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9022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30688.3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4/485 , H01M4/58 , H01M4/62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4/0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梯度厚极片,包括靠近集流体侧的第一正极层和远离集流体侧的第二正极层,所述第一正极层和第二正极层分别由不同比例混合的正极活性材料、电解质材料、导电剂和粘接剂组成,其中正极活性材料的质量为80‑93份,电解质的质量为5‑17份,导电剂为0‑5份,粘接剂为0‑3份。本发明同时满足高离子传输和电子传输的双层正极片,该正极片具有高能量密度高、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制造成本较低且制备工艺简单,能够实现锂离子电池整体能量密度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6190574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40023.1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IPC: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4/134 , H01M4/133 , H01M4/62 , H01M10/05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全固态电池的复合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负极活性物质球磨混合;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混合后的负极活性物质与固态电解质球磨混合,获得复合负极;铟颗粒呈点状分布在整个复合负极中。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失,进行了创新性的改进,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全固态电池的新型负极结构,解决了在高倍率下,石墨负极或硅碳负极嵌锂速率慢,易发生充电析锂,造成电化学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规模化生产,可实现高倍率下全固态锂电池的稳定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1715408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430700.X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覆型卤化物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覆型卤化物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将一定质量比的金属卤化物和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制备金属盐水溶液;使用喷雾干燥工艺,将得到的金属盐水溶液喷入到高温腔体中进行干燥、造粒,利用溶质溶解度不同的特性,最终形成内核为金属卤化物外层为卤化物固态电解质的球形正极复合材料;其中,金属卤化物的溶解度低于卤化物固态电解质的溶解度。本发明提供的正极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43155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895972.5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固态电解质膜、其制备方法和固态电池,属于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在第一膜层的上下表面叠放第二膜层,热压,其中第二膜层中的第二固态电解质颗粒的D50与第一膜层中的第一固态电解质颗粒的D50之比为1:2~20,且第一固态电解质颗粒的D50与D90之比为1:1.25~5,第二固态电解质颗粒的D50与D90之比为1:1~1.1,能够降低制得的固态电解质膜的表面孔隙率,提高离子电导率和拉伸强度。在应用于固态电池时,能够提高固态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43155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895972.5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固态电解质膜、其制备方法和固态电池,属于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在第一膜层的上下表面叠放第二膜层,热压,其中第二膜层中的第二固态电解质颗粒的D50与第一膜层中的第一固态电解质颗粒的D50之比为1:2~20,且第一固态电解质颗粒的D50与D90之比为1:1.25~5,第二固态电解质颗粒的D50与D90之比为1:1~1.1,能够降低制得的固态电解质膜的表面孔隙率,提高离子电导率和拉伸强度。在应用于固态电池时,能够提高固态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476892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365075.5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IPC: H01M4/36 , H01M10/0525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种适用于干法电极工艺的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电池领域,本发明的正极复合材料组分是由金属氧化物内核以及包覆在其表面的且具有组分梯度的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构成,正极复合材料的结构是由一级颗粒通过造粒而形成的二次颗粒的多级结构。本申请制备的正极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离子电导率,避免了刚性内核活性物质的直接接触,减弱了正极片内部的接触应力,且整体的固态电解质和粘结剂使用减少,减弱对设备的依赖。另外,本申请的正极复合材料性能优异,粘结性能佳能有效避免正极片掉料的问题,同时,具有高活性物质,活性物质和固态电解质之间充分的面面二维接触将形成更加丰富的离子传输网络。
-
公开(公告)号:CN1194193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33831.2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IPC: H01M10/42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界面保护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全固态电池体系中负极材料技术领域,所述界面保护层为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所述单层结构由Li6PS5Cl和导电炭构成,所述Li6PS5Cl和所述导电炭的质量比为99.5:0.5、99:1、97:3和95:5中的任意一种;或者,所述单层结构由Li6PS5Cl和亲锂元素M构成,所述Li6PS5Cl和所述亲锂元素M的质量比为75:25;所述多层结构由数层界面层层叠而成,所述界面层由Li6PS5Cl和导电炭构成,所述Li6PS5Cl和所述导电炭的质量比为99.5:0.5、99:1、97:3和95:5中的任意一种;在数层所述界面层中,所述导电炭的含量逐层递增。所述界面保护层具有梯度导电性能,在保证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内部离子、电子传输的同时,有效诱导锂的均匀沉积,进而提高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54080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430700.X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固态电池包覆型卤化物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覆型卤化物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将一定质量比的金属卤化物和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制备金属盐水溶液;使用喷雾干燥工艺,将得到的金属盐水溶液喷入到高温腔体中进行干燥、造粒,利用溶质溶解度不同的特性,最终形成内核为金属卤化物外层为卤化物固态电解质的球形正极复合材料;其中,金属卤化物的溶解度低于卤化物固态电解质的溶解度。本发明提供的正极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56)对比文件张安邦等.固态电池中的正极/电解质界面性质研究进展《.材料工程》.2022,第50卷(第11期),第46-62页.
-
公开(公告)号:CN11711743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358378.4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IPC: H01M50/474 , H01M50/486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10/058 ,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全固态电池及其负极界面表征样品处理方法,无机全固态电池包括负极和固态电解质层,负极和固态电解质层之间设置防粘构件,防粘构件包括隔离区域和工作区域;防粘构件采用可溶解的有机膜层。无机全固态电池的负极界面表征样品处理方法包括:取无机全固态电池;在惰性气氛环境中,将负极与防粘构件一起与固态电解质分离;将分离后的负极与防粘构件置于有机溶剂中浸泡,去除防粘构件,和/或者去除防粘构件和负极表面残余的固态电解质;将负极烘干获得电池电极界面样品。本发明解决了全固态电池负极界面无法表征的问题,在无机全固态电池中,可获取保留完整电极界面形貌结构的同时,也能够确获取准确界面物相。
-
公开(公告)号:CN11705988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317802.0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干法制备方法和应用,增强固态电解质膜的原料组成包括固态电解质与绝缘陶瓷材料和粘结剂;固态电解质与绝缘陶瓷和粘结剂的质量比为50:45:5~99.8:0.1:0.1。干法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固态电解质材料和绝缘陶瓷材料混合得到混合固态电解质材料;取混合后固态电解质材料,加入粘结剂,再次混合得到混料;对所得混料进行预保温处理;将预保温处理后的混料进行纤维化处理,得到纤维化后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将纤维化后的固态电解质材料进行单次或多次热辊压得到增强的固态电解质膜。本发明提供的增强固态电解质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电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