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55451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980100977.8
申请日:2009-05-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39/023 , F04B35/04 , F04B39/0005 , F04B39/122 , F04B53/008 , F04B53/18 , F16J1/08
Abstract: 封闭式压缩机包括用于存储润滑油的密闭容器、电驱动元件和由电驱动元件驱动的压缩元件。压缩元件包括形成压缩室的缸体、在压缩室内部往复运动的活塞,和用于将润滑油供应至活塞的外周的供油装置。在活塞的外周上凹陷地形成第一油槽,并且相对于第一油槽在与压缩室相反的一侧凹陷地形成第二油槽。第二油槽具有与第一油槽的空间体积相同或较之更大的空间体积。设置有扩展间隙部,使得活塞与圆筒形孔部之间的间隙从上死点至下死点变宽。
-
公开(公告)号:CN101310956A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810125991.0
申请日:2004-10-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吸入消声器的制造方法,并公开一种用于使能量效率更高并降低噪音的技术。在该方法中,吸入消声器的泡沫模制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用于密封压缩机的吸入消声器的壳体的一个部件,其中在所述模制过程中,使用模芯回退来移动模具的至少一个部件,扩大型腔并使板厚更厚。于是,通过扩大模具,降低压力并使气体膨胀,由此促进发泡。这样,除了上面提到的效果以外,由于获得了更高的泡沫放大率,可获得极好的热绝缘性能,由此能让吸入效率变得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701179A
公开(公告)日:2005-11-23
申请号:CN200480000724.0
申请日:2004-07-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B3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39/0055
Abstract: 一种封闭式压缩机的压缩单元包括一个位于压缩室的开口的吸收阀和一个吸收消声器。所述吸收消声器包括形成隔音空间的吸收消声器体、用于连通吸收阀和隔音空间的第一连通通道、和用于连通封闭容器和隔音空间的第二连通通道。隔音空间中的第一连通通道的一个开口和隔音空间中的第二连通通道的一个开口两者在相同的方向上开口。此外,一个隔音壁位于吸收消声器体的壁上的至少面对两个开口的位置上。这种结构获得了低噪声和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867774A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200480029715.4
申请日:2004-10-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B39/00
Abstract: 其涉及密封压缩机和吸入消声器的制造方法,并公开一种用于使能量效率更高并降低噪音的技术。根据该技术,在具有消声空间143的吸入消声器140中,通过泡沫模制壁147,例如背面等,在那里在构成吸入消声器140的壳体140C的壁之间的消声空间内的开放端145a、146a是开放的,可以以节约空间的方式有效地减小释放到消声空间143中的致冷剂气体的加热作用,而使吸入效率更高,及有效地吸收在消声空间内的开放端145a中发射的致冷剂脉动音调,因此减小噪音。
-
公开(公告)号:CN102362070B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080012956.3
申请日:2010-03-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B3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39/0094 , F04B39/0246 , F04B39/0253 , F04B39/026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降低支承轴的能力的情况下减少轴与轴承的滑动损失的结构的往复式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100)具备气缸(5)、活塞(4)、连杆(6)、轴(1)及轴承(2)。轴(1)具有作为被轴承(2)覆盖的部分的轴颈部(28)。轴颈部(28)包括:以与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上的该轴颈部(28)的中点(M)为基准而位于靠近连杆(6)侧的第一轴颈部(7);以中点(M)为基准而位于远离连杆(6)侧的第二轴颈部(8)。轴承(2)具有支承第一轴颈部(7)的第一滑动部(10)和支承第二轴颈部(8)的第二滑动部(11)。第一滑动部(10)在从基准位置观察时轴(1)的旋转方向上的从0~180度的范围及270~360度的范围中选择的至少一个范围内具有第一凹部(29)。
-
公开(公告)号:CN103827607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280046822.2
申请日:2012-09-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5D1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D17/065 , F25D2317/066 , F25D2317/067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藏库,其具有:设置于上部的冷藏室;设于下部的冷冻室;和配置于冷却器的上部,将生成的冷气强制地向各室送风的风扇。另外,具有冷藏室管道装置(80),其具有向冷藏室吹送冷气的冷藏室送风管道和使冷气返回冷却器的冷藏室返回管道。在冷藏室管道装置(80)的管道装置排出部(90),与管道装置排出部(90)的风道内的最小截面面积相比,冷藏库内侧排出开口部的截面面积设计得较大。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冷藏室内的温度均匀和防止结露,因此能够确保各储藏室温度均匀和管道装置周边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889140B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0880119726.X
申请日:2008-11-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B3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39/0055 , F04B39/0061 , Y10S181/403
Abstract: 将密闭外壳内的空间与入口消音器(145)的声音吸收空间(147)连通的入口管(151)被设置为从入口管入口(155)朝向入口管出口(157)向下倾斜。将声音吸收空间(147)与入口阀连通的出口管(153)包括出口管入口(161)和出口管出口(163)。入口管入口(155)和出口管入口(161)形成在基本相同的高度处。由此,有效地利用制冷剂的势能将制冷气体引至出口管入口(161)提高了压缩效率并稳定了压缩机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855451B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0980100977.8
申请日:2009-05-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39/023 , F04B35/04 , F04B39/0005 , F04B39/122 , F04B53/008 , F04B53/18 , F16J1/08
Abstract: 封闭式压缩机包括用于存储润滑油的密闭容器、电驱动元件和由电驱动元件驱动的压缩元件。压缩元件包括形成压缩室的缸体、在压缩室内部往复运动的活塞,和用于将润滑油供应至活塞的外周的供油装置。在活塞的外周上凹陷地形成第一油槽,并且相对于第一油槽在与压缩室相反的一侧凹陷地形成第二油槽。第二油槽具有与第一油槽的空间体积相同或较之更大的空间体积。设置有扩展间隙部,使得活塞与圆筒形孔部之间的间隙从上死点至下死点变宽。
-
公开(公告)号:CN102362070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080012956.3
申请日:2010-03-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B3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39/0094 , F04B39/0246 , F04B39/0253 , F04B39/026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降低支承轴的能力的情况下减少轴与轴承的滑动损失的结构的往复式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100)具备气缸(5)、活塞(4)、连杆(6)、轴(1)及轴承(2)。轴(1)具有作为被轴承(2)覆盖的部分的轴颈部(28)。轴颈部(28)包括:以与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上的该轴颈部(28)的中点(M)为基准而位于靠近连杆(6)侧的第一轴颈部(7);以中点(M)为基准而位于远离连杆(6)侧的第二轴颈部(8)。轴承(2)具有支承第一轴颈部(7)的第一滑动部(10)和支承第二轴颈部(8)的第二滑动部(11)。第一滑动部(10)在从基准位置观察时轴(1)的旋转方向上的从0~180度的范围及270~360度的范围中选择的至少一个范围内具有第一凹部(29)。
-
公开(公告)号:CN103827607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280046822.2
申请日:2012-09-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5D1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D17/065 , F25D2317/066 , F25D2317/067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藏库,其具有:设置于上部的冷藏室;设于下部的冷冻室;和配置于冷却器的上部,将生成的冷气强制地向各室送风的风扇。另外,具有冷藏室管道装置(80),其具有向冷藏室吹送冷气的冷藏室送风管道和使冷气返回冷却器的冷藏室返回管道。在冷藏室管道装置(80)的管道装置排出部(90),与管道装置排出部(90)的风道内的最小截面面积相比,冷藏库内侧排出开口部的截面面积设计得较大。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冷藏室内的温度均匀和防止结露,因此能够确保各储藏室温度均匀和管道装置周边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