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98017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110805042.2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以高水准获得车辆的行驶稳定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的底罩构造。在本发明的底罩构造中,使底罩(15)中的作为位于最下方的部分的第1罩部(15a)的第1后端部(15a2)与前轮车轴(21)相比位于前方侧。由此,在与前轮车轴(21)相比的前方侧的区域中形成强负压区域。从而,空气向车轮罩23的流量减少(在底罩(15)中的第1罩部(15a)的底面产生的路车间空气流的流量增加)。其结果,由于在车辆(11)的车身(13)作用有将车辆(11)向路面吸附的吸引力,因此能够获得更合适的行驶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98016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0804829.7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以高水准获得车辆的行驶稳定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的底罩构造。在本发明的底罩构造中,使在底罩(15)中的作为位于最下方的部分的第1罩部(15a)的第1后端部(15a2)与前轮车轴(21)相比位于前方侧。另外,在第1罩部(15a)的第1后端部(15a2)形成在侧面观察时呈规定的曲率的曲率部(27)。由此,在与前轮车轴(21)相比的前方侧的区域中形成强负压区域。从而空气向车轮罩(23)的流量减少(在底罩(15)中的第1罩部(15a)的底面产生的路车间空气流的流量增加)。其结果,由于在车辆(11)的车身(13)作用有将车辆(11)向路面吸附的吸引力,因此能够获得更合适的行驶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3330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310445634.7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扰流板装置,能够提升空气力学性能。扰流板装置适用于安装在车辆所设的车体部件的后缘,且包括:扰流板本体,具有上表面部、以及从上表面部的后端往下方弯折的弯折部;以及可动机构,连接扰流板本体,以带动扰流板本体相对于车体部件移动,其中扰流板本体在上表面部的前端接近车体部件的上表面的存放位置以及上表面部经由可动机构相对于车体部件往后方展开的展开位置之间可移动,以沿着车体部件的上表面延长的假想线为基准,在展开位置中的上表面部的前端位在假想线上或比假想线更靠下方的位置,并且上表面部与假想线相交,且在展开位置中的弯折部位在相较于在存放位置中的弯折部更靠后方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998016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0804829.7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以高水准获得车辆的行驶稳定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的底罩构造。在本发明的底罩构造中,使在底罩(15)中的作为位于最下方的部分的第1罩部(15a)的第1后端部(15a2)与前轮车轴(21)相比位于前方侧。另外,在第1罩部(15a)的第1后端部(15a2)形成在侧面观察时呈规定的曲率的曲率部(27)。由此,在与前轮车轴(21)相比的前方侧的区域中形成强负压区域。从而空气向车轮罩(23)的流量减少(在底罩(15)中的第1罩部(15a)的底面产生的路车间空气流的流量增加)。其结果,由于在车辆(11)的车身(13)作用有将车辆(11)向路面吸附的吸引力,因此能够获得更合适的行驶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71848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210128497.X
申请日:2022-02-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35/00
Abstract: 提供即使保险杠扰流板的控制机构产生缺陷等也能发挥所希望的碰撞性能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其具备:保险杠面板(5);使保险杠扰流板(10)沿车辆内外方向移动的第一执行机构(12);进行第一执行机构(12)的控制的第一控制部(13);使保险杠扰流板(10)及第一执行机构(12)沿车辆内外方向移动的第二执行机构(22);和进行第二执行机构(22)的控制的第二控制部(23)。当保险杠扰流板(10)及第一执行机构(12)向后方移动、且第一执行机构(12)及第一控制部(13)中的至少一方在保险杠扰流板(10)相对于保险杠面板(5)突出的展开状态下失效时,第二控制部(23)通过第二执行机构(22)使保险杠扰流板(10)及第一执行机构(12)向车辆内侧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619861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1449132.9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3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下部结构,能够提升空气力学性能,且能够抑制导流板在遇到障碍物时所受到的冲击。车体下部结构包括:导流板,设置在车辆的车体上、且能够在覆盖所述车体的下部的收纳位置以及往下方突出的展开位置之间移动;以及轴部件,在车辆左右方向上延伸,将所述导流板的前端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车体上,其中,所述导流板经由自重而维持在往下方突出的所述展开位置,并且,在受到来自下方的冲击负载的情况下,所述导流板从所述展开位置往所述收纳位置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3998017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0805042.2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以高水准获得车辆的行驶稳定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的底罩构造。在本发明的底罩构造中,使底罩(15)中的作为位于最下方的部分的第1罩部(15a)的第1后端部(15a2)与前轮车轴(21)相比位于前方侧。由此,在与前轮车轴(21)相比的前方侧的区域中形成强负压区域。从而,空气向车轮罩23的流量减少(在底罩(15)中的第1罩部(15a)的底面产生的路车间空气流的流量增加)。其结果,由于在车辆(11)的车身(13)作用有将车辆(11)向路面吸附的吸引力,因此能够获得更合适的行驶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5412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0148385.0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具备防止从路面上被卷起的异物进入扰流板和后保险杠的内部以外,也具备提升美观的结构设计。所述车辆后部结构包括:扰流板装置,设置在车辆的后保险杠;所述扰流板装置包括:可动部,设置成在与所述后保险杠连接的存放位置和从所述后保险杠朝向车辆的后方突出的展开位置之间可移动;以及至少一个固定部,具有用于驱动所述可动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移动的驱动构件;且在所述可动部和所述后保险杠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可动部的后侧部的上表面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形成为朝向车辆的上方突出的突出形状,以使所述可动部在所述存放位置时遮蔽所述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1507184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128497.X
申请日:2022-02-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35/00
Abstract: 提供即使保险杠扰流板的控制机构产生缺陷等也能发挥所希望的碰撞性能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其具备:保险杠面板(5);使保险杠扰流板(10)沿车辆内外方向移动的第一执行机构(12);进行第一执行机构(12)的控制的第一控制部(13);使保险杠扰流板(10)及第一执行机构(12)沿车辆内外方向移动的第二执行机构(22);和进行第二执行机构(22)的控制的第二控制部(23)。当保险杠扰流板(10)及第一执行机构(12)向后方移动、且第一执行机构(12)及第一控制部(13)中的至少一方在保险杠扰流板(10)相对于保险杠面板(5)突出的展开状态下失效时,第二控制部(23)通过第二执行机构(22)使保险杠扰流板(10)及第一执行机构(12)向车辆内侧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495470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115959.4
申请日:2022-02-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35/00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增大扰流板的表面积来提高整流效果的扰流板构造,具备:基座部(6),其安装在车身(2)上;和可动整流部(7),其相对于基座部(6)从车辆(1)前侧的前侧位置((A))经过中间位置((B))移动到车辆后侧的后侧位置((C))。随着可动整流部(7)从前侧位置((A))向中间位置((B))移动,可动整流部(7)的后端(7a)向上方移动。另外,随着可动整流部(7)从中间位置((B))向后侧位置((C))移动,可动整流部(7)的后端(7a)向下方移动。而且,后侧位置((C))下的可动整流部(7)的后端(7a)的高度位置(Ch)比前侧位置((A))下的可动整流部(7)的后端(7a)的高度位置(Ah)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