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品位铅锌矿选择性磨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27801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287901.X

    申请日:2011-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品位铅锌矿选择性磨矿方法。本发明利用铅锌矿中碳质含量的差异,通过调节矿浆重量百分浓度及分级机溢流重量百分浓度,将品位低的铅锌矿呈自然矿块从磨机中排出,避免不必要的磨碎,采用本方法处理低品位铅锌原矿,铅精矿和锌精矿的品位均能提高到40%和47%以上,同时铅回收率达65%以上及锌回收率达91%以上,采用此方法得到的磨矿产品粒度分布合理,有效改善了后续选别作业的选别指标。

    两段磨矿的精确化装补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78076C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710065760.0

    申请日:2007-0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段磨矿的精确化装补球方法,属于选矿方法中的矿石粉碎、磨细技术领域。将最大粒度25~15毫米的新给矿分两段磨碎至粒度小于0.15mm,其中小于0.074mm的达70wt%或更细的产品细度。根据这一要求,本发明提出的两段磨矿的精确化装补球方法,在一段磨矿中将新给矿粒度磨细至最大粒度为2~3mm,其中小于0.074mm的占20~30wt%,二段磨矿中再将其磨至小于0.15mm,其中小于0.074mm的达70%以上。以取代现行生产中粗放而效果差的经验装补球方法。本发明不仅适用于两段磨矿流程,而且也适用于三段磨矿流程;产品粒度特性好,选别指标高;可适应不同矿石硬度、不同磨机规格、不同转速率磨机及不同矿石特性的磨矿工艺。

    低品位铅锌矿选择性磨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27801B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110287901.X

    申请日:2011-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品位铅锌矿选择性磨矿方法。本发明利用铅锌矿中碳质含量的差异,通过调节矿浆重量百分浓度及分级机溢流重量百分浓度,将品位低的铅锌矿呈自然矿块从磨机中排出,避免不必要的磨碎,采用本方法处理低品位铅锌原矿,铅精矿和锌精矿的品位均能提高到40%和47%以上,同时铅回收率达65%以上及锌回收率达91%以上,采用此方法得到的磨矿产品粒度分布合理,有效改善了后续选别作业的选别指标。

    一种硫化镍矿选矿中的降镁提效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27463A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810058599.9

    申请日:2008-06-27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硫化镍矿选矿中的降镁提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实测矿石的单轴抗压强度;2)依据测得的矿石力学强度,采用球径半理论公式计算各次磨矿所需的精确球径;3)根据精确球径选用短柱形介质,既能磨得细又可减轻矿石过粉碎;4)通过试验确定各次的最佳磨矿浓度;5)按上述步骤选定各次磨矿最佳的磨矿介质和最佳磨矿浓度,可进行多段次磨矿和选矿。介质为短柱形介质,包括中磨介质和细磨介质,其形状均为有一定锥度的短柱体。本发明的方法仅改变磨矿的介质即可获得良好的选矿效果;精矿氧化镁含量低于6%,镍铜回收率亦明显提高,精矿品位也有提高,并降低了生产成本,精矿粒度还有所加粗,有利于后续的精矿过滤脱水作业。

    两段磨矿的精确化装补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36902A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710065760.0

    申请日:2007-0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段磨矿的精确化装补球方法,属于选矿方法中的矿石粉碎、磨细技术领域。将最大粒度25~15毫米的新给矿分两段磨碎至粒度小于0.15mm,其中小于0.074mm的达70wt%或更细的产品细度。根据这一要求,本发明提出的两段磨矿的精确化装补球方法,在一段磨矿中将新给矿粒度磨细至最大粒度为2~3mm,其中小于0.074mm的占20~30wt%,二段磨矿中再将其磨至小于0.15mm,其中小于0.074mm的达70%以上。以取代现行生产中粗放而效果差的经验装补球方法。本发明不仅适用于两段磨矿流程,而且也适用于三段磨矿流程;产品粒度特性好,选别指标高;可适应不同矿石硬度、不同磨机规格、不同转速率磨机及不同矿石特性的磨矿工艺。

    一种用于磨矿机中的中细磨矿介质

    公开(公告)号:CN201211487Y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820081510.6

    申请日:2008-06-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磨矿机中的中细磨矿介质。其特征在于中细磨介质的形状为短柱形。短柱形介质的直径D和长度L根据精确球径重量与替换介质重量相等的原则确定短柱形介质的直径D及长度L。本实用新型的短柱形中细磨介质比传统细磨钢球相比有众多优点:1)由于新介质研磨面积比钢球大20~25%,因此细磨能力比球强,细磨机生产能力可提高10~15%;2)由于短线接触破碎,产品粒度均匀,细度既较高,过粉碎也轻;3)由于破碎力精确,矿物单体解离度高,送入选别后回收率及精矿品位均有提高,精矿的平均粒度也有所加粗;4)介质成本低,磨矿的介质成本有所降低;5)因为介质尺寸精确,磨机的工作噪音有所降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