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水性片和包含其的吸收性物品

    公开(公告)号:CN112566598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1980053208.0

    申请日:2019-08-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未加压下的状况下断续地多次(尤其是3次以上)导入液体且液体导入量变多,也能够显著降低回流量的新型吸水性片。一种吸水性片,其具有第一基材、第二基材、以及位于前述第一基材与前述第二基材之间的吸水层,前述第一基材是位于导入要吸收的液体一侧的透水性片,前述吸水层具有:第一颗粒状吸水剂,其局部存在于前述第一基材的与前述第二基材相对的一面侧;以及,第二颗粒状吸水剂,其局部存在于前述第二基材的与前述第一基材相对的一面侧,前述第二颗粒状吸水剂的用下述式表示的综合吸收量为48g/g以上,且按照涡流法求出的吸水时间为35秒以上。CRCg/g+0.44×AAP2.1kPag/g。

    吸水性片和包含其的吸水性物品

    公开(公告)号:CN112584809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80053128.5

    申请日:2019-08-09

    Abstract: 提供一种新型的吸水性片,其即使在未加压下的状况下断续地多次(尤其是3次以上)导入液体且液体导入量变多,也能够显著降低倒流量,此外,能够显著降低面方向的泄漏。一种吸水性片,其具有第一基材、第二基材、以及位于前述第一基材与前述第二基材之间的吸水层,(1)前述第一基材是相对于吸水层位于导入要吸收的液体一侧的透水性片,(2)前述第一基材的吸水量为5~100g/m2,且第一基材的加压下厚度为0.15mm以上,(3)前述吸水层包含颗粒状吸水剂,(4)前述颗粒状吸水剂的按照涡流法求出的吸水时间为55秒以下,(5)前述颗粒状吸水剂的加压下扩散吸水倍率30分钟超过10g/g。

    吸水性片和包含其的吸水性物品

    公开(公告)号:CN112566599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80053393.3

    申请日:2019-08-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未加压下的状况下断续地多次(尤其是3次以上)导入液体且液体导入量变多,也能够显著降低回流量的新型吸水性片。一种吸水性片,其具有第一基材、第二基材、以及位于前述第一基材与前述第二基材之间的吸水层,前述第一基材是位于导入要吸收的液体一侧的透水性片,前述吸水层具有:中间片;第一颗粒状吸水剂,其局部存在于前述第一基材的与前述第二基材相对的一面侧;以及第二颗粒状吸水剂,其局部存在于前述第二基材的与前述第一基材相对的一面侧,前述第一颗粒状吸水剂与前述第二颗粒状吸水剂的混合物对前述中间片的透过率小于60%,前述第二颗粒状吸水剂的GPR为45.0g/min以上。

    吸水性片和包含其的吸水性物品

    公开(公告)号:CN112566598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80053208.0

    申请日:2019-08-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未加压下的状况下断续地多次(尤其是3次以上)导入液体且液体导入量变多,也能够显著降低回流量的新型吸水性片。一种吸水性片,其具有第一基材、第二基材、以及位于前述第一基材与前述第二基材之间的吸水层,前述第一基材是位于导入要吸收的液体一侧的透水性片,前述吸水层具有:第一颗粒状吸水剂,其局部存在于前述第一基材的与前述第二基材相对的一面侧;以及,第二颗粒状吸水剂,其局部存在于前述第二基材的与前述第一基材相对的一面侧,前述第二颗粒状吸水剂的用下述式表示的综合吸收量为48g/g以上,且按照涡流法求出的吸水时间为35秒以上。CRCg/g+0.44×AAP2.1kPag/g。

    吸收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32141A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810080878.5

    申请日:1998-06-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13/531 A61F13/15203 A61F2013/15463 A61L15/60

    Abstract: 本发明阐明一种吸收制品的制造方法,该吸收制品包括吸收层、能透过液体的表面膜和不能透过液体的背面膜,所述的吸收层包括含吸水性树脂和亲水纤维的吸收材料,其中吸水性树脂与吸水性树脂和纤维材料总量的重量比“α”为0.5-0.9,吸水性树脂为聚丙烯酸部分中和产物的交联体经表面交联处理的树脂,其用如下公式(1)表示的浓度吸收指数为35或更高:A(1-α)+Bα..........(1);式中A(克/克)是对人造尿60分钟的没有负载下树脂的吸收能力,B(克/克)是对人造尿60分钟的50克/厘米2负载下树脂的吸收能力,B≥10克/克。本发明的吸收制品不仅具有长期稳定和高的吸收量,而且这种高吸收量一直保持到在非常接近于实用条件下发生渗漏为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