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06672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84974.6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7024 , C07H1/08 , C07H13/04 , C07H1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系列藏红花色素类化合物及其在防治阿尔茨海默症方面的相关药理应用。以中药栀子为原料,通过多种分离方法得到一系列藏红花色素类化合物,以体外细胞实验筛选具有保护过氧化氢(H2O2)引起的氧化损伤和L?谷氨酸所引起的兴奋性氨基酸损伤的化合物,结果显示,这些藏红花色素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保护H2O2和L?谷氨酸所致细胞损伤的作用,由于氧化应激、兴奋性氨基酸显著升高是阿尔茨海默症神经损伤的重要因素,故这些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防治阿尔茨海默症的作用并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906672B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610284974.6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7024 , C07H1/08 , C07H13/04 , C07H1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系列藏红花色素类化合物及其在防治阿尔茨海默症方面的相关药理应用。以中药栀子为原料,通过多种分离方法得到一系列藏红花色素类化合物,以体外细胞实验筛选具有保护过氧化氢(H2O2)引起的氧化损伤和L‑谷氨酸所引起的兴奋性氨基酸损伤的化合物,结果显示,这些藏红花色素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保护H2O2和L‑谷氨酸所致细胞损伤的作用,由于氧化应激、兴奋性氨基酸显著升高是阿尔茨海默症神经损伤的重要因素,故这些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防治阿尔茨海默症的作用并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935363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10284549.7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1/7024 , A61P25/28 , A61K36/88 , C07H13/06 , A23L33/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33/105 , A61K31/7024 , A61K36/88 , C07H13/06 , A23V2002/00 , A23V2200/322 , A23V225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物,还涉及一种从栀子中提取的藏红花色素类活性部位,主要包含下述成分:藏红花酸双‑β‑D‑龙胆二糖苷、藏红花酸‑β‑D‑吡喃葡萄糖基‑β‑D‑龙胆二糖苷、藏红花酸双‑β‑D‑吡喃葡萄糖苷、13Z‑藏红花酸双‑β‑D‑龙胆二糖苷、neocrocin B、藏红花酸单‑β‑D‑龙胆二糖苷、13Z‑藏红花酸‑8‑O‑β‑D‑龙胆二糖苷、13Z‑藏红花酸‑8'‑O‑β‑D‑龙胆二糖苷、藏红花酸单‑β‑D‑吡喃葡萄糖苷。药理实验结果表明,所述藏红花色素类活性部位可有效改善东莨菪碱和β淀粉样蛋白所致小鼠学习记忆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05935363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284549.7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1/7024 , A61P25/28 , A61K36/88 , C07H13/06 , A23L33/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33/105 , A61K31/7024 , A61K36/88 , C07H1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物,还涉及一种从栀子中提取的藏红花色素类活性部位,主要包含下述成分:藏红花酸双-β-D-龙胆二糖苷、藏红花酸-β-D-吡喃葡萄糖基-β-D-龙胆二糖苷、藏红花酸双-β-D-吡喃葡萄糖苷、13Z-藏红花酸双-β-D-龙胆二糖苷、neocrocin B、藏红花酸单-β-D-龙胆二糖苷、13Z-藏红花酸-8-O-β-D-龙胆二糖苷、13Z-藏红花酸-8'-O-β-D-龙胆二糖苷、藏红花酸单-β-D-吡喃葡萄糖苷。药理实验结果表明,所述藏红花色素类活性部位可有效改善东莨菪碱和β淀粉样蛋白所致小鼠学习记忆损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