486A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780010849.5
申请日:2007-03-20
Applicant: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42 , B01J21/066 , B01J21/08 , B01J21/12 , B01J23/44 , B01J37/0009 , B01J37/0201 , B01J37/28 , C10G45/04 , C10G2300/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基材的加氢精制方法,该方法是在氢的存在下,使含有含氧化合物、烯烃以及正构烷烃的燃料基材与包括含有二氧化硅氧化锆的载体以及在该载体上负载的周期表第VIII族金属的加氢精制催化剂相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1410488B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0780011430.1
申请日:2007-03-13
Applicant: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9/126 , B01J37/0009 , B01J2229/20 , B01J2229/42 , C10G47/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基材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含有平均粒径0.8μm以下的USY沸石的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存在下,对链烷烃类烃进行加氢裂化,使由下述式(1)定义的裂化率达75~90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410490B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0780011340.2
申请日:2007-03-12
Applicant: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G65/12 , C10G47/00 , C10G2300/1022
Abstract: 本发明的蜡的加氢裂化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氢的存在下,使含有烯烃的蜡按顺序流过含有基本上不具有酸功能的催化剂的第1催化剂层、以及含有具有加氢裂化能力的催化剂的第2催化剂层。
-
公开(公告)号:CN104987881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279681.4
申请日:2007-03-20
Applicant: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IPC: C10G45/04 , B01J23/42 , B01J23/44 , B01J27/1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42 , B01J21/066 , B01J21/08 , B01J21/12 , B01J23/44 , B01J37/0009 , B01J37/0201 , B01J37/28 , C10G45/04 , C10G2300/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基材的加氢精制方法,该方法是在氢的存在下,使含有含氧化合物、烯烃以及正构烷烃的燃料基材与包括含有二氧化硅氧化锆的载体以及在该载体上负载的周期表第VIII族金属的加氢精制催化剂相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1410488A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780011430.1
申请日:2007-03-13
Applicant: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9/126 , B01J37/0009 , B01J2229/20 , B01J2229/42 , C10G47/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基材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含有平均粒径0.8μm以下的USY沸石的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存在下,对链烷烃类烃进行加氢裂化,使由下述式(1)定义的裂化率达75~90质量%。裂化率(质量%)=裂化产物中所含的沸点360℃以下的馏分的质量/裂化产物的总质量(1)。
-
公开(公告)号:CN101410490A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780011340.2
申请日:2007-03-12
Applicant: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G65/12 , C10G47/00 , C10G2300/1022
Abstract: 本发明的蜡的加氢裂化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氢的存在下,使含有烯烃的蜡按顺序流过含有基本上不具有酸功能的催化剂的第1催化剂层、以及含有具有加氢裂化能力的催化剂的第2催化剂层。
-
公开(公告)号:CN101410483A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780011160.4
申请日:2007-02-27
Applicant: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以高的一氧化碳转化率和高的链增长概率(α)有效地制备可用作燃料基料的中间馏分的方法,即通过使用催化剂还原一氧化碳而制备烃的方法,该催化剂包含载体和一类或多类担载在该载体上的选自钴和钌的金属,该载体包含金属氧化物和选择性地担载在该金属氧化物外表面附近的呈氧化物形式的锆。
-
公开(公告)号:CN101395253A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780008028.8
申请日:2007-03-01
Applicant: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G65/12 , C10G2300/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蜡的加氢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满足下述式(1)表示的条件分别在固定床反应装置的上游侧设置第1加氢裂解催化剂层、在下游侧设置第2加氢裂解催化剂层,使氢及蜡通过第1加氢裂解催化剂层,在第2加氢裂解催化剂层的上游端的上游侧向来自第1加氢裂解催化剂层的裂解产物追加氢,使含有裂解产物和追加的氢的混合物通过第2加氢裂解催化剂层。d1/(d1+d2)≥1/3 (1)[式(1)中,d1表示第1加氢裂解催化剂层的上游端至下游端的距离,d2表示第2加氢裂解催化剂层的上游端至下游端的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01636471B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0880005002.2
申请日:2008-01-29
Applicant: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75 , B01J21/066 , B01J35/008 , B01J37/0205 , B01J37/0207 , B01J37/0221 , B01J37/0244 , B01J37/18 , C10G2/332 , C10G2300/4006
Abstract: 在通过一氧化碳的还原生产烃的方法中,通过使催化剂在氢气气氛下于410-470℃的温度下还原4-12小时,然后在一氧化碳的还原中使用所得到的催化剂来持续进行操作而没有反应失控,所述催化剂包含作为活性金属的钴和负载该钴的载体,所述载体包含金属氧化物和负载在该金属氧化物上的锆,和其中全部锆的至少60%存在于该载体的49体积%外表面侧区域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