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7048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562155.4
申请日:2014-10-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IPC: G02F1/133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9 , G02F1/133788 , G02F1/133719
Abstract: 实现一种具有光取向处理后的取向膜、使取向膜与密封材料重叠而减小边框区域、且可确保密封部的可靠性的液晶显示装置。第一取向膜(110)及第二取向膜(110)与密封材料(150)重叠,第一取向膜(110)和所述第二取向膜(110)由含有0.5wt%以上且2wt%以下的氨类硅烷偶联剂的材料形成,通过使以基于比重杯法的体积变化率对密封材料(150)进行评价而得的收缩率为5.1%以下、储能模量为9.2Pa以下,由此可以减小边框区域(x),且维持密封部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76250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310445585.3
申请日:2013-09-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G3/3614 , G09G3/2018 , G09G3/3648 , G09G3/3696 , G09G2300/0426 , G09G2320/046 , G09G2330/021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阵列基板(100)、对置基板(200)、液晶层(LQ)以及驱动部。阵列基板包括像素电极(PE)、对置电极(COM)。驱动部将正极性及负极性的影像信号提供给像素电极(PE),进行极性反转驱动。驱动部在将影像信号提供给像素电极(PE)时,预先将与极性反转频率及灰度对应的校正信号叠加在影像信号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570488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410562155.4
申请日:2014-10-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IPC: G02F1/133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9 , G02F1/133788
Abstract: 实现一种具有光取向处理后的取向膜、使取向膜与密封材料重叠而减小边框区域、且可确保密封部的可靠性的液晶显示装置。第一取向膜(110)及第二取向膜(110)与密封材料(150)重叠,第一取向膜(110)和所述第二取向膜(110)由含有0.5wt%以上且2wt%以下的氨类硅烷偶联剂的材料形成,通过使以基于比重杯法的体积变化率对密封材料(150)进行评价而得的收缩率为5.1%以下、储能模量为9.2Pa以下,由此可以减小边框区域(x),且维持密封部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76250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445585.3
申请日:2013-09-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G3/3614 , G09G3/2018 , G09G3/3648 , G09G3/3696 , G09G2300/0426 , G09G2320/046 , G09G2330/021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阵列基板(100)、对置基板(200)、液晶层(LQ)以及驱动部。阵列基板包括像素电极(PE)、对置电极(COM)。驱动部将正极性及负极性的影像信号提供给像素电极(PE),进行极性反转驱动。驱动部在将影像信号提供给像素电极(PE)时,预先将与极性反转频率及灰度对应的校正信号叠加在影像信号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398577B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0810170008.7
申请日:2008-09-26
IPC: G02F1/1343 , G02F1/1337 , G02F1/1362 , G02F1/1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95 , G02F1/1337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具备:包括第1绝缘基板(100)、配置于第1绝缘基板(100)上的第1电极(130)、和在第1绝缘基板(100)与第1电极(130)之间相对于第1电极(130)通过绝缘基底层而配置的第2电极(108)的第1基板(10);包括第2绝缘基板(200)、和配置于第2绝缘基板(200)上的第3电极(230)的第2基板(20);被夹于第1电极(130)和第3电极(230)之间、在初始化处理中从第1状态向第2状态进行相转移的液晶层(30);以及在初始化处理中向第1电极(130)和第2电极(230)提供第1电压、并向第3电极(230)提供与第1电压不同的第2电压的电压供给部,第1电极(130)具备基于提供给各电极(130、230)的各个电压而对液晶层(30)形成转移核的转移核形成部(13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