罩
    1.
    发明授权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3167605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080006834.7

    申请日:2020-01-17

    Inventor: 志牟田亨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能够抑制产生皱折的罩部件。测定器(1)具有主体(10)和安装于主体(10)的罩(40)。主体(10)具有在末端具有传感器的测定面的传感器部(12)和供传感器部(12)连接的把持部(11)。罩(40)具有:罩部件(50),其由树脂构成并覆盖传感器的测定面;和支承部件定面相反一侧,与罩部件(50)连接,并比罩部件(50)的厚度厚。(60),其至少相对于传感器部(12)而配置于与测

    生物体传感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75507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1880022297.8

    申请日:2018-03-19

    Inventor: 志牟田亨

    Abstract: 本发明的光电脉搏波传感器(2)具备:发光元件(21)以及光接收元件(22),在布线基板(30)的主面隔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壳体(10),安装有布线基板(30),与发光元件(21)以及光接收元件(22)分别对应地形成一对开口部(104、105),并且具有至少设置于该一对开口部(104、105)之间的遮光部(101)。遮光部(101)包含遮光部件(102),该遮光部件(102)设置于壳体(10)的与布线基板(30)对置的面,具有遮光性以及挠性,在布线基板(30)安装于壳体(10)时与布线基板(30)抵接而变形。

    解析系统以及解析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46006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80081608.5

    申请日:2020-08-20

    Abstract: 本发明的解析系统是解析身体信息的解析系统,具备:生物体数据获取部,获取用户的生物体数据;昼夜节律运算部,运算用户的平均昼夜节律;自主神经解析部,基于生物体数据的变动来实施自主神经解析;加权系数计算部,基于测定出用户的生物体数据的测定时刻和平均昼夜节律的周期,来计算对由自主神经解析部解析出的自主神经解析结果进行加权的加权系数;以及身体信息解析部,利用由加权系数计算部计算出的加权系数对自主神经解析结果进行加权,并基于加权后的自主神经解析结果来推定昼夜节律相对于平均昼夜节律的变化。

    手持式心电测定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613859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680026804.6

    申请日:2016-04-25

    Inventor: 志牟田亨

    Abstract: 本发明的手持式心电测定装置(1)包括:大致旋转椭圆体状的主体部(10);沿主体部(10)的轴向突出设置,在使用者用一只手握住主体部(10)时,通过与该一只手的拇指的侧面相抵接,从而限制该拇指的位置的止动部(11);在主体部(10)的侧面、与止动部(11)的突出设置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突出设置的板状的凸缘部(18);配置在主体部(10)的背面侧,在用一只手握住主体部(10)时,与该一只手的手指接触的第1心电电极(19A);以及配置在凸缘部(18)的表面,在用另一只手捏住凸缘部(18)时,与该另一只手的手指接触的第2心电电极(19B)。

    体温计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48445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880078878.3

    申请日:2018-11-27

    Inventor: 志牟田亨

    Abstract: 本发明的深部体温计(1)具备:体温测量部(15),具有由具有规定的热阻值的热阻体(301、302)构成的热阻体层(30)、沿着该热阻体层(30)的厚度方向而配置的四个温度传感器(70)、以及安装有对四个温度传感器(70)各个的输出信号进行处理的处理电路(408)的布线基板(40);上外装体(10),由具有防水性的闭孔气泡或者半闭孔气泡的发泡材料形成,收纳体温测量部(15);以及下外装体(20),由具有防水性的非发泡性树脂膜形成,上外装体(10)的周缘和下外装体(20)的周缘部被密接固定。

    手持式心电测量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890279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780064129.0

    申请日:2017-09-15

    Inventor: 志牟田亨

    Abstract: 手持式心电测量装置(1)具备:大致旋转椭圆体状的主体部(10);安装在主体部(10)的侧面的板状的凸缘部(18);配设在主体部(10)的背面侧,在用一只手把持主体部(10)时,与该一只手接触的第一心电电极(19A);以及配设在凸缘部(18)的表面,用另一只手捏住该凸缘部(18)时,与该另一只手的手指接触的第二心电电极(19B)。凸缘部(18)具有挠性并能从与主体部(10)的安装部自由折弯。

    脉搏波传播时间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07809B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480010693.0

    申请日:2014-01-24

    Abstract: 脉搏波传播时间测量装置(1)包括:对心电传感器(10)检测出的心电信号实施滤波处理的第一信号处理部(310);对光电脉搏波传感器(30)检测出的光电脉搏波信号实施滤波处理的第二信号处理部(320);检测出心电信号和光电脉搏波信号的峰值的峰值检测部(316、326);求出第一信号处理部(310)中的心电信号的延迟时间以及第二信号处理部(320)中的光电脉搏波信号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时间获取部(317、327);基于心电信号的延迟时间和光电脉搏波信号的延迟时间,对心电信号的峰值和光电脉搏波信号的峰值进行校正的峰值校正部(318、328);以及根据校正后的心电信号的峰值和光电脉搏波信号的峰值之间的时间差来求出脉搏波传播时间的脉搏波传播时间测量部(330)。

    光学传感器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47211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280024346.4

    申请日:2012-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传感器装置。该光学传感器装置(1)包括以规定频率(f)闪烁地发出2个波长的光并将其照射到生物体(B)的发光器(2)、以及接收生物体(B)发出的光的光接收器(7)。光接收器(7)输出与各波长相对应的第1、第2检测信号(S1)、(S2)。利用滤波电路(9),从第1、第2检测信号(S1)、(S2)提取出对规定频率(f)的信号进行了振幅调制的调制信号(S1m)、(S2m)。调制信号(S1m)、(S2m)经后级放大器(10)放大成调制信号(S1M)、(S2M)后,通过AD转换器(14)而转换成数字信号,并输入至运算处理部(15)。运算处理部(15)利用转换成数字信号后的调制信号(S1M)、(S2M),计算出第1、第2检测信号(S1)、(S2)的直流分量(S1d)、(S2d)和交流分量(S1a)、(S2a)。

    脉搏传感器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82451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280026786.3

    申请日:2012-04-13

    Inventor: 志牟田亨

    Abstract: 在杆(4)的左侧面(4A)设置发光器(8)及光接收器(9)。在使用者用左手(LH)握住杆(4)时,将发光器(8)及光接收器(9)配置于中指(F3)、无名指(F4)、小指(F5)的根部附近的部位,以作为手掌(P)的测定部位(S)。另外,在杆(4)的左侧面(4A),设置比周围更突出的血流阻碍减小部(18)。在该血流阻碍减小部(18)的周围形成阶梯差。而且,血流阻碍减小部(18)与食指(F2)及中指(F3)和拇指(F1)之间的部位相接触,以作为手掌(P)的接触部位(C)。

    生物传感器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47723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280040294.X

    申请日:2012-08-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生物传感器(100)包括:配置在布线基板(160)的主面(160a)上的发光元件(121、122)及受光元件(123);设置在发光元件密封部(171)和受光元件密封部(172)之间的遮光部(173);设置为隔着遮光部(173)与布线基板(160)平行且具有透光性的基材(151);对发光元件密封部(171)、受光元件密封部(172)及遮光部(173)与基材(151)进行粘接且具有透光性的粘接层(180);以及安装在基材(151)的主面(151a)上的第一心电电极(130)。从布线基板(160)的主面(160a)的法线方向(10)观察时,粘接层(180)及基材(151)各自的两个端部(184、185、154、155)配置为不与受光元件密封部(172)及发光元件密封部(171)重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