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81201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080068568.7

    申请日:2010-09-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1 H01M2/263 H01M2/30 Y10T29/49112

    Abstract: 轴芯(10)包含:正极轴芯部(11),在一端设有正极扩张部(11P);负极轴芯部(12),在另一端设有负极扩张部(12N);和绝缘部(13),使正极轴芯部(11)与负极轴芯部(12)彼此绝缘地一体化。正极板(122)在由正极扩张部(11P)扩张的状态下与正极集电体(115)电连接,负极板(124)在由负极扩张部(12N)扩张的状态下与负极集电体(116)电连接。正负极轴芯扩张部(12N11a)在卷绕电极组120的端面从内部撑开正负极层叠体(122C、124C),将正极集电体(115)的正极连接片(115B)与正极集电部(122A)超声波焊接,并且,将负极集电体(116)的负极连接片(116B)与负极集电部(124A)超声波焊接。

    圆筒形二次电池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48507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280007162.7

    申请日:2012-01-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3 H01M10/0431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圆筒形二次电池,其包括:隔着隔膜卷绕有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的电极组;集电部件,被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导电引线卷绕,并且导电引线重叠而接合于该集电部件;和电池容器,其收纳电极组和集电部件,并被注入电解液。导电引线从根部到前端部形成为前部逐渐变细的形状,在令导电引线的线距的公差为Δp,导电引线的根部与前端部的宽度尺寸的差为Δw时,设定导电引线的线距,使得将导电引线卷绕在集电部件时的导电引线的重叠条数的标准差除以导电引线的重叠条数的标准差的平均值所得的数值的变动幅度为规定值以下的适当区域内,适当区域的范围大于Δp与Δw的和。

    单电池和电池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27063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198490.6

    申请日:2013-0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螺栓或焊接的任一者连接汇流条和外部端子的单电池。单电池具备发电元件;电池容器;外部端子(104、105);连接发电元件与外部端子(104、105)的集电体(180、190)。外部端子(104、105)具有抵接汇流条的抵接部(142、152)和与集电体(180、190)连接的连接部(143、153)。抵接部(142、152)具有与汇流条螺栓连结的连结部(145、155)和焊接汇流条的焊接部(141、151)。连接部(143、153)以从焊接部(141、151)朝向电池容器的内侧突出的方式设置。在连结部(143、153)上设置有螺栓插通孔,在连结部(143、153)与电池盖(102)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汇流条通过螺栓、螺母与连结部(143、153)连结的空间。

    二次电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70011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110043955.1

    申请日:2011-0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241 H01M2/04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有气体排出阀门(10)的二次电池。该气体排出阀门(10)形成为大致椭圆板状,沿着其外周形成有外周槽部(12)和外周槽部(12)内侧的内侧槽部(11)。当电池容器的压力达到规定值时,内侧槽部(11)上拉伸应力集中并发生裂开,气体排出阀门(10)被分割成由放射槽要素(11b)、上底部(11a)和外周槽部(12)所围绕的两个梯形区域D1、D2以及由放射槽要素(11b)和外周槽部(12)所围绕的两个三角形区域S1、S2。由此,梯形区域D1、D2、三角形区域S1、S2在被分割开的同时,向外侧卷起,从而在气体排出阀门(10)产生较大的开口。打开阀门结束时,由于打开阀门后的各阀门基片通过不连续部(13A)与阀体(10b)连接,阀门基片不会飞散。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