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29295B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0780033231.0
申请日:2007-09-05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2B6/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897 , G02B6/3825 , G02B6/3879 , G02B6/3885 , G02B6/3893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光连接器(10),包括用于校正插头及插座用外壳(13、16)的相对位置偏移的外壳位置校正机构、能彼此卡合以连接插头及插座用外壳(13、16)以便维持第1及第2光纤(11、14)的连接状态的外壳连接机构(20、22)、能解除由这些外壳连接机构(20、22)形成的连接状态的连接解除机构(26、27)、以及用于校正光插头(12)的框(21)及光插座(15)的连接块(34)的相对位置偏移的框位置校正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00443938C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480025100.4
申请日:2004-08-31
Applicant: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IPC: G02B6/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825 , G02B6/3833 , G02B6/3885
Abstract: 光纤(2)的前端面与光纤(12)的前端面,在适配器(21)的排列部件(22)内对接。此时,由于夹持光纤(2)的一方部件是短板(4a),所以光纤(2)在短板的左端和排列部件的右端之间向上方弯曲而压曲。由于夹持光纤(12)的部件是长板(14b)和V槽基板(13),所以,光纤(12)在长板以及V槽基板(13)的各右端与排列部件的左端之间被水平固定。因此,由于光纤(2)的前端面和光纤(12)的前端面紧靠在一起,所以在两光纤之间,可以良好地进行光的传送。
-
公开(公告)号:CN101228465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680026599.X
申请日:2006-08-30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 NTT先进技术公司
IPC: G02B6/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849 , G02B6/3821 , G02B6/3869
Abstract: 一种光连接器,其包括:第一、第二可动部件(7、8),保持在光连接器主体(6)上,并能相对于其沿轴向前后移动;卡止装置,当第一可动部件配置在光连接器主体前端部的规定卡止位置上时,将第一、第二可动部件卡止,使得第一、第二可动部件一体地移动;以及卡止解除装置,设置在光连接器主体(6)上,当第一可动部件处于上述光连接器主体后部的规定卡止解除位置后方时,作用于上述卡止装置,解除第一和第二可动部件的卡止,并且在上述卡止解除位置的前部部位上,具有卡止第一和第二可动部件的卡止作用部分,以及在第一、第二可动部件的卡止解除之后,阻止第二可动部件向后方移动的第二可动部件阻挡部分(10);第二可动部件具备带有规定功能的功能部分,当光连接器主体配置在规定的位置上时,上述功能作用于金属箍(2)或光导纤维(1),并显示出该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846160A
公开(公告)日:2006-10-11
申请号:CN200480025100.4
申请日:2004-08-31
Applicant: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IPC: G02B6/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825 , G02B6/3833 , G02B6/3885
Abstract: 光纤(2)的前端面与光纤(12)的前端面,在适配器(21)的排列部件(22)内对接。此时,由于夹持光纤(2)的一方部件是短板(4a),所以光纤(2)在短板的左端和排列部件的右端之间向上方弯曲而压曲。由于夹持光纤(12)的部件是长板(14b)和V槽基板(13),所以,光纤(12)在长板以及V槽基板(13)的各右端与排列部件的左端之间被水平固定。因此,由于光纤(2)的前端面和光纤(12)的前端面紧靠在一起,所以在两光纤之间,可以良好地进行光的传送。
-
公开(公告)号:CN100360971C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510062607.3
申请日:2005-04-01
Applicant: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879 , G02B6/3885 , G02B6/389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可拆卸光学连接器的拆卸工具和拆卸方法。该拆卸工具包括:工具主体;和一对指状部分,该对指状部分在第二方向互相平行地从工具主体延伸,该指状部分在第二方向具有延伸端和在垂直于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上具有互相面对的相对面,每个指状部分在垂直于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的第四方向具有一对互相相对的相邻表面,每个指状部分的至少一个相邻表面具有一个斜面,该斜面朝着延伸端倾斜并减小指状部分在第四方向的厚度,每个相对面在与第二方向相反的第一方向具有从延伸端延伸的凹槽,该凹槽适于容纳光学连接器的一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791820A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03805856.1
申请日:2003-01-28
Applicant: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将带衰减光纤(6)的长毛细管切割为具有一定的长度的多数条带衰减光纤的短毛细管(12)。而且,对带衰减光纤的短毛细管(12)的端面(12a、12b)进行研磨,制作带衰减光纤内置套圈(13)。
-
公开(公告)号:CN1677147A
公开(公告)日:2005-10-05
申请号:CN200510062607.3
申请日:2005-04-01
Applicant: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879 , G02B6/3885 , G02B6/3898
Abstract: 在用于连接光纤的光学连接器中,壳元件具有啮合部分。内部元件保持光纤并容纳在壳元件中以在第一方向可移动。止动器在第一方向与啮合部分啮合。弹簧与内部元件和止动器啮合并朝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推动内部元件。壳元件具有用于从止动器释放啮合部分的释放操作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2667562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080052244.4
申请日:2010-11-17
Applicant: NTT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 本多通信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2B6/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893 , G02B6/3825 , G02B6/384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连接器插头,所述光连接器插头在插入或拔出的中途不引起半插。本发明涉及一种与适配器嵌合的光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使设于上述适配器侧的弹性卡定片通过锥部张开、并通过阶梯部卡定的一对卡合部设在作为上述插头主体的插框的前端部,在上述一对卡合部之间,设置有可沿插拔方向自由移动的卡定解除片,上述卡合部的锥部为在插头插入时,在卡定前嵌合应力不下降的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2667562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080052244.4
申请日:2010-11-17
Applicant: NTT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 本多通信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2B6/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893 , G02B6/3825 , G02B6/384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连接器插头,其中,嵌合应力从开始起在中途不为0或不呈现下降的现象,当专业人员以外的普通人插拔光连接器时,在插入或拔出的中途不引起半插。本发明涉及一种与适配器嵌合的光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使设于上述适配器侧的弹性卡定片通过锥部张开、并通过阶梯部卡定的一对卡合部设在作为上述插头主体的插框的前端部,在上述一对卡合部之间,设置有可沿插拔方向自由移动的卡定解除片,在上述卡定解除片的后端部,设有在插头拔出时解除上述弹性卡定片的卡定作用的锥部,上述卡合部的锥部为在插头插入时,在卡定前嵌合应力不下降的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0392445C
公开(公告)日:2008-06-04
申请号:CN200380107720.8
申请日:2003-12-25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Inventor: 桥本俊和 , 北川毅 , 铃木扇太 , 柳泽雅弘 , 柴田知寻 , 神德正树 , 高桥浩 , 长濑亮 , 小林胜 , 浅川修一郎 , 阿部宜辉 , 鬼头勤 , 大山贵晴 , 小川育生
IPC: G02B6/13
Abstract: 在波动传输媒体上设置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利用数值计算求出从输入端口入射的传播光的场分布(1)(顺传播光)和使从输入端口入射的光信号从输出端口输出时所期待的出射场从输出端口侧逆传播的相位共轭光的场分布(2)(逆传播光)。然后,以这些场分布(1)和(2)为基础按照消除传播光与逆传播光在各点(x,y)的相位差的方式求出媒体中的空间的折射率分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