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元件
    1.
    发明公开
    蓄电元件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2689916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980047630.5

    申请日:2019-07-1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蓄电元件,具备包含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和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正极,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含有能形成导电性金属氧化物的金属元素,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不含有上述金属元素,上述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包含含有锂、镍、钴和锰作为构成元素的含有镍钴锰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上述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中值粒径大于上述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中值粒径。

    蓄电元件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075310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1780027817.X

    申请日:2017-04-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充分具有耐久性能和高倍率时的输入输出性能这两者的蓄电元件、该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本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具备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粒子状的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活性物质的一次粒子和多个一次粒子凝聚而成的二次粒子,正极活性物质层中一次粒子相对于活性物质的粒子整体的比例为5%~40%。本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具备下述步骤:由至少含有活性物质的二次粒子的混合剂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制作具有该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以及使用所制作的正极来组装蓄电元件,在制作正极时,对正极活性物质层进行加压,由此使二次粒子的一部分破碎而生成一次粒子,将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一次粒子相对于活性物质的粒子整体的比例调整为5%~40%。

    蓄电元件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7531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80027817.X

    申请日:2017-04-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充分具有耐久性能和高倍率时的输入输出性能这两者的蓄电元件、该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本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具备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粒子状的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活性物质的一次粒子和多个一次粒子凝聚而成的二次粒子,正极活性物质层中一次粒子相对于活性物质的粒子整体的比例为5%~40%。本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具备下述步骤:由至少含有活性物质的二次粒子的混合剂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制作具有该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以及使用所制作的正极来组装蓄电元件,在制作正极时,对正极活性物质层进行加压,由此使二次粒子的一部分破碎而生成一次粒子,将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一次粒子相对于活性物质的粒子整体的比例调整为5%~40%。

    蓄电元件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292752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680071292.5

    申请日:2016-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分地具有能量密度且充分地具有输出功率的蓄电元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蓄电元件,其具备具有活性物质层的负极,所述活性物质层含有活性物质,活性物质层含有粒子状的石墨作为活性物质,石墨的粒径频率分布具有第1峰和第2峰,所述第2峰出现在粒径比该第1峰大的一侧,所述第1峰的粒径为10μm以下,所述第2峰的粒径大于10μm,活性物质层进一步含有硬度比石墨高的粒子状的高硬度活性物质。

    蓄电元件
    9.
    发明公开
    蓄电元件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485880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180019940.3

    申请日:2021-03-0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蓄电元件,其具备:负极,该负极具有相互对置的一对平坦部、和将上述一对平坦部中的一侧的端部彼此连接的弯曲状的折叠部;以及片状的正极,该正极配置于上述负极的上述一对平坦部之间,上述负极具有负极基材、和直接或者间接地以非压制或者低压压制的状态层叠于该负极基材的表面的负极活性物质层,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含有负极活性物质,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包含实心石墨粒子,上述实心石墨粒子的长宽比为1以上5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