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二次电池及非水电解液

    公开(公告)号:CN100344027C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01820005.2

    申请日:2001-10-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4

    Abstract: 通过向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液中添加某些有机化合物(例如叔烷基苯衍生物)可以有效地防止在过度充电时容易发生的急剧发热,所说锂二次电池由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液构成,其中,正极由锂和钴的复合金属氧化物或锂和镍的复合金属氧化物构成;负极由锂金属、锂合金或者能够吸留、放出锂的材料构成;非水电解液由电解质溶解于非水溶剂中而构成;所述有机化合物可以在锂二次电池发生过度充电时分解,由于该分解生成物的作用而使正极中的钴或镍溶出并析出在负极上。

    锂二次电池及非水电解液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98231A

    公开(公告)日:2005-11-16

    申请号:CN01820005.2

    申请日:2001-10-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4

    Abstract: 通过向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液中添加某些有机化合物(例如叔烷基苯衍生物)可以有效地防止在过度充电时容易发生的急剧发热,所说锂二次电池由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液构成,其中,正极由锂和钴的复合金属氧化物或锂和镍的复合金属氧化物构成;负极由锂金属、锂合金或者能够吸留、放出锂的材料构成;非水电解液由电解质溶解于非水溶剂中而构成;所述有机化合物可以在锂二次电池发生过度充电时分解,由于该分解生成物的作用而使正极中的钴或镍溶出并析出在负极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