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4781964B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480003024.0
申请日:2014-06-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525 , H01M4/58 , H01M4/13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C01G53/50 , C01P2002/20 , C01P2004/03 , C01P2004/80 , C01P2006/40 , H01M4/0419 , H01M4/0421 , H01M4/0471 , H01M4/131 , H01M4/1315 , H01M4/139 , H01M4/1391 , H01M4/1391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提高的倍率特性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其中通过在层状锂镍‑锰‑钴正极活性材料的表面上的氟涂层形成尖晶石表面结构,且根据本发明,提供具有提高的倍率特性的锂二次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锂二次电池可以在短时间内充电至接近完全充电的容量,由此适用于高容量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2906909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180023161.7
申请日:2011-05-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10/0525 ,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B60L11/1868 , B60L11/1879 , H01M4/131 , H01M4/364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10/052 , Y02E60/122 , Y02T10/7005 , Y02T10/7011 , Y02T10/70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用正电极活性材料以及包含该活性材料的二次电池,所述活性材料具有如下化学式1的组成。化学式:xLi2MO3*yLiM'O2*zLi3PO4,其中M是选自具有+4氧化数的第1周期或第2周期金属的至少一种元素;M'是选自具有+3平均氧化数的第1周期或第2周期金属的至少一种元素;且0.1≤x≤0.9,0.1≤y≤0.9,0
-
公开(公告)号:CN11884396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380028793.5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 株式会社LG化学 , (株)LG经营开发院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H01M10/052 , H01M4/38 , H01M4/62 , H01M4/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硫二次电池用电解质和包含其的锂硫二次电池,所述锂硫二次电池用电解质能够改善锂硫二次电池的输出功率特性。锂硫二次电池用电解质包含锂盐、非水性溶剂和添加剂,其中,电解质与二锂过八硫化物(Li2S8)的第一混合能(Gmix1)和电解质与硫化锂(Li2S)的第二混合能(Gmix2)各自具有特定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1492511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80006557.7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其包括含有镍(Ni)、钴(Co)和锰(Mn)的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以及在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颗粒表面上形成的玻璃态涂层,其中,在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中,镍(Ni)的量为过渡金属总量的60mol%以上,并且锰(Mn)的量大于钴(Co)的量,并且所述玻璃态涂层包含由式1表示的玻璃态化合物。[式1]LiaM1bOc在式1中,M1是选自由B、Al、Si、Ti和P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并且1≤a≤4,1≤b≤8,1≤c≤20。
-
公开(公告)号:CN11103383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880052824.X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正极添加剂表现出高的不可逆容量,并且可以有效地应用于使用具有高能量密度的负极材料的高容量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7925069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80002684.0
申请日:2017-03-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13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材料,以及包含它的二次电池,该负极活性材料包含:含有锂钛氧化物的核;和位于核表面上的表面处理层,其中表面处理层包含含硼的锂氧化物,其量使得硼含量相对于每1摩尔锂钛氧化物的摩尔比为0.002至0.02,并且在用0.1M HCl滴定2g该负极活性材料至pH 5以下时,滴定量是0.9至1.5ml。当应用于电池时,该负极活性材料可以表现出优异的容量恢复率和输出特性,并且可以防止电解质的分解,从而减少气体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04303345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380020071.1
申请日:2013-04-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91 , H01M4/505 , H01M4/13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C01G45/00 , C01G45/02 , C01G53/006 , C01G53/44 , C01P2004/03 , H01M4/131 , H01M4/362 , H01M4/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的过渡金属前体和制备所述过渡金属前体的方法,所述过渡金属前体包含由下式1表示的复合过渡金属化合物和烃化合物:MnaMb(OH1-x)2 (1)其中M是选自以下元素中的至少两种:Ni、Co、Mn、Al、Cu、Fe、Mg、B、Cr和第二周期过渡金属;0.4≤a≤1;0≤b≤0.6;a+b≤1;以及0
-
公开(公告)号:CN108140825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780003412.2
申请日:2017-02-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485 , H01M4/131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活性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锂二次电池用活性材料含有通过含有由化学式1或化学式2表示的锂钛复合氧化物的初级粒子聚集而形成的次级粒子,并且具有0.001cm3/g至0.05cm3/g的空隙体积。根据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用活性材料通过引入金属元素来控制初级粒子的粒径而具有改良的次级粒子强度,从而即使在辊压期间也可以保持适当的空隙体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备锂二次电池用活性材料的方法,由于可以通过控制引入其中的金属元素的量来控制初级粒子的粒径,从而增加次级粒子的强度并在辊压期间保持空隙体积,因此可以有效地用于制备锂二次电池用活性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7851788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680041345.9
申请日:2016-11-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48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二次电池,所述电池包含:包含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包括负极活性材料的负极;插入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膜,其中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可以包含钛类复合物,当所述锂二次电池在0.1C至40C的C倍率条件下充电至SOC50时,在测量的X射线衍射光谱(XRD)中所述钛类复合物的(400)面的峰面积和(111)面的峰面积之间的比等于或大于0.76。结果,本发明能够提供具有优异输出特性的锂二次电池和具有简化了的BMS预测算法的电池组。
-
-
-
-
-
-
-
-
-