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592A

    公开(公告)日:1991-01-16

    申请号:CN90106948.5

    申请日:1985-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它由多片平行设置的散热片和多根垂直插入该散热片的传热管组成。在该平板散热片上的传热管之间的位置上设有栅片群,该栅片面对气流方向的两侧边开口,该栅片群与上述散热片相连接处的栅片片脚,与散热片前缘或后缘的法线方向成一个角度,栅片沿气流方向连续设置,因此,在流动于散热片之间的气流中可产生带有旋转成分的气流和紊流,并可显著地达到混合气流、促进紊流、减少死区以及气流速度均匀化带来的边界层前缘效果,从而提高散热片的传热性能。

    热交换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984A

    公开(公告)日:1990-08-29

    申请号:CN90101365.X

    申请日:1990-0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的平板翅片上、上下相邻的传热管之间有成组的切口。每个切口有垂直于气流方向的两个开口和不平行于气流方向的两个侧壁。切口交错突起于翅片正面和肯面。切口组包括形状相同的梯形切口组和由梯形切口组构成的菱形切口组,菱形切口组的对角线是上下相邻的两个传热管的中心连线及其垂直等分线,菱形切口组四周的每条边外有一个梯形切口组。采用这种结构可大大减少空气与翊片表面之间的热阻,并简化切口金属模具的维修。

    热交换器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9308B

    公开(公告)日:1990-08-22

    申请号:CN86103213

    申请日:1986-05-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325 Y10S165/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的平板翅片上,上下相邻的传热管之间有成组的切口,每个切口有垂直于气流方向的两个开口和不平行于气流方向的两个侧璧。切口交错突起于翅片正面和背面。各切口的开口长度彼此相等,翅片正面各切口中点连线和背面各切口中点连线相互对称于与该切口组上下相邻的传热管中心连线的垂直平分线,采用这样的结构大大减少了空气与翅片表面之间的热阻,并使切口金属模具维修得到简化。

    冷冻循环装置以及水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032699B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010539415.8

    申请日:2010-09-30

    Abstract: 提供在低外界气体温度时进行供暖运行时的高供暖负荷运转中,可以实现高效运转的冷冻循环装置以及使用了该冷冻循环装置的水暖装置。冷冻循环装置(1)设有设置了冷凝器(22)以及过冷却热交换器(23)的制冷剂回路(2),经过过冷却热交换器(23)的旁通流路(3)。另外,在旁通流路(3)中调整从过冷却热交换器(23)流出的制冷剂的干度。即使在调整所述干度的运转时,通过适当地构成过冷却热交换器(23),仍能使旁通流路(3)中由旁通膨胀装置(31)减压的制冷剂与通过制冷剂回路(2)的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量相对于冷凝器(22)中流入冷凝器(22)的制冷剂与被加热流体之间的热交换量的比率在规定的范围内。结果,能够确保过冷却热交换器(23)的过冷却效果。

    供热水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06534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064728.0

    申请日:2014-0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9/008 F25B25/005 F25B2309/061 F25B2339/047

    Abstract: 本发明的供热水装置包括:用制冷剂配管将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11)、在制冷剂与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第1散热器(12)、使制冷剂膨胀的膨胀装置(13)、和使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14)连接成环状,制冷剂在内部循环的制冷剂回路(3);贮存水的贮热水槽(21);和用热介质配管将第1散热器(12)、在热介质与水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第2散热器(22)、和循环装置(23)连接成环状,热介质在内部循环的热介质回路(4),在制冷剂回路(3)中循环的制冷剂为二氧化碳,第2散热器(22)通过将热介质配管卷绕在贮热水槽(21)的外表面而构成,热介质的热量向贮热水槽(21)内的水散热,所以能够抑制水垢的析出,并且能够有效地生成高温水。

    冷热水供水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05020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210458018.7

    申请日:2012-11-14

    Abstract: 本发明的冷热水供水装置(10)具备:将压缩机(21)、第一热交换器(22)、减压单元(23)和第二热交换器(24)环状连接使制冷剂流过的制冷剂回路(2);将循环单元(54)、第一热交换器(22)、流路切换单元(60)、第三热交换器(53)环状连接使流体流过的流体回路(5);蓄热回路(62);温度传感器(70);和控制装置(4),在有从制冷运转模式向蓄热运转模式的变更请求,且由温度传感器(70)检测的流体温度不足规定温度的情况下,继续制冷运转模式,在流体温度为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从制冷运转模式切换为蓄热运转模式,能够抑制低温的流体引起的蓄热罐(55)的温度(蓄热热量)降低,降低能量损失。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