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尾纤的制造方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239854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810895237.9

    申请日:2018-08-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预制尾纤的制造方法,包括分切工序,所述分切工序包括以下步骤:A)配置多个间隔设置的分盘具,主盘具上的蝶缆绕制在其中一个分盘具上;B)当分盘具收卷到设定长度的蝶缆后,切断蝶缆,将主盘具上的蝶缆的切断段与另一个分盘具固定,进行新的收卷操作;C)重复步骤B)直至全部的分盘具收卷完成;D)取出各分盘具上的蝶缆。本申请通过设置多个分盘具,使得在全部分盘具都收卷完成后工人再统一操作,工人不需要频繁操作,整个过程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预制尾纤生产工艺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94123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610437303.9

    申请日:2016-06-17

    Inventor: 陈美华 陈坚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尾纤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安装套管工序;2)点胶和安装插芯工序;3)加热固化工序;4)安装散件工序;5)打磨工序;6)检测工序;散件侧壁上设有铁片;步骤6)中所述自动检测设备包括传输装置和检测装置,传输装置包括上传输链和下传输链,所述传输装置还包括装样区、检测区、卸样区;上传输链与下传输链同步等速运动,上传输链上均匀设有吸附片以吸附铁片,光纤的其余部分盘布在下传输链上。本发明通过设置由传输装置和检测装置,实现了预制尾纤检测的自动化,提高了检测速率,减少了人为操作带来的检测误差。

    预制尾纤生产工艺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21038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711065442.4

    申请日:2016-06-17

    Inventor: 陈美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尾纤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剥纤工序;2)安装套管工序,得到的裸纤平贴放置在下套筒支架上的下套筒上,将装有上套筒的上套筒支架移至预定的位置,使得上套筒与下套筒的位置精确对应,上套筒架下压,使得上套筒与下套筒相对固定,得到包裹裸纤的组合后的套管;3)点胶和安装插芯工序:用装有胶水的针筒对插芯头点胶,将已点胶的插芯头安装至插芯架,将插芯架水平移至预定位置,使得插芯头对应套入裸纤中;4)加热固化工序;5)安装散件工序;本发明通过设置由上套筒和下套筒组成的套管,解决了现有光纤细软易于弯曲,难以实现精确对接的操作的缺陷,实现了预制尾纤自动化、批量生产,提高了生产速率。

    预制尾纤生产工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802914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589467.2

    申请日:2016-06-17

    Inventor: 陈美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尾纤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安装套管工序;2)点胶和安装插芯工序;3)加热固化工序;4)安装散件工序;5)打磨工序;6)检测工序;散件侧壁上设有铁片;步骤6)中所述自动检测设备包括传输装置和检测装置,传输装置包括上传输链和下传输链,所述传输装置还包括装样区、检测区、卸样区;上传输链与下传输链同步等速运动,上传输链上均匀设有吸附片以吸附铁片,光纤的其余部分盘布在下传输链上。本发明通过设置由传输装置和检测装置,实现了预制尾纤检测的自动化,提高了检测速率,减少了人为操作带来的检测误差。

    预制尾纤生产工艺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80998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317012.5

    申请日:2016-06-17

    Inventor: 陈美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尾纤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安装套管工序;2)点胶和安装插芯工序;3)加热固化工序;4)安装散件工序;5)打磨工序;6)检测工序;散件侧壁上设有铁片;步骤6)中所述自动检测设备包括传输装置和检测装置,传输装置包括上传输链和下传输链,所述传输装置还包括装样区、检测区、卸样区;上传输链与下传输链同步等速运动,上传输链上均匀设有吸附片以吸附铁片,光纤的其余部分盘布在下传输链上。本发明通过设置由传输装置和检测装置,实现了预制尾纤检测的自动化,提高了检测速率,减少了人为操作带来的检测误差。

    预制尾纤生产工艺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94124B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610445106.1

