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3386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880053590.0

    申请日:2018-07-19

    Inventor: 辻智辉 仲渊龙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具有包含如下复合氧化物颗粒的正极活性物质,所述复合氧化物颗粒含有Ni、Co和Li,且含有Mn和Al中的至少任意一者,Ni相对于除Li以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的比例为80mol%以上,所述复合氧化物颗粒的颗粒压缩试验后的BET比表面积(B)与颗粒压缩试验前的BET比表面积(A)的比(B/A)为1.0以上且3.0以下,所述非水电解质含有二甘醇酸酐等环状羧酸酐和非水溶剂。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9780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280045935.4

    申请日:2022-05-31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正极包含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包含含有Ni、Mn和Al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中包含的Ni、Mn和Al在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Ni:50原子%以上、Mn:10原子%以下和Al:10原子%以下。在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包含Co的情况下,Co在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中所占的比例为1.5原子%以下。非水电解质包含通式(1)所示的有机磷化合物。通式(1)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4的烷基,R3为碳原子数1~4的氟化烷基。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99394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80036556.4

    申请日:2021-04-08

    Inventor: 仲渊龙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前述正极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前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含有Ni和Al、且含有Co和Mn中的至少一者。前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用LiαNi(1‑x1‑x2‑y‑z)Cox1Mnx2AlyMzO2+β(式中,0.95≤α≤1.05、0.5≤1‑x1‑x2‑y‑z≤0.95、0≤x1≤0.04、0≤x2≤0.1、0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3540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280083869.X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含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分隔件、隔着所述分隔件与所述负极相对的正极、和非水电解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含3质量%以上的含硅材料。所述含硅材料包含碳复合颗粒。所述碳复合颗粒包含碳相和分散在所述碳相内的硅相。所述非水电解质包含含有碳‑碳不饱和键和‑O‑S(=O)n‑O‑所示结构的五元或六元的含硫环状酯化合物。n为1或2。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0817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180073592.8

    申请日:2021-10-21

    Inventor: 仲渊龙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包含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含有Ni、Mn和Al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Ni、Mn和Al在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中所含的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Ni50原子%以上、Mn10原子%以下和Al10原子%以下,在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含有Co的情况下,Co在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中所占的比例为1.5原子%以下,所述非水电解质包含氟磺酸盐。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非水电解液

    公开(公告)号:CN11303967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980075263.X

    申请日:2019-12-04

    Inventor: 仲渊龙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有:正极、负极、夹设于前述正极与前述负极之间的分隔件和非水电解液,前述负极包含石墨,前述石墨的BET比表面积为3m2/g以下,前述非水电解液包含式(1):(R1R2R3Si‑O)m‑M=(O)n所示的甲硅烷基化合物,式(1)中,M为P、B或S,n为0、1或2,m为2或3,R1~R3各自独立地为烷基、氟烷基、烯基、氟烯基、芳基、氟芳基或氢原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