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拉压自复位防屈曲支撑

    公开(公告)号:CN103382744A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310320394.4

    申请日:2013-07-26

    Abstract: 一种受拉压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包括芯材、左、右端板、前、后T型钢板、四根传力钢管及位于传力钢管中腔的复位筋,所述左、右端板分别套在芯材两端之“十”字形芯材的端头上,所述传力钢管分别位于“十”字形芯材的四个直角区并紧贴芯材的立面,位于左上直角区和右下直角区的传力钢管的左端与相邻的“十”字形芯材焊接固定,位于右上直角区和左下直角区的传力钢管的右端与相邻的“十”字形芯材焊接固定;所述前、后T型钢板安装在芯材中段,并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将“一”字形芯材夹紧;所述复位筋的两端头分别穿出左、右端板并通过锁紧螺母与左、右端板连接固定。该防屈曲支撑设计合理,传力均匀,安全可靠,可依靠自身的弹性变形能力实现自复位。

    受拉压自复位防屈曲支撑

    公开(公告)号:CN103382744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10320394.4

    申请日:2013-07-26

    Abstract: 一种受拉压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包括芯材、左、右端板、前、后T型钢板、四根传力钢管及位于传力钢管中腔的复位筋,所述左、右端板分别套在芯材两端之“十”字形芯材的端头上,所述传力钢管分别位于“十”字形芯材的四个直角区并紧贴芯材的立面,位于左上直角区和右下直角区的传力钢管的左端与相邻的“十”字形芯材焊接固定,位于右上直角区和左下直角区的传力钢管的右端与相邻的“十”字形芯材焊接固定;所述前、后T型钢板安装在芯材中段,并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将“一”字形芯材夹紧;所述复位筋的两端头分别穿出左、右端板并通过锁紧螺母与左、右端板连接固定。该防屈曲支撑设计合理,传力均匀,安全可靠,可依靠自身的弹性变形能力实现自复位。

    受拉压自复位防屈曲支撑

    公开(公告)号:CN203452222U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20451922.5

    申请日:2013-07-26

    Abstract: 一种受拉压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包括芯材、左、右端板、前、后T型钢板、四根传力钢管及位于传力钢管中腔的复位筋,所述左、右端板分别套在芯材两端之“十”字形芯材的端头上,所述传力钢管分别位于“十”字形芯材的四个直角区并紧贴芯材的立面,位于左上直角区和右下直角区的传力钢管的左端与相邻的“十”字形芯材焊接固定,位于右上直角区和左下直角区的传力钢管的右端与相邻的“十”字形芯材焊接固定;所述前、后T型钢板安装在芯材中段,并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将“一”字形芯材夹紧;所述复位筋的两端头分别穿出左、右端板并通过锁紧螺母与左、右端板连接固定。该防屈曲支撑设计合理,传力均匀,安全可靠,可依靠自身的弹性变形能力实现自复位。

    中心孔距可调节的防屈曲钢支撑

    公开(公告)号:CN203022154U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220637969.6

    申请日:2012-11-27

    Abstract: 一种中心孔距可调节的防屈曲钢支撑,包括芯材,所述芯材两端的芯材连接段的端头连接有拉紧调节机构:包括连接螺母和关节轴承耳环,所述连接螺母分别通过焊接与芯材连接段连接,所述关节轴承耳环通过螺纹与连接螺母连接,两端拉紧调节机构结构相同,连接螺母螺纹旋向相反,所述连接螺母一端均布开4条U形槽,所述芯材以及连接螺母套在约束套管内,约束套管的两端面上有端部封板。该中心孔距可调节的防屈曲钢支撑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调节方便,连接螺母螺纹旋向相反,可实现自锁,在工程结构受到较强震动时,螺纹连接不会出现松动导致防屈曲钢支撑滑移,安全可靠。

    一种桥梁横向弹性限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782541U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20076005.8

    申请日:2014-02-23

    Abstract: 一种桥梁横向弹性限位装置,所述弹性限位装置包括工作缸及连接附件A和连接附件B,工作缸的一端通过固定连接杆与连接附件B连接,工作缸内腔安装支撑块和弹性支承部件,支撑块安装在缸体内腔中部,弹性支承部件安装在支撑块的左右,支撑块与滑动连接杆连接,滑动连接杆伸出工作缸外的一端与连接附件A连接,工作缸在受外力时,滑动连接杆带动支撑块向左或向右滑动向弹性支承部件施加压力。该限位装置结构合理,安装使用方便,经济实用;当在地震时或者大型重车通过弯道桥时,可将离心力传递到桥墩下部,抵消梁体所受的横桥向水平力,防止梁体横向滑移,横桥向水平力消失后,弹性支撑部件复位带动上部梁体复位,从而保护支座和桥梁的安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