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干燥机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68897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710167572.9

    申请日:2007-10-26

    摘要: 目的在于在由暖风进行的干燥运行后的冷却运行中,不使用冷却水地高效冷却洗涤物、投入口周边,谋求运行成本的降低。解决方案是一种洗涤干燥机,结构是,在筐体内具有包括下述部件的空气排出机构:内设有收纳洗涤物的滚筒的水槽,与该水槽相连通地设置的循环路径,为了在干燥运行时循环提供暖风而存在于所述循环路径内的加热机构以及送风机构,向由水槽以及循环路径构成的密闭空间内导入大气的吸气口,和能够将所述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向机外排出、存在于其排气管内的排气阀;并且,在由暖风进行的干燥运行结束后,执行由所述送风机构的送风进行的冷却运行,并打开所述空气排出机构的排气阀,将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向机外排出。

    洗涤干燥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68897A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710167572.9

    申请日:2007-10-26

    摘要: 本发明目的在于在由暖风进行的干燥运行后的冷却运行中,不使用冷却水地高效冷却洗涤物、投入口周边,谋求运行成本的降低。解决方案是一种洗涤干燥机,结构是,在筐体内具有包括下述部件的空气排出机构:内设有收纳洗涤物的滚筒的水槽,与该水槽相连通地设置的循环路径,为了在干燥运行时循环提供暖风而存在于所述循环路径内的加热机构以及送风机构,向由水槽以及循环路径构成的密闭空间内导入大气的吸气口,和能够将所述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向机外排出、存在于其排气管内的排气阀;并且,在由暖风进行的干燥运行结束后,执行由所述送风机构的送风进行的冷却运行,并打开所述空气排出机构的排气阀,将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向机外排出。

    滚筒式洗衣机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890130Y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申请号:CN200620002965.5

    申请日:2006-02-17

    IPC分类号: D06F37/28 D06F23/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在透视窗的后面很难附着气泡的结构的滚筒式洗衣机。该滚筒式洗衣机,包括:框体,前面具有洗涤物投入/取出口;门,对所述洗涤物投入/取出口进行开闭,并具有可观察内部的透视部;水槽,弹性支撑在该框体的内部,且前面具有开口部;滚筒,设置在该水槽内部,收容有洗涤物并被旋转驱动;供水构件,将洗涤水供给到水槽内;辅助供水构件,从所述水槽的前方进行供水。由此,可去除附着在门的后面上的气泡。

    洗涤干燥机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05974B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010119595.4

    申请日:2010-02-20

    IPC分类号: D06F25/00 D06F39/10 D06F58/2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水冷式热交换器的除湿效率、而且提高循环风路的刚性而能够谋求强度的提高的洗涤干燥机。配设于水槽(8)的外部的干燥用的循环风路(20)的一端部连接于水槽(8)前部上表面的吹出口(10),另一端部连通于水槽(8)的背面上部的吹入口(11)。水冷式的热交换器(43),配置在循环风路(20)中的沿着水槽(8)的背面(8b)向上方延伸的立起部(42)。循环风路(20)的垂下部(40)和立起部(42)的下部经由折回部(41)而连接,上部在水槽(8)的上表面(8a)经由风扇壳体(45)以及安装座(29)连接而构成,所以能够提高垂下部(40)和立起部(42)的刚性,能够提高配管强度。

    衣物烘干机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04339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380015373.X

    申请日:2013-03-14

    IPC分类号: D06F58/28 D06F58/10

    摘要: 衣物烘干机具备:外箱(11);烘干室,设置在外箱(11)内,具有出口(193)以及入口(194);循环风道(30),设置在烘干室外,连结着出口(193)和入口(194);风扇(42),设置在循环风道(30)内,用于将烘干室内的空气从出口(193)吸入循环风道(30)内,并将循环风道(30)内的空气从入口(194)供给至烘干室内;风扇罩(50),构成循环风道(30)的一部分,在其内部设置有风扇(42);加热器(41),设置在循环风道(30)内,用于加热循环风道(30)内的空气;以及排气口(57),设置在循环风道(30)的风扇(42)与加热器(41)之间,用于将循环风道(30)内的空气排出至循环风道(30)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