    申请日:2016-06-17

    Inventor: 陈美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尾纤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剥纤工序;2)安装套管工序,得到的裸纤平贴放置在下套筒支架上的下套筒上,将装有上套筒的上套筒支架移至预定的位置,使得上套筒与下套筒的位置精确对应,上套筒架下压,使得上套筒与下套筒相对固定,得到包裹裸纤的组合后的套管;3)点胶和安装插芯工序:用装有胶水的针筒对插芯头点胶,将已点胶的插芯头安装至插芯架,将插芯架水平移至预定位置,使得插芯头对应套入裸纤中;4)加热固化工序;5)安装散件工序;本发明通过设置由上套筒和下套筒组成的套管,解决了现有光纤细软易于弯曲,难以实现精确对接的操作的缺陷,实现了预制尾纤自动化、批量生产,提高了生产速率。

    预制尾纤生产工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94124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45106.1

    申请日:2016-06-17

    Inventor: 陈美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8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尾纤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剥纤工序;2)安装套管工序,得到的裸纤平贴放置在下套筒支架上的下套筒上,将装有上套筒的上套筒支架移至预定的位置,使得上套筒与下套筒的位置精确对应,上套筒架下压,使得上套筒与下套筒相对固定,得到包裹裸纤的组合后的套管;3)点胶和安装插芯工序:用装有胶水的针筒对插芯头点胶,将已点胶的插芯头安装至插芯架,将插芯架水平移至预定位置,使得插芯头对应套入裸纤中;4)加热固化工序;5)安装散件工序;本发明通过设置由上套筒和下套筒组成的套管,解决了现有光纤细软易于弯曲,难以实现精确对接的操作的缺陷,实现了预制尾纤自动化、批量生产,提高了生产速率。

    预制尾纤生产工艺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94123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37303.9

    申请日:2016-06-17

    Inventor: 陈美华 陈坚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8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尾纤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安装套管工序;2)点胶和安装插芯工序;3)加热固化工序;4)安装散件工序;5)打磨工序;6)检测工序;散件侧壁上设有铁片;步骤6)中所述自动检测设备包括传输装置和检测装置,传输装置包括上传输链和下传输链,所述传输装置还包括装样区、检测区、卸样区;上传输链与下传输链同步等速运动,上传输链上均匀设有吸附片以吸附铁片,光纤的其余部分盘布在下传输链上。本发明通过设置由传输装置和检测装置,实现了预制尾纤检测的自动化,提高了检测速率,减少了人为操作带来的检测误差。

    一种预制尾纤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27060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910917916.6

    申请日:2018-08-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预制尾纤的制造方法,包括分切工序,所述分切工序包括以下步骤:A)配置多个间隔设置的分盘具,主盘具上的蝶缆绕制在其中一个分盘具上;B)当分盘具收卷到设定长度的蝶缆后,切断蝶缆,将主盘具上的蝶缆的切断段与另一个分盘具固定,进行新的收卷操作;C)重复步骤B)直至全部的分盘具收卷完成;D)取出各分盘具上的蝶缆。本申请通过设置多个分盘具,使得在全部分盘具都收卷完成后工人再统一操作,工人不需要频繁操作,整个过程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用于预制尾纤的分切设备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703388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910918655.X

    申请日:2018-08-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预制尾纤的分切设备,包括机架、主盘具以及收卷组,收卷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收卷装置,各收卷装置均包括:转动轴,安装在机架上;伺服电机;分盘具,安装在转动轴上,包括两个限位盘以及连接筒,其中,位于内侧的限位盘为第一限位盘,位于外侧的限位盘为第二限位盘;夹紧机构,用于控制夹紧机构工作,将蝶缆夹紧;支撑滚轮,转动安装在机架上;切断机构,用于在分盘具收卷完成后将蝶缆切断,支撑滚轮位于分盘具和切断机构之间;收卷调节机构,用于控制蝶缆相对支撑滚轮的位置。本申请通过设置多个分盘具,使得在全部分盘具都收卷完成后工人再统一操作,工人不需要频繁操作,整个过程